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考题谈古诗的“鉴”与“赏”

2021-05-30 10:48俞峰
学语文 2021年5期
关键词:鉴赏诗歌核心素养

摘要:“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常规考题,但相应的“教”与“学”往往偏离“鉴赏”的本质,自然也与“新课标”的精神相悖。本文以许浑《咸阳城东楼》一题为例,由点及面探寻“诗歌鉴赏”的应有之义。所谓“鉴”,乃是基于已有知识做出的判断;所谓“赏”,则须切中语言脉动,进而进行美的感知。当然,在实际的“教”与“学”中,两者是彼此交织的。

关键词:诗歌;鉴赏;核心素养;《咸阳城东楼》

“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常规考题,但相应的“教”与“学”往往疏离于“鉴赏”的本质。学生平时读诗,不懂“鉴赏”;备考应试,更无暇“鉴赏”。广大一线教师,对于那些收入教材的诗词,即王荣生老师所谓的“定篇”,倒还能像模像样地为学生“鉴赏”一番;然而在复习迎考中,当面对试题中的一首诗时,教师的指导便又局限于分析试题及解说参考答案了,至于“鉴赏”,就弃置不顾了。学生把翻译解释听了,把笔记和答案抄了,所谓的“诗歌鉴赏”便结束了。显然,这样的“诗歌鉴赏”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提出的语文学科“审美鉴赏与创造”[1]这一核心素养是相悖的。

诚然,这其中有教学时间有限、所选诗歌质量参差等诸种外在原因。但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缺席,却是一个亟待我们正视并解决的问题。

为便于讨论,笔者将“鉴”“赏”二字拆开来讲(二者实则是相互交织的,并无严格界限)。“鉴”,本是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许慎《说文》注:“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2]后引申有“明察,审查”的意思。因此,所谓“鉴”,乃是一种主体基于已有知识而对认知对象做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即是一种具备客观依据的“明察”“审查”。而“赏”,如“欣赏”“赏析”等,则更侧重于一种基于语言的品味与感知。因此,一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鉴赏”一词“鉴定与欣赏”的注解一般,诗词鉴赏的完整过程,应该是学生在细读诗歌语句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积累),对诗歌做出理性的判断(鉴定)与美的感知(欣赏)。

以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及相关试题为例,我们可以借此具体探讨诗歌鉴赏应如何遵循“鉴赏”本义,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中有关“审美”的要求。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试题:分析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愁”字的多重内涵。

参考答案:第一,由第一联“蒹葭杨柳似汀洲”句见诗人思乡之愁;第二,由“山雨欲来风满楼”见诗人对唐王朝统治颓势之愁;第三,第三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句举出当年“秦苑”“汉宫”在当下的境况,借此表达昔盛今衰之愁;第四,尾联承颈联情绪,进一步传达诗人人世沧桑之愁。

一、鉴:当基于已有知识的判断

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已有知识”有哪些?笔者以为,至少应当包含诗歌的背景知识、文学常识与文化传统。学生基于这些知识对诗歌做出判断,便踏上了“鉴”的路途。

(一)背景知识

许浑《咸阳城东楼》是名篇,颔联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名句,学生也许不了解许浑,也未读过这首诗,但肯定比较熟悉这句经常被影视剧台词所借用的诗句。诗歌颔联,就字面而言乃是诗人描写眼前风云变化、山雨欲来的气象状况。我们的学生,若是没有背景知识(已有知识)的辅助,较难体会首句“萬里愁”在此处的具体指向。当时的唐王朝,内有宦官专权,党派林立;外则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时局衰微,唐王朝的统治已显分崩离析的颓势。学生若掌握这层背景知识,读出“山雨欲来风满楼”背后的意味,则是容易的。学生根据已有的对诗人创作背景的了解,或是借助试题中的背景注释,来对诗歌内蕴做出判断,这便是诗歌鉴赏过程中的“鉴”。这里涉及到诸如“知人论世”等“鉴”的方法。

(二)文学常识

如果学生缺乏关于诗人生平的已有知识,恐怕难以读出“蒹葭杨柳似汀洲”一句所蕴含的思乡之愁。诗人许浑是江南人,此时作客咸阳,与故乡相隔千里。若结合诗人乃是江南人这一知识,学生只要稍有些地理常识,也一定会想到思乡这一层意味。根据注释,做出对诗人情感的判断,自然是诗词鉴赏中的“鉴”。

