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

2021-05-26 08:32李玥霖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李玥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已经不断地渗透到我们的语文课程中。尤其是高中这样的关键阶段,语文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高考语文很重视传统文化的考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格外注意传统文化的渲染,让学生们明白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所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有利于全面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做出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在铸造中国梦、强我中华心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所有人的职责与义务。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吸收文化的关键时期,而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出整体的国民素养。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总结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养。

一、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要为中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前提是创造一种良性的教学,进而让中学生更高效的掌握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加强中学生课外朗读经典诗文及文章的实践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堂语文课开始讲课前的几分钟,让中学生分享并朗诵一篇自己平时喜欢的诗词或者文章,并且给同学和老师介绍分享其内容富含的文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表达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里宣传栏,定期举行与传统文化学习相关内容的比赛,让各班级的学生通过此主题设计关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宣传栏,并且可以让各班同学进行参觀,从而极大的丰富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与语文教材相关的传统文化作品,让学生安排时间阅读和学习,然后写下读后感与其他同学分享,让学生陶冶情操和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作品里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正真意义上的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的规范生活中的言行,并且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

二、在阅读中品味传统文化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作品大量存在,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发挥汉字和词汇的根基作用之外,更要从阅读作品的行为本身出发,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承,从而使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将文本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借此增强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正如知名学者于漪在其所著《语文教学谈艺录》所提到的那样:如果想让学生得到思想情感及行为品格方面的熏陶,教师则有必要在教学中“披文以入情“,关于这一内容关联的问题,笔者尝试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作为首章出现,只从文本表面来看,作品所描写的是秋日湘江的优美景象,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关联的角度,思考作品所体现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注意到: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1925年秋。1923年4月,毛泽东离开湖南长沙去驻上海的党中央工作,1925年9月,他回到长沙,在准备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前,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不朽佳作。这首词诞生于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在作品中回望了革命经历,抒发了远大志向,他对红色革命的热忱,对改造时代的激情,都如前文所述,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并被学生所了解。将作品本身和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相关联,正是教师所要做好的工作。

三、探究传统思想

中华文化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并且传统的理论思想对当代的年轻人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中感受到传统的智慧,让学生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品味,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论语选读》的时候,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通过这一段对话,老师便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从中庸的思想入手,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根据对话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投入,并且,在这其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语言表达,全面发挥传统思想在语文课堂的重要价值。

四、开展文化活动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不定时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活动,比如经典的阅读活动,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很大,读经典,可以形成高中学生孝顺,礼貌,知道礼仪的好品质,培养好习惯,还会使他们的专注度增加,减少脑子里的杂念,因此可以快乐学习,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知道如何承担责任,这对未来他们走向社会也是好的,当代社会,阅读方式普及,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浮躁和傲慢的情绪,有些人会产生迷茫和焦虑,有些人会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对生活感到厌倦,对社会产生疑问。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让我们体会到杜甫的家国情怀,以及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精神气魄,以及革命青年在家国存亡之秋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进而激发以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战胜反动统治者的决心,以及改造旧社会,建设中国的豪情壮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能让我们感悟到当别人不了解我时,我们依然能够坦然处之,做一位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

结语:针对高中语文学科,教材内容往往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高中生认知,使其能受到影响与熏陶。故而,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从挖掘内容、多媒体技术及情境创设等多方面着手,让高中生能更专注于课堂,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让高中生能掌握好语文知识,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了解。在此基础上,让高中生加强记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加注重,得以提高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宗颖.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教育艺术,2021(10):45.

[2]谭浩烨.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外交流,2021,28(4):136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