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学识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以己昏昏,不能使人昭昭。语文教学是民族母语的教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学识素养,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清代文论家叶燮论诗,提出“才胆识力”四个字,这或可供语文教师参考。叶燮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才”“胆”“识”“力”四者,是有机整体,不可偏废,但比较起来,四者中的“识”最为根本。因为“识”是基础,如果没有“识”,其他三者就无所依托。叶燮也认为:“四品者,识尤难得也。”
《古文观止》一向被视为古文的典范选本,吕思勉先生当年教高中语文也用《古文观止》,但用的理由并非它选得好,而是它选得不好。吕先生指出:古文是和骈体文相对而言的,可是这部《古文观止》里却选了六朝隋唐的若干骈体文,如《北山移文》《滕王阁序》 之类,说明编者不知古文为何物!既然选得这么糟,为什么还要用它作教材呢?吕思勉先生说,正因为它选得杂乱,各种文章好坏都有一点,作为教本让大家多了解些东西还是有好处的。当然,通行易得也是用它的一个理由。
吕思勉先生说:“选文当先立标准,其标准之是非可不论,而绝对不得漫无标准,随手选录也。《古文观止》之选者,信手拈来,而芜杂不堪矣。陋劣之选本,不应看其选法,其文章还是看得的。唯其批评,则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看不得,非徒无益,而且有害。”“学文,于古当求之数种最精之书,于后世当求之大家,以大家文之特色最著也。其余大家之文,即能明畅,亦仅供泛览而已,不足深求。故選本精读之文,当限于诸大家,若今世读本之随手拾取,不明一家,仅可当文学史读,不能供精读。”
吕思勉先生的这些话,见诸他的学生钱穆、黄永年等的回忆录。在感慨大家泰斗的真知灼见,名师高徒薪火相传的同时,你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吕思勉先生是史学泰斗,但年轻时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他,有着怎样的学识和修养?对教材和教法,对文体和文章,他都有独到而精深的见解,给人以振聋发聩的感觉。你可能会想到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想起朱自清、李叔同、夏丏尊等人,他们当年都是中学教师。叶圣陶、钱穆曾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该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老一辈学者强调三个基本条件:兴趣、图书与时间。这三者之间,个人喜好阅读和钻研的兴趣最难,这是一个审问与明辨的过程。治学之道,需以学养思,在丰富自己知识储备及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思维领域并深化自己的思索,即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学术研究是介入当世的方式,它对于研究者的意义在于反思。它是一种状态,保存在学术文字中,往往不可重复。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研究者对于真理的求索,而只有将其生命投注学术,做到学术“生命化”的人才能真正受惠于学术研究。学术的历史最终所认可的不仅仅是一部部学术著作,更是一个个富有激情和基于为真理探索而献身的生命。将学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将学术追求植根于灵魂深处,由此凸显知识分子转识成智、由真达美的崇高境界。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史是一个从实际兴趣向审美兴趣上升的过程,所以美包含真,又优于真,审美意识包含着道德又优于道德意识。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并非如学院派教授那样在远离实践的领域做抽象的思考,无须着意营构体系性的东西。他们往往是被一个个具体的认知目标所吸引,由一个目标衍生出来的问题向另一个目标移动,被蝉联而至的具体“任务”所牵系。他们在教学中研究,或教学就是研究。通常出于向一些具体目标的接近,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他们从中归纳出了现象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逐步上升为理论。这样的教育与研究滋润着他们的生活,也提升着他们生命的品位。
(叶水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