探索民俗文化课程的语文之道

2021-05-30 17:03卢梅英朱延桂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民俗

卢梅英 朱延桂

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更是人类生存智慧和生活准则的有机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资源存在于教育教学中,其传承与发展理应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一、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民俗文化认识不足。当今多元化时代,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很多中小学生都爱过“洋节”,却忘记了自己的民族节日,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目前,我国正处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时期,提高国家竞争力,关键是要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优秀综合素质的年轻一代。钱穆曾在《国史新论》中说:“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他便都不必说了。”小学阶段是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如果教育不当,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也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民俗知识了解甚少。涟水与全国各地一样,除了传统节日外,还有“二月二”“六月六”“七月半”“十月朝”“冬至”等地方节日,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内涵。这些节日风俗涵盖家乡人民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等各个方面,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的生活、爱情、亲情的向往与珍惜。但是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很多教师并不了解这些节日,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入地开发与利用。

3.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节日民俗教育的内容很多,如一年级下册的阅读课《端午粽》,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传统节日》,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等,除此之外六年级下册还安排了一个“民风民俗”主题单元,教材通过各类课型,介绍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意在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不少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严重,注重知识的灌输,大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缺乏对民俗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挖掘,课外拓展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忽视了对学生节日民俗兴趣的培养。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说教式的讲解,学生很难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内在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对民俗文化学习的兴趣会消失殆尽。

二、借助节日民俗文化,激活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品格。教材关注到了这一点,因此选文时增加了许多此方面内容。但是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毕竟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就需要教师源于生活、基于教材、指向学习,借助对地方节日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激活语文教学。

1.利用传统节日,丰富学材。在特定的节庆日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民族鲜活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教材中,有多篇关于“民俗风情”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不仅能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如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通过一幅幅描绘老北京过春节时隆重与热闹场景的画卷,表现了老北京人对春节的重视,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美好。因為该篇课文是春节后开学第一课,所以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春节期间录制短视频,将自己春节最开心最难忘的时刻录下来。在课文教学后,播放、交流学生录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对比老北京的春节与家乡的春节的异同之处,理解“中华大家庭,四海皆同行”以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含义。课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自编“春节手抄报”,布置“春节文化长廊”等,也可以搜集春联、自创春联,进行“春节赛联会”。通过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加深学生对家乡春节民俗文化的了解。

2.借助地方民俗,教活教材。优秀的民俗文化,要弘扬、要传播,就要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这样,家乡才能不只是一个地名、一个名词,而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腊八粥》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沈从文用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犹如一张腊八的风俗画,充满温情与趣味。我们的家乡也有腊八节,也有腊八粥,但是做法不太一样,教学该篇课文前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家乡腊八粥的做法,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文教学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顿腊八粥,并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殊的饮食习俗以及蕴含的寓意,借助该篇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了解家乡其他节日的美食。如二月二的炒面、七月半的饺子、八月半的圆饼等,不同的节日饮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精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闲话地方佳节美食”。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节日民俗元素,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引领学生探寻地方节日民俗中的文化现象,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自信。

3.开展实践活动,培育良才。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资源走进教材;又要在课外教学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但学生对家乡的端午节了解多少呢?在他们心中,端午节习俗可能就是煮鸡蛋、吃粽子、扣绒线。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端午节开展一系列主题节日活动,如家乡端午知识大赛、端午技能大赛等,把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结合起来。在举行端午庆祝活动前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海报,进行活动前的宣传工作;可以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端午习俗;还可以积累与“端午”有关的古诗、故事,准备“端午知识”抢答赛等。

包粽子、吃粽子是家乡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比赛,各小组通过“端午知识竞赛”来赢取包粽子的材料。活动现场可以邀请父母参加,作为指导老师,实地指导小选手。粽子包完后小组成员要对本组的粽子进行推荐。由家长评委和学生评委根据组员的介绍、粽子的个数和质量进行打分,评选获胜组。获胜组同学获得奖杯并发表获胜感言。这一系列活动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节日,生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类似这样的活动,每个节日都可以进行一次。根据年段的不同,活动形式也可有所不同。

三、地方民俗文化开发的注意事项

1.分清教学主次,不顾此失彼。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适当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开展教学活动,并非教材中出现的所有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都要进行深入挖掘、重点教学。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必为了民俗教学而教学,过分关注民俗文化的挖掘,这样容易把语文课变成民俗文化课。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有一段关于除夕夜的描写:“有一年的除夕夜,我们全家都到伯父家里去。伯父买了许多爆竹和花筒给我们。我们都胆小得很,没有一个人敢放,伯父和爸爸就替我们放……”这一段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对待晚辈的和蔼可亲,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我”的伯父。但有些教师误解了编者的意图,由此处的一个“点”深入挖掘背后的民俗文化,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家乡的除夕夜会做些什么,为什么要燃放爆竹,大年夜包饺子的寓意是什么……这显然偏离了教学目标。这一个单元是“走进鲁迅”单元,该单元的四篇课文描述了鲁迅先生少年、中年、老年以及逝世后的故事,单元教学目标是让读者通过阅读认识“鲁迅”,本课教学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感受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品质,而不宜过分挖掘文中的民俗文化,这样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义。

2.要辩证看待,不全盘照收。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看到民俗文化的积极方面,又要注意其消极方面。我们要立足现代生活,秉持伦理道德思想,正确认识和传承地方优秀的民俗文化。如教学《清明》这首诗,我们可以与学生交流关于“清明祭祖”的话题,对地方祭祀仪式中“烧纸钱”这一仪式进行讨论:这一仪式到底要不要传承下去?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祭祀方式?教学《元日》这首诗,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春节要不要燃放鞭炮?这个节日习俗的弊处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文化方式代替?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俗文化的利弊,最终实现对民俗文化积极方面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将其发扬光大。

3.注意年段特点,差异化教学。民俗文化是一种“活”的文化,它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理解它的方式不只是教师的教学,还可以包括学生的调查了解等,这其中应该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方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地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应流淌到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时,能渗入他们内心、融入他们骨髓的是他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崇尚真善美,摈弃假丑恶,借助民俗文化進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因此,语文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善于挖掘和激活生活中隐藏的“语文教材”,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

(作者单位:卢梅英,淮安市涟水县徐集小学;朱延桂,淮安市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