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散文的教学设计,可以从情感、情节、关键词句等角度切入。不同的切入角度,所呈现的教学设计各不相同。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再通过“同题异构”式的设计筛选,最终可以获得最适恰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同题异构;散文教学;《昆明的雨》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的切入角度不同,所呈现的教学设计也会不同。一篇散文可以有多种“同题异构”,日常备课中同篇散文如何“异构”?多重“异构”中最终选择哪一版本?这些都是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问题。现以“一师一优课”省优课例《昆明的雨》的设计过程为例,谈一谈散文教学中的教学框架设计和选择。
一、教学框架的设计
《昆明的雨》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篇目。作者汪曾祺回忆四十多年前在昆明的生活,表现了作者的想念之情。根据散文的常见设计思路,笔者思考获得三种设计方案:以情感为抓手;从关键情节切入;用概括性词句总揽。
设计一:以情感为抓手
文章第二节“我想念昆明的雨”单独成段,最后一节“昆明的雨”也单独成段,两段文字不仅相互呼应,而且呈现增强和递进关系。当作者交代完“我”为宁坤画一张有昆明的特点的画之后,“我想念昆明的雨”便第一次出现在文本中,单独成段,已是突出强调。句号结尾,却显情感节制。此刻,“想念”是作者情感的最初轮廓和基调,但对于读者来说,还并不厚重。之后,作者回忆了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人、情。最终,又以“我想念昆明的雨”收束全文。有了之前的种种描写,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这份“想念”更是丰富和厚重。短小的结尾,由于其背后浓厚感情的支撑,即使句式短小,也并不显得头身重脚轻。于是我设计出第一种教学流程:
找出作者对昆明雨的情感(“我想念昆明的雨”)—我想念昆明雨季中的(填空),品读文章—读出丰厚情感(“我想念昆明的雨”重读哪个字,谈理解并读一读)
这一设计由寻找关键句、感情初体验—深入文本,品析字句—诵读结尾、回顾体验,三大环节构成。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关于一篇散文的常态认知,是最常见的一种设计。这一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亮点,取决于对主题部分品析得是否够细腻和有深度。
设计二:从关键情节切入
文章开篇便点出写作的缘起,是“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但是其中一个小细节被我捕捉到:“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想一想,可以理解,但是“想了一些时候”,便值得我们去琢磨了。“一些时候”,是指一段时间,不短的时间。画作内容很简单,为何要想一段时间呢?品读文章之后,我们发现昆明雨季中让作者想念的桩桩件件,实在太多。它们既有昆明特点,又满含作者的情感,作者一时竟不知从哪样画起,难于抉择。可是为何最终选择了开花的仙人掌和青头菌、牛肝菌呢?这就涉及到作者写文作画的风格和生活追求了。汪曾祺在散文《自得其乐》中提到,他在写作之余有三样爱好:“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作為美食家的他,文章中常常写吃,画作中自然也少不了吃。此外,这也与他画作的风格有关,简单写意,平淡自如。这激发了我的好奇:如果抹去作者描写自己画作的文字,请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为作者选择一种或几种素材作画,学生沉浸文字后,会选择哪种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考验学生对文字温度的把握和审美鉴赏能力。由此,我设计出了第二种教学流程:
谈写作缘起(以“想了一些时候”为突破点)—如果你是作者,会选择画什么?(自由谈,板书学生的选择)—谈谈理由(品读环节)—出示作者画作内容(给学生打印的文本中预先删去这段),知人论世(谈作者选择素材的缘由,走进作者画风、文风及为人)。
这一设计由设疑—答疑—揭开谜底三部分组成。这一设计有巧思:主体活动贯穿整节课;悬念的设计,更易激发学生的探讨和参与热情;而“知人论世”环节,也为教学增加的深度和难度。不过,如果学生的积累不够宽泛或者学生对于文字的感悟不够细腻的话,最后环节容易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成为知识的灌输。因此,对教师个人应变能力有所要求。
设计三:用概括性词句总揽
文章题目叫《昆明的雨》,这里“雨”并非雨水,而是指雨季。文章主体内容写的是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人情。文章开头部分,一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非常凝练简约地概括了昆明雨季给作者留下的印象。这一小句话的标点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分号,一个逗号。标点将整句话分为了两个层次,同样是昆明雨季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明亮的、丰满的”与“使人动情的”分开成一个层次,而“明亮的”又与“丰满的”分开成第二个层次。这句话可以用扩句的方式来理解: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人、情是明亮的丰满的,这些明亮丰满的种种使人动情。由此,文章也可就此被分为两大主要部分:选材和品情。由此,我设计出第三种教学流程:
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印象(“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分析句子,划分层次)—昆明雨季中的是明亮的丰满的(填空)—归纳这些事物的共同点(选材特点: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找一点动你的地方(紧扣“使人动情”,品析出情趣、情味、情思)—“我想念昆明的雨”重读哪个字(读一读,谈谈理由)—回归作者创作特点: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情趣、情味、情思)
这一设计由分析关键句—填空归纳选材特点—品析体悟情感特点—总结创作特点,四个环节构成。整节课是一个“总分总”的结构,从选材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作者创作特点的挖掘体味。这一设计,关键句抓得巧妙,结构层次清晰。既有充足空间留给文字本身,又由点及面,由文章品析带出作者的一般创作风格特色。
二、我的最终选择
最终课堂整体设计的选择,我考虑到以下几个维度:
(一)是否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课堂整体设计的最终归宿。教学设计过程是否贴合教学目标,教学实践完成后能否达成教学目标,这些都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昆明的雨》教学目标为:1.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反常之处进行对比品味,体验作者口语、书面语杂糅,词性及词语用法转换而产生的趣味性。2.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简略处的扩充及联想,体验作者深情而幽默的情感表达。3.引导学生学会将沉浸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与思维发散利用生活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感受作者含蓄而丰富的内心感受。大致看来,三种教学设计均能达成教学目标。
第二种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涉及到画风、文风及为人。这些都是需要老师补充的内容。所有补充的材料应该是在不得不补充的时候,作为学生对文本认知的垫脚石出现。如果有多条途径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在朴实的近路和美妙的远路中选择前者。整节课的重点设置为从文本字句的涵咏中体悟感情。如果去掉最后环节,教学目标也已经达成。但如果最后一个环节去掉,又影响到了整节课在设计上的完整性。每个设计环节都应该是授课时雪中送炭的内容,而非锦上添花的内容,因此,第二种设计并非最优选择。
(二)设计是否相对新颖
在教学设计时,当若干教学设计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相似时,较为新颖的一种是更优选择。以上三种设计中,第一种设计是最常见的设计,其亮点应呈现在学生沉浸文字中的品析和层层渲染的朗读,比较常态化,相较之下第二种和第三种设计更新颖一些。所以,第一种设计也并非最优之选。
(三)追求切口小而深
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由小处着手,逐渐深入,渐入佳境。由一点引发,纵向深入或者统拎全篇。《昆明的雨》是一篇很长的文章,内容上就已经有许多可以生发的点了。再加入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等,课堂容量非常大。因此,设计必须删繁从简,不求多杂,但求深入。以文本为主体,读懂读深读出作者的温度为目标。
第三种设计由一句话统摄全篇,再由一种写作风格前后照应。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入知人论世作为垫脚石。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品析深刻,诵读动情,做到了切口小而深。所以,经过“同题异构”的设计和斟酌对比,最终选择的第三种设计。
(作者:乐继平,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教师)
[责编: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