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锐华
【摘 要】在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自身解读经济现象以及解决实际中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经济学思维的锻炼。本文基于能力培养,探究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经济学 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00
在高职院校中,经济学以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经济专业素养的技能型高级人才为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仅是传输经济学专业基础知识,更是要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高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劣势,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弥补学生学习的短板,加强经济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改革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促使高职学生能够获得能力的提高。
一、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基本是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忽略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通常只会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认为学生只有把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扎实才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轻视了经济学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缺乏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对于经济学基础知识只能记住文本,而无法理解其中的经济规律,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没有解决对策。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难以将校园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基础知识和技能无法与现实接轨也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不牢固,同时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是高职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痛点。要改变当前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财经思维,提升学生的经济学涵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本文将基于能力培养,探究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
经济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现实生活的学科,经济学中讲述的种种经济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真实存在的。经济学除了与社会人员相关,还与社会历史背景、国家政策、人文情怀、国际环境等相关,是个与多种领域相互联系的专业,但经济学专业常常在刻板印象中是属于文科学习知识,不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在采取传统的文科式教学方法,教师对于经济学基础知识中的计算公式、图形解读、模型分析等都采用讲授法,将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拆分讲解。讲授法虽然对于知识概念性理解有极强的分解讲析作用,学生对概念理解会比较全面深入,但在知识接收效果上来说意义不大。此外,有的教师采取的讲授用词过于学术化,导致学生觉得艰涩难懂,过于抽象的讲解也不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相应改革,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主,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原则上离不开启发引导,但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加入前因后果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时事动态式教学、游戏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同时综合利用课堂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新闻解读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能使学生对新颖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开发学生思维。教师采用任何教学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建立理性的思维模式,教学形式为内容服务,最终要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教师应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使学生形成财经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经济学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晦涩,不易理解,教师也不容易通过话语描述出来,造成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方面的难点。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极好帮手,经济学中涉及到经济图形解读、模型分析等相关知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直观展现知识点之间的内联,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经济学基础知识框架,深入掌握理论的学习。在当今多媒体教学设备得到普遍应用的情况下,教师应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机会,丰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有利于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时,将案例内容及相关背景资料展示出来,避免教师提前打印资料,节省了教学成本。教师在多媒体展示资料的同时更容易掌握抬头观看屏幕的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够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除了多媒体,网络学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微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着重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方便学生拓展相关知识。网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在社会实践方面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接轨,还有学生搜集信息、归纳分类、提取关键信息、总结现象、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且相比单纯的课堂案例分析,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加灵活。在进行实践教学前,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几次问卷调查、实地采访、调查搜集资料等来更好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基于能力培养研究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芬华,刘宝.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02):74-77.
[2]朱捷.探究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9(03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