这句诗里,有“蒹葭”“杨柳”“汀州”三个意象。“杨柳”这一意象,除了常见的表达惜别之情外,另含思乡之情,譬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是表达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学生若有了关于意象内涵这一层文学常识积累,或许能在此处踩到得分点。当然,这也属于“鉴”的范畴,只不过是碎片式的“鉴”——有“猜”的嫌疑。若是放到整句诗里去理解,大概也只能理解到我们的诗人在看到眼前的杨柳的瞬间,突然思及故乡的杨柳,思及“昔我往矣”时故乡“杨柳依依”之景,于是开始思乡……

(三)文化传统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在面对这道试题时,调动的知识是古人“登高作赋”的传统。古人登高,总会流露出一些特定的情绪。登高望远,思亲思乡,是常见的情绪。如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有思亲,韦庄《章台夜思》“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中有思乡。于是,将知识与诗句一对应,写出三两点“愁”来,也是易事。不过,这也是“鉴”。

从“鉴”的角度而言,这道试题给我们的“教”与“学”都提供了一些启示。一方面,从试题命制角度而言,这道试题并未提供以上笔者所论及的有关“鉴”的提示(如注释),这大大增加了学生鉴赏的难度,容易让许多学生陷入“一点也读不懂”的尴尬境地,倘若如此,也便削弱了这道试题的价值。就这首诗歌而言,适当的注释是必要的,但注释亦不能过于详尽。笔者认为,可增加一条注释:许浑(约791~约858),晚唐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此时大唐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另一方面,要实现顺畅地“鉴赏”诗歌,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提升“鉴”的能力,储备“鉴”的知识。这些“鉴”的知识应当包括:唐宋著名诗人的生平背景、风格流派,诗歌常见题材类型,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诗歌基本的句法形式,“登高作赋”等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诗歌传统……

二、赏:须切中语言的脉动

“赏”,即欣赏,须紧紧切中诗歌语言的脉动,透过语言去品味诗句、感受诗歌意境、体悟诗歌思想情感。

(一)品味:从个人经验到群体经验

如果说“蒹葭杨柳似汀洲”里有属于诗人相对独家的体验。那么诗歌二三联呈现的则是群体性的经验。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诗人由从咸阳城东楼观察到的自然之景联系到当今的时局。唐王朝的风雨飘摇,其实是当时群体性的忧思,不单在许浑的诗句里,还有如晚唐诗人杜牧“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这样的诗句。从个人的经验到集体的体验,从时间的回溯到空间的突破,“愁”的内蕴变得厚重。同样,“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一联也有着集体的经验,但这里的经验是历史维度的,即集体性的记忆。这是对“蒹葭杨柳似汀洲”中个人回忆与时间的超越,也是对“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集体经验的扩大。“秦苑”“汉宫”乃是唐代怀古诗的标识,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历史,它不属于任何个体,但又与任何人息息相关。

(二)感受:动静交织与物我相融

再来赏“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一联。这一联中的“鸟”“绿苑”“蝉”“黄叶”“秦苑”“汉宫”,乃至“夕阳”“秋色”,都是静景,这也正是古典诗歌中力图营造的画面美,这幅画面是需要学生去想象的。虽然,“鸟”的“下”与“蝉”的“鸣”都是动作,但这两种景物不过是整一幅巨大画面中小的点缀。当然,这是诗人精心挑选的“点缀”,具备典型性。这两者是来描绘画面、营造意境的,而不是来打破画面的。即,局部的“动”为整体的“静”服务。“鸟”“蝉”只是画面中小的点缀,这幅画面的主体部分应该是“秦苑”与“汉宫”,以及做为它们背景的“夕阳”与“秋天”。这才是这幅画面真正的震撼之处,历史的苍凉在此刻凝固了,而这不过是历史片刻的宁静。诗人所处的动荡时代,也终将成为后人诗行里停滞的片刻。天地运转的力量如此巨大,“秦苑”“汉宫”是人类昔日权力巅峰的象征,此刻也不过是不断变幻的天地间的芥子。

由此,我们便能体会到“秦苑”“汉宫”所象征的历代王朝昔盛今衰的境况,在时间的巨大动荡里也都成为过去时,诗人的“愁绪”正是这“怀古伤今”,秦汉的命运似乎正在唐王朝身上延续着。

