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者视角的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2021-05-30 13:29金长宝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7期
关键词:匪徒李大钊事情

金长宝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写了李大钊作为父亲时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以及作为革命者时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又有哪些是值得选取的教学内容呢?先从题目看起,“回忆”二字点出了文章的文体特征与主要内容。“十六年前”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自然不是简单的交代时间而已,起码能够告诉读者,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而作者却依然难忘,依旧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来。其次,“十六年前”的作者才16岁,年纪不大。除了是事情的叙述者,她还有一个身份——李大钊先生的女儿,这个身份是很特殊的。她是李大钊先生最亲近的家人,她与父亲的感情自然是深厚的。其次,当时的她还是个“局外人”,她对父亲从事的伟大革命事业还不太了解。因此,她是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份来观察李大钊先生的,自然能够既客观又深刻地表达对父亲的情感,显得如此特别。

这样特殊的身份下,她又是怎样将父亲遇难前后的事情真实而又清晰地展示出来的呢?不妨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同时,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将作者视角与个人视角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一、敏锐观察说背景

介绍这样一篇有浓厚历史背景的回忆录,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介绍自然必不可少。文章对于李大钊先生“被捕前”这一部分的叙述较为具体,实际也是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作具体交代。对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作者是以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的视角向读者娓娓道来的。在叙述时,作者抓住几处细节写了父亲被捕前局势的变化:父亲夜里回来得晚,早晨出去得早;父亲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工友阎振三上街买东西还不见回来。这几件事情有一些共同点:都与当时的局势变化有关;都是生活中的反常现象;在讲述时,都是先介绍反常现象再用照应的方式交代变化的原因。

抓住身边的细微处写出“突然变化”,可谓小中见大,也能使人感觉事情来得猝不及防。平静生活中的波澜,更能凸显人物的品质。那为什么不直接呈现出反常变化背后的原因,而是在之后再交代呢?一是尊重事实,当时复杂的局势变化,作者确实是一开始并不知道。其次,用前后照应的方式,突出后来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后怕”,以突出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李大钊先生当时的镇定与勇敢。由此可见,文中“前后照应”手法的使用有其必然的原因。

因此,在学习“被捕前”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议一议背景”的学习任务:

1.在父亲被捕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父亲有哪些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当时的“我”能理解吗?注意外貌、神态、言行等方面的描写。

2.说说在阅读时遇到的不理解的内容,尝试通过查找资料帮助理解。

二、冷静倾听忆经过

在介绍局势之后,作者就过渡到对事情经过的讲述,即李大钊先生“被捕时”以及“在法庭上”的情形。在这两部分的叙述中,作者依旧是以少年的视角去讲述的。枪声在一个看似平静的早晨响起,瞬间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到了匪徒们手中的枪——“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显然,拿着枪的匪徒与手无寸铁的孩子形成鲜明对比。(原文中李大钊先生出门时,拿出一把小手枪,教材将此细节隐去了)再加上文中讲述的,匪徒对阎振三的折磨,匪徒的凶恶与残暴跃然纸上。“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此刻,匪徒的本性原形毕露。正因为有了“我”这个亲历者,事件得以清晰还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与父亲共同被捕后,作者已经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了。“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显然,那时的“我”已经从中读懂了父亲的内心。在法庭上,当父亲说“我”是最大的孩子,想去保护“我”的哥哥时,“我”当即领会了父亲的意思。当时,“我”勇敢地说:“我是最大的孩子”。此刻,“我”表现出一个革命者般的机智与勇敢。“我”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呢?自然源于父亲的影响。文章写“我”的成长,实际则在写父亲的影响力。文章在忠于事实的基础上,写出了变化,写出了层次。重要的是,基于同一视角下的人物变化,更易于深度揭示李大钊先生的内心世界。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描写,还要通过这些细节处的变化,感受到人物的“变”与“不变”,以达到深度阅读的效果。因此,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

1.在父亲“被捕时”及“在法庭上”,父亲的哪些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

2.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等处的描写,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说一说当时的“我”想到了什么,前后对比说说“我”有哪些变化。

三、沉痛应对记结果

在记叙父亲被害的结果时,作者重点描述了母亲听到消息后的沉痛心情。痛苦中的母亲,显得特别坚强,她特意嘱咐“我”,要牢牢记住父亲的被害日。那时,“我”捡起报纸,咬紧牙关,记下“4月28日”这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样,“4月28日”自然地与前文形成呼应。此时的“前后照应”并不是一个随意运用的写作技巧,而是一个基于语境的必要表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正是母亲在沉痛之后的坚强面对,才有作者后来回忆时,立马就想起这个特殊的日子。其次,“4月28日”这个记忆是沉痛的、难忘的、清晰的。可见,这样的前后照应显得自然贴切,毫不做作。文中类似的写法还有几处,如“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对应“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再如“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对应“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这样前后照应的运用,有其客观原因与情感原因(前文已述),更源于作者巧妙的安排。作者巧妙地将同一信息分散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分开介绍,展示出了事情发展的“动态感”,既合情合理,又扣人心弦。具体学习时可以设计如下的学习任务:

1.“4月28日”是怎样烙在“我”的心上?读一读后文说一说原因,并思考两处介绍可否合并为一处。

2.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了呢?读一读后文说一说原因,并思考这样前后的两处介绍,能否合并在一起去介绍。

3.类似写法的运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有体现呢?找出来读一读,议一议,小结出写法特点。

基于作者视角的文本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出李大钊先生在黑暗环境之下的勇敢表现。同时,我们又能透过这种表现读出其“表现”與“内心”的联系,从而达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相关要求。根据课后练习的推荐,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革命先烈故事事迹。在此基础上,教师安排一次改变叙述视角的习作训练。这样,以亲身体验的表达练习,既能够有效提升表达能力,又能实实在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的具体要求。

(作者单位:南京汉开书院)

猜你喜欢
匪徒李大钊事情
帽子里的金币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地理还是历史
把事情写具体
不能忍
一级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