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勤堂 杨帆
摘 要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要突破“四个难点”,即突破文本难点,实现高效解读;突破学情难点,实现有的放矢;突破引导难点,实现快速推进;突破兴趣难点,实现快乐学习。
关键词 教学难点;课堂效益;快乐学习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一直饱受争议。如何在固定、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寻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一直是语文老师研究的焦点。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突破“四个难点”。
一、突破文本难点,实现高效解读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每一课时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难点。备课前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思考到底采用怎样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一位高明的老师,总会通过自己的精心思考、设计寻找到攻克难点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突破了难点。这样的课堂,既节省时间,又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在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点的过程中实现的。比如《相信未来》《致橡树》《雨巷》等几篇课文,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采用意象写作,但高一的学生对为什么要使用意象和每个意象的具体内涵很不清楚,这就是教学难点。这时可以采用“改写替换”的方法,即将诗歌改写成不带意象的直白抒情的诗歌,然后和原诗进行对比教学,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使用意象后诗歌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的表达美感,并能在兴致高昂的品味中了解意象的丰富含义。这比就诗讲诗式的教学不知要快捷、高效多少。
当然,突破文本难点,有时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比如《秋水》(节选)的教学,文本表面上好像是批评河伯的骄傲自大,倡导人要谦虚谨慎。然而作者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倡导消极无为,这好像与《秋水》(节选)表现出的主旨明显不太协调。而只有读完庄子的《秋水》全文,读者才会明白,原来《秋水》(节选)只是《秋水》这篇长文的开头,《秋水》全文是通过开头河伯的骄傲自大,引出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无知,从而告诉人们事物不存在大小、美丑的区别,所以人生于世,应该追求对外在世界的超脱。这便显然符合庄子的思想追求了,这样,我们才真正把握住了《秋水》(节选)的主旨。
二、突破学情难点,实现有的放矢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学情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有时候老师不认为是难点的地方,但是在学生那里却是难点。所以课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非常必要。要通过导学案或“问题反馈单”了解学生普遍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把这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就会更强。比如教学《肖邦故园》,这篇文章四千多字,篇幅很长,课前学生在问题反馈单上提了很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牵涉到句子或词语的理解的,这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都可以解决,但几乎所有学生都提到文中有两处对四季的景物描写,为什么要两次描写?两次描写各是为了说明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不同情感。这就是教学难点,课堂的主要时间肯定要围绕这两处展开。而且攻克了这个难点,还能产生许多辐射作用,如可以更容易地把握全文作者的思路变化,可以更容易地理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样,直接从学情难点切入教学,就打破了传统的长篇幅文本先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再品味重点段落或语句的教学思路,既紧扣了教学重点,又为文本结构梳理、重点语句品析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又如教学《陈情表》,其学情难点在于李密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成功地打动了晋武帝。这时就应该抓住这一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每一段作者的叙述,揣摩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意图。比如开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总领下面早年凄惨生活的回顾,意图在于“诉悲情”,先使晋武帝陷入同情的氛围,引发恻隐之心。其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称赞晋武帝治国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激发晋武帝好感。接着“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阐述自己想奉诏而不能的两难,更增强了晋武帝的理解之情,减轻其狐疑之心。然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意思是既然圣朝倡导以孝道治天下,那我服侍祖母不能出仕就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一味拒绝不是良策,终归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李密提出“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即祖母归天后,报答陛下的日子长着呢。这样的推托之词就有情有义,有礼有节,使得冷酷残忍的晋武帝也无话可说。
三、突破引导难点,实现快速推进
遇到教学难点时,老师要想方设法为难点的突破搭建坡度,通过层层铺垫,使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疑难。比如教学《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该文很多句子充满思辨,艰深难懂。如不少同学对“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不太理解,他们认为自然界比苇草脆弱的东西很多,如朝生暮死的菌类等等,为什么苇草是“最脆弱”的呢?我这样引导学生,我说“花是香的”,对不对?大家都说“对”。我说:“然而有的花儿并不香,但是我们能不能否定‘花是香的这个命题呢?”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稍一讨论便会明白,“花是香的”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说的,是对的;而“有的花儿不香”是从微观的、个别的角度来说的,也没有错。既然如此,从宇宙宏观的无数自然生物来看,苇草当然是太渺小、脆弱了,所以,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这样通过巧妙的类比,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攻克了一个难点。
又如教学《故都的秋》,文中很多学生认为景物描写是“清”“静”“悲凉”的,所以作者的情感也应当是“悲凉”。因为向来“情”和“景”是交融的。我引导学生,“情”“景”是否交融,关键要品味语言,从语言品味中来体会情感,而不能固化地认为“情”“景”就一定交融。比如“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仔细揣摩,这个景物描写的长句很有意蕴:“脚踏上去”,真的对落蕊同情、伤感,还会“踏”上去吗,这岂不太残忍了?“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这说明作者是细细地听、细细地闻了,哪有觉得景物很“悲”,还要细细地“听”“闻”的?“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如此极易忽略的感觉都能捕捉到,其精神该是多么的集中!其心情该是多么的专注!作者显然是在细心地品味、感受着故都秋天的落蕊带给自己的那份非常细腻而独特的感觉。如此设身处地地想象、咀嚼,景物描写中透露出的作者情感就不是“悲凉”那样简单和标签化了。
四、突破兴趣难点,实现快乐学习
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才能充满生机,才能快捷高效。怎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竞争学习,通过课堂小组之间的评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多用多媒体展示进行教学,这样直观明了,自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尝试多采用情境教学法,激起学生主动投入的热情和努力探究的欲望。比如教学老舍的《想北平》,课前学生认为这篇课文就是表达了老舍对故乡的想念之情,语言朴实平淡,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分析的。我启发学生:本篇课文是老舍的名篇,老舍是“人民艺术家”,在语言表达方面造诣很深,本文可以说是老舍语言表达的典范,文中的很多句子看似可有可无的废话,但你删去后立即意蕴顿减,请同学们找一找看能找出多少,然后再说说老舍的语言成功在哪里。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很快有人找出“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其中“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貌似多余,但一旦删去就显示不出“韭菜的新鲜、自然”,显示不出“作者的自豪和喜爱”。又有同学找出“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其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本来都可以删去,但一旦删去就不能具体说明北平“复杂又有边际”的城市特点,写不出北平生活“动中有静、安适快乐”的特点。同学们越找越多,正是在不断的寻找中,大家既很快攻克了本文的学习难点,感到本文平淡中寓真情,朴实中含蕴味;同时也领略了老舍对事物特征刻画细腻传神的语言表达艺术。
[作者通联:寇勤堂,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杨帆,江苏灌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