诗人站在咸阳城东楼,面对眼前画面的片刻宁静,将历史与现实交错在一起,分不开来。敏感的诗人深陷于此种情景必然是痛苦的。于是诗人努力挣脱这种“静止”,诗句也从第三联历史与现实混杂式的片刻停滞进入到第四联中时间重归于无穷尽的流淌。

(三)体悟:坚硬外壳下的精神肉搏

“行人莫问当年事”乃是诗人劝告“行人”莫要去追问当年的历史,这既是对他人的善意劝告,也是一种自诫。“行人”,可归于“意象”范畴,不仅指代当下到咸阳一游的“过客”,也可以泛指古往今来的征人游子。不管诗人本人是否意识到,这其中也包括了诗人。当诗人也属于“行人”之列时,这首诗的结句便有了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笔者认为,这才是古典诗中真正的“情景交融”——把自己放进去,让自己成为诗歌的一部分,让自己在诗行里漂流,让自己无可奈何地被巨大的力量敲打,让自己也化为时空中(人类永恒)悲哀的一部分。情景交融,已然分不清何者为情(人),何者为景。诗人成了“意象”的一部分,这不正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吗?

此时的诗人正陷于无法自拔的愁思中,诗人急于找寻到舒缓甚至解除痛苦的办法。于是便有了最后一句:故国东来渭水流。尾句以景结情,以水结情,以“动”结情,将“情”化为具象,也化入虚无。上文分析过,诗人的痛苦源于过多复杂且抽象的经验,如果将这一切都具象化,诗人便能够去甄别,去说清,去化解;而统一为水,让人如释重负,让人变得通透。涛涛渭水东逝,诗人大半人生酝酿累积的痛苦也随水而逝。

以水结情,便是诗人找到的辦法。通过这首诗,起承转合之间,尤其到最后一联,我们更体悟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身不逢时的精神肉搏。他们身上集中了较为丰富的人类形而上的经验,并且被包裹在敏锐且敏感的外壳里,于是他们悲哀,他们浩叹,他们书写,“穷苦之言易好”,“诗穷而后工”,给我们留下了真切、经典的诗行。

三、鉴与赏:经验与审美的糅合

“鉴”与“赏”是交织一体的。

回到“蒹葭杨柳似汀洲”一句。“蒹葭”“杨柳”是诗人眼前之景,而“汀州”不是。“汀州”是什么?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汀州”不在眼前,而是与诗人有着一定的时空阻隔。许浑是熟悉“汀洲”的,诗人关于“汀洲”的“经验”只能源于过去,此时便属于回忆里的体验。这里便有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所说的“往事再现”。细读这句诗,我们不仅能够鉴别此“汀洲”并非眼前之景(即并非属于咸阳),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这个“汀州”带给诗人的是一种相当遥远的经验。但诗人对它是熟悉的,它对诗人而言又是重要的。“汀洲”,既不是咸阳的“汀洲”,也不是附近哪座城市、哪条河流上的“汀洲”,那应该是哪里的“汀洲”?这个时候引入背景知识,我们就自然明白这是诗人已然久别多年的江南故乡的“汀洲”,所以这是思乡。“思乡”之情的表达,乃至中国古典诗歌中许多情感的抒发,都遵循这样的机理,即由当下的见闻触动过去累积的经验,引起回忆,丰富诗人此刻的感受。语文教学过程,不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路径吗?这条路径,即将“鉴”的经验融入到“赏”的过程中去。

我想,无论是试题的命制,还是诗歌的复习,都应扣紧“鉴赏”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这里需要知识的储备(在有关“鉴”的知识储备过程中,我们不经意间也正呼应着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我们都需要关注日常知识的积累、梳理、整合与理解。

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审美的能力。有了“鉴赏”的“工具”,教师便再去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去品味诗句、感受意境、体悟思想情感。这一点,恰恰是当下面对作为试题的“诗歌鉴赏”教学亟待回归的。师生都应当沉下心去,感受古典诗的魅力。即我们应当从“新课标”有关“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3]。当然,在实际的“教”与“学”过程中,两者又必须恰当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4—5页。

[2]许慎:《说文解字(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第464—465页。

(作者:俞峰,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杨贤江中学教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鉴赏诗歌核心素养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