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在初中英语课堂渗透的几点认识

2021-05-30 20:19:45张丽卿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英语教育

张丽卿

【摘    要】通过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索,笔者认识到“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在初中阶段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用英语,还应教会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批判能力,培养学生关注本土文化意识、国际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契机  英语教育  初中课堂  渗透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74

一、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赫尔巴特曾经提过:“可以将教育唯一的任务和全部的任务概括为这样一个概念:道德”。道德意识形态不仅仅决定着个人的成长的方向,还从根本上决定社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对整个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初中教育阶段,所有的学科都应承载着传知识和育品德的双重责任,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作为一门外语学科,英语与其他大多数的学科不同,英语课堂不仅仅要传授具有国际化交际功能的语言知识,还附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想形态的信息,英语课堂就是中西文化冲击和交流的阵地。巧妙科学地利用英语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国家民族情怀、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使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着良好思维品质和健康道德意识的人才,这是所有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意识。

二、明确英语教育的理念

《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的理念,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一直没被动摇过,特别是在近几年,“要踏踏实实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进行教育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响,这体现我国教育部门在探索推行素质教育道路上,对德育工作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说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的进步,当今整个社会对良好道德塑造工程有了更大的需求,而学校是培养良好道德意识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成为常规教学不能缺失的任务,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初中英语教师应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悠长历史中的文化精髓,提高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接触国外文化,增进国际理解,形成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实质上担任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学生在未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把握德育契机

德育渗透不应是在英语课堂上为了完成目标而机械地被安排在一堂课的某个环节,不少教师为了体现该节课有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而特意在课堂的结束环节来个“心灵鸡汤”。从教学技术上看,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没问题的,真正落实了也能起到一定的德育效果。但是,如果对于整节课的德育渗透,教师只是关注教材本身的素材的话,就错失了好多进行德育渗透的契机。通常在一堂课里,由于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会引发不少“突发情况”,学生的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一个行为,一个感悟都可能成为德育的契机。

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切入点

笔者认为,整套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话题可以归类为12大类。话题内容包含:个人情况、日常生活与校园生活、文娱和体育、自然与动物、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健康与卫生、故事与诗歌等等丰富的阅读素材。每个单元的阅读板块都安排了一篇主阅读篇章,这些语篇均承载德育的功能,大到它们的主旨思想,小到对文本内容当中人物性格的剖析、观点的评析、对文本内容的复述或演绎以及对所学篇章表达形式和手法的评价等。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语篇中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站在育人为重的高度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深度挖掘和解读语篇蕴含的深层问题或文化内涵,使得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由感知到理解、内化和迁移。

五、正师风,塑形象,善用教师的辐射效应

教师不能只有一身学问,或者只充当一本行走的教科书,而应是一位在德、智、美等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素养的育人者。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关注的中心人物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穿衣打扮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多方面的辐射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和崇高人格魅力的教师会为学生树立典范,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形成。首先,在思想意识上,教师要接纳不同性格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会尊重学生个人的差异,真正从心底里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学生,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接纳自己的学生才能让学生接纳你和你的教育。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激情昂扬的精神面貌开展教学活动,营造一个宽松而有序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和感受,尽量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语言表达、有趣而科学的活动开展会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得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

六、结束语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提到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身为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德育先行”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用英语,还应教会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尊重各种文化差异和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批判能力,培养学生关注本土文化意识、国际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想要通过教育塑造什么的人,育人者就要先成为一位什么样的人,才有条件去培养这样的人。正因为如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修心养性,从各方面提升个人的素养,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英语教育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7:41:10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08:08
透过外语磨蚀反思四川省偏远民族地区英语教育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17:28
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
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对中职英语德育教育几点实践性认识
初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研究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57期)2016-08-23 0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