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1-05-28 13:39秦培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秦培男

摘 要: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渐增重,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忽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也越来越弱。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应当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开创性地融入传统文化,正是高等学校增强传统文化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措施。文章以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核心出发点,对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进行系统性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一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的国家。夏商周的文化起源,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诗宋词的绝代风华,都使我国积累了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明向心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其必须要在社会发展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高等学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需要,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

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百年大计中的重要内容,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教育事业就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高校在为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在持续扩招,使得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内卷”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教育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不仅要拥有更加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渗透到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逐渐养成温文尔雅的卓越气质。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群体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将一个文明中所有个体连接起来的关键纽带,在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一方面,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有工作内容都为经济发展让路,致使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存在感日渐薄弱;另一方面,现代信息领域取得巨大突破,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开放性的特点使其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思想,人民群众的思想也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角度的解读。大学生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大学生生活在现代环境中,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传统文化,再加上互联网多元思想的影响,导致大学生普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小,对民族和国家的认知不够明确。而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从而催生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显著提高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愿意为国家富强和文明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有利于提高中国美术体系的影响力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硬实力,成为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更要具备强大的软实力,成为文化大国。在过去的数千年岁月当中,中国虽然几经战乱,但却一直是周边地区的文化中心,其强大的文化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在现代,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美术领域中,我国传统水墨画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冲击,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将会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中国美术体系的发展。长此以往,当学生逐渐成长,成为美术行业中的主流人物,甚至部分学生成为杰出艺术家之后,作品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会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向世界宣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从而使我国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输出能力。

二、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

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国内高校的美术教材大多是由国人编撰而成,并且教材所面向的群体是国内学生,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接受度,这就必然导致美术教材具有较多的本土化元素。故而,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教材的仔细研究,发现里面包含的大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将其作为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点。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中心点,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发散,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内在本质。例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更要引导学生发现《清明上河图》的文化内核。《清明上河图》绘制于宋朝年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教师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市井繁华出发,给学生详细地讲解宋朝制度的优缺点,并带领学生感受宋词的优美之处。

(二)加强实践活动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传统文化,可以是书面的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巍峨挺立的古建筑群,还可以是名川大河的一缕清风。高等学校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的继承与传播,不能够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更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来说,最为常见的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写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故宫进行写生,给学生讲解故宫往事,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历史的厚重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名胜之地进行写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每一处名胜之地都和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是留有大量墨宝,或是留下名人趣闻,当岁月更迭之后,就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邀请民间手工艺人到学校进行讲课,给学生讲解民间手工艺的构造和发展历史,让学生见识古人先贤的伟大智慧。

除此之外,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有效锻炼学生的绘画技术,促进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这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学校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这也扩展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

(三)利用多媒体教室,创造传统文化教学情境

在很多人看来,传统文化就是古诗词、名人字画、古建筑、民间手工艺品等看得见的事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错误、十分片面的看法,传统文化不仅有着现实的载体,也有着精神内核,并且精神内核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对国家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部分。所以,在传统美术教学课堂中,仅仅凭借教师的言语表达和书面上的文字表达很难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展现,学生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感悟。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频繁组织学生进行写生游览,而较少的写生游览又不足以支撑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此种情况下,多媒体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这一教育困局,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近距离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三、结语

在当代经济社会当中,一切向着经济效益看齐,国家现阶段发展的重点也在物质文明建设上,而传统文化不能够直接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忽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日渐完善,工作重心逐渐向着精神文明建设偏移,大国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整个社会都在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似乎是一种必然。绘画自古就是我国的高雅艺术之一,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并且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传承与发展中国绘画文化是必然趋势,对我国高校教育具有极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解辉.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202-204.

[2]许阿满.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

[3]高昌苗.论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J].教育探索,2014(9):25-26.

[4]田中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 2014(4):94-98.

[5]王慎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发挥艺术美育功能[J].西北美术,2019(1):17-19.

[6]刘春蓉.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类人才培養中的综合素养探讨[J].美与时代(中),2019(11):84-85.

[7]张廷.高校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与培养机制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76-178.

[8]许世平.依托特色活动,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普及:基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义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99-102.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