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运用显得尤其重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以美文阅读“On Christmas Eve”为例,简要论述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要求进行“读思言”模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思言;读写课;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李晓薇,福建省厦门市灌口中学。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提出:“读是理解性技能,写是表达性技能,两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读后续写要求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写作表达,基于阅读材料提供的语境进行创造性模仿,写与读之间趋于连贯和协同,产生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英语读写课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如何简简单单地阅读和写作,更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读思言”的基础上,获取、辨别、判断、分析、解决和表达所摄取的文章内容和问题。
《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中提及:深层阅读是读思言模式的核心,读思言是深层阅读的是主要元素。“读”是根据持续性、真实性和常态化的教学原则,设计导读、默读以及朗读的学习活动;“思”要求教师采用问题诱导、认知冲突和原型启发等教学策略,组织具有思索性、探究性和交流性的思维活动;而“言”通过搭建起支架,以阅读促进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在高中英语课标和“读思言”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以美文“On Christmas Eve”为例,从读后续写的情节探究到情感探究,引导学生对于文章内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解读,并进行思维发散和交流,从而对文章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二、教学的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标题为“On Christmas Eve”,主要讲述主人公的哥哥在圣诞节的前一天送给主人公一辆拉风的跑车作为圣诞节礼物,主人公兴高采烈准备开车返回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正在目不转睛地羡慕地看着这台跑车。主人公炫耀似的邀请了小男孩一起去兜风。结束后,小男孩询问主人公是否能将车开到他家门口。主人公心里了然:大概这小男孩是想要炫耀一下自己坐这样的跑车回家,于是就一口答应了。开到小男孩家门口后,情况却与主人公想象的大相径庭,这个小男孩抱着他残疾的弟弟下来欣赏这辆跑车,故事达到高潮。
文章以时间和情感为线索,而情感和心理活动部分转折多次,通过续写所给出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对于小男孩的言行所产生的情绪有多次转变。由文章对于人物表情和心理的描写不难推测出,小男孩让主人公开车回家并不是像主人公所想的是要炫耀,他只是想要对自己残疾的弟弟许下诺言,是个英雄般的哥哥形象。而主人公在见证了这一切后,选择向兄弟俩表达善意,也能够看出他是个十分善良的人。
2.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笔者所在高中高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全文科平行班的学生,虽然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对于感性情感方面的领悟能力较好。从学生的词汇量来看,较为困难的单词,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并且记录,而平时学生利用上下文猜词的能力较好,且文章情节通俗易懂,所以阅读障碍较少。
三、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细致的阅读活动和小组讨论学习活动获取文章中的主人公和穷苦的小男孩的情绪变化和环境细节,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发掘文章的深层次情感,解读主要人物的情感世界,分析主人公跟随小男孩回家之后可能会做的事情以及背后的原因所在,领悟文章所传递的爱与善良。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析两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深层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委,并预测下文内容。
2.难点。首先,文章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文中有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俚语表达,对于学生而言会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导致学生可能无法快速理解人物的话语含义。针对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推测话语发展和人物情感。其次,在阅读文章时,预测并且保证文章的正能量走向,達成文章风格和情节的协同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采用表格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勾勒出文章主要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对话等细节,具象化的呈现使学生能够更直白地获取事实信息,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推测,促进读后续写的完成。
五、教学过程
1.Lead in
a. Play a song about Christmas.
b.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attitude towards Christmas gifts.
(设计用意:播放流行天后玛利亚·凯莉的圣诞歌曲,贴近文章氛围。提问引起师生互动,更好地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活动的开展作铺垫,形成阅读期待。)
2.Reading
Read for Main idea and style
Ask students to find out five basic elements of a narration.
When Who Where What How
(设计用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处理信息、获取事实信息、理解关键词汇的能力,梳理细节信息,提炼作者观点,捕捉文本字里行间传达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体悟文章所要传达的观点。)
3.Exploring
Read for the plot
1.Why was “music” mentioned in paragragh 1?
2. Why did Paul feel proud?
3. Why did Paul invite the boy to take a ride?
4. Why did Paul smile a little after the short ride?
5. How does the story developed and different feelings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设计用意:探究主人公和小男孩情绪、心理、动作的变化,师生循序渐进地互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评价,使阅读从表层理解、推断理解提升到创造性理解,提高师生间的互动及思维碰撞,增强学生通达、分享、建构的思维能力。)
4.Expressing
Divid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4, and have a discussion :
1.What will happen next?
2.How will the little brother feel?
3.What will Paul learn from the matter?
小组讨论后发言。
(设计用意: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领会文本的隐藏含义,看出文章的转折意图,为下一步的写作作好铺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语言学习“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
5.Writing
Useful Expression
Ask students to review last two paragraghs of the passage which they had learned, and try to find out and useful expressions from the previous passage.
For example:
衔接
1.Not long after we continued our driving, I spoke again...
感动
2. Then her eyes were fill with tears.
环境
3.Soon, the heavenly scent filled the car again.
Criteria
Show students the criteria about continuation writing.
Writing
Students will have some time to finish their continuation writing .
Evaluating:
Use Seewo to show 2 student's continuation writing and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give comments on their writings according to the given evaluation criterion.
(设计用意:在教师恰当语言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并当堂展示。)
6.Homework
Polish students' writing
(设计用意:对学生所学进行巩固提升和情感升华,课后重新回想整个故事内容,进一步去体悟故事表达的情感,回归生活的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本文以笔者所开展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课实践为课例,在以读思言模式为阅读教学的基点同时也介绍了该模式的教学流程及操作应用,课堂教学始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希望通过该课例给大家提供教学思路,通过“读思言”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读思言”教学模式有灵活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势,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采用“读思言”模式进行读后续写能力训练仍是读写课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 教师必须在现实课堂教學中合理利用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婉.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9(17):127-129.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程·教法,2016(5):82-83.
[3]黄远振,黄睿.英语深读教学读思言模型构念与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