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是一个假命题

2021-05-24 00:46杨建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诸葛亮

杨建平

摘 要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这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没有了一统中原的条件。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落入东吴手中。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两路合围的态势,已经没有了。刘备起兵伐吴,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几十万军队,死的死,降的降,包括五虎上将黄忠等众多将领献身沙场。从这一战开始,地域狭小的西蜀已经没有了可与中原曹魏抗衡的条件。同时,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蜀,后方稳定都是问题,哪还有一统中原的可能。因此,笔者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为了与李严争夺军权,也是为了远离朝廷是非之地,把持军政大权,以求自身安全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关键词 文本解读;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

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写得清清楚楚,要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笔者发现,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兴复汉室一统中原。也就是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六兴复汉室,完全是个假命题。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首要的原因是,当时的蜀汉政权已经没有了一统中原的条件。也许有读者会问,《隆中对》中不是早就规划好了的,循刘邦当年的策略,出汉中,取关中,一统中原吗?笔者要说的也是这个《隆中对》,《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是兵分两路,一路出汉中,取关中;一路出荆襄,直捣宛、洛。而诸葛亮北伐时,荆州早已落入东吴手中。一东一西,分进合击、两路合围的态势,已经没有了。又有人会说,联合东吴不就行了吗?历史一再证明,这样的想法太幼稚了点,只可想想而已。这是其一。再说,西蜀已经没有一统中原的条件的第二点。刘备起兵伐吴,被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只有托孤白帝城。这一战,几十万军队,死的死,降的降,包括五虎上将黄忠等众多将领献身沙场。这一战,对于初创的西蜀来讲,真是元气大伤。也就从这一战开始,地域狭小的西蜀已经没有了可与中原曹魏抗衡的条件。不要说是一统中原,就是勉强不被消灭,就已是难能可贵的了。而且,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蜀,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后方稳定都是问题,哪还有一统中原的可能。

或许有人说,没有一统中原的可能,那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六出祁山呢?我想说的还有几点。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而是为了与李严争夺军权。以前笔者也以为,刘备带领荆州军队夺取了刘璋的西川之地,地盘就是刘备的了。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刘璋在西川也就经营几十年,也有那么一大批的追随者,何况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势力。所以,刘备入川后,有三股政治势力,一是荆州集团,二是刘璋集团,三是地方集团。也许我们只知道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而没有注意托孤重臣李严。这个李严,正是西川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当时刘备临死时的安排是,李严掌握军权,诸葛亮掌握政权。后来,诸葛亮自领益州牧是夺取军权的第一步,南征孟獲是夺取军权的第二步棋,而北伐则是夺取军权的最终一步。也许我们还记得,因军粮迟到而被诸葛亮惩罚的将军苟安,后来投靠了魏国。这个苟安就是李严的人。很显然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是很深的。不然,一次惩罚何至于叛国投敌。李严也因这一事件被诸葛亮彻底边缘化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而是为了远离朝廷是非之地。刘备取得西川之后,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如对待伐吴问题,诸葛亮本来认为不妥,但没有像赵子龙那样诚恳地劝谏。只是感叹,如法正在或许可以劝得住刘备。还有对待魏延的问题。长沙一战,刘备得到一老一少两员大将。对待黄忠二人没有不同,但对待魏延,诸葛亮开始就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要杀了以绝后患。但刘备并不这样认为,而且在西川称帝后,封魏延为镇北将军、汉中太守,让五虎上将马超辅佐,可以想见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和器重。在刘备白帝托孤之时,诸葛亮最明白刘备的心思。刘备用地方集团的首领李严来制衡诸葛亮。但更令诸葛亮不安的是幼主刘禅。他深知从古及今,位高权重,大权独揽的大臣,功高震主,鲜有善终的。他自己的处境他最清楚,不能不防。刘备在日,尚且防他唯恐不周,何况刘禅。也许我们都记得,刘备刚去世,曹魏就大起五路兵马。刘禅亲自到诸葛亮府去看望他的相父。实际也是想看一下,诸葛亮是否趁机想玩什么花样。何况,朝中的刘璋集团和地方集团,何曾忘记反扑的夙愿。只要他诸葛亮,留在汉中,手握军权,让自己的心腹蒋琬和费祎作为眼线,刘禅的一举一动,其他势力的所作所为,都可以有自己掌控。鞠躬尽瘁,其实是事必躬亲,什么事都是自己过问自己操办,也是对别人的不放心对别人的不信任。要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诸葛亮怎能不累?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一统中原,而是为了把持军政大权,以求自身安全。有人说,司马懿明知诸葛亮唱的是空城计,而故意放诸葛亮一马。他知道,如果没有了诸葛亮这样的强劲对手,司马懿在当时的魏国就没有了价值,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对于诸葛亮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上方谷火烧司马父子一战就是见证。诸葛亮的军事部署每战都能思虑周全,甚至可谓巧妙至极、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而与司马父子一战,咋就留下不可饶恕的遗憾。诸葛亮后用天意如此,来解释天降大雨司马父子命不该绝。但每次读到这一节,我都会怀疑诸葛亮的说法。以他的精细,应该说各种可能都应有应对的策略。所以,有理由相信,司马父子逃过此劫,应该说是诸葛亮有心放司马父子一马,但也把这种可能交由上天,一试而已。咱们想想,如果没有一统中原,兴复汉室,这样一面大旗。诸葛亮就只有好好地当他的丞相,好好地治理国家,至于军队,他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没有军权,在那样三国鼎立的时代。对内有可能随时都有被对手置于死地的危险,尤其是前面提到诸葛亮功高震主,刘禅能否容忍他的存在,实在是个未知数,诸葛亮心里实在没底。在没有安全感、时刻有危险降临的情况下,诸葛亮极力要拿到军权也就可以理解了。别忘了,他要杀之而后快的大将魏延,此时已是汉中太守,手握重兵,真的让他寝食难安。而出兵北伐,汉中的军权也就理所当然地可以抓到他自己的手中。这样,诸葛亮在朝廷内外最大的威胁也就解除了。玩弄权术,不佩服诸葛亮不行。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兴复汉室、一统中原,还有一点就是以攻为守,延缓西蜀的灭亡。前面提到荆州被东吴吕蒙白衣奇袭夺占之后,版图大幅缩小,经济实力大大削弱。西川和荆州在军事上相互的策应也成为画饼。再加上刘备起兵伐吴大败而归。不仅兴复汉室、一统中原已是天方夜谭,就是保住仅有的西川之地也是难上加难。尽管蜀道艰难,但如采取守势,势必每个道口都要分兵把守,这对于当时的兵员较少的蜀军来讲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以攻为守,就大大提高主动性,可以让敌人疲于奔命。六出祁山就证明了这一点。蜀军会从那个点进攻,确实让魏军大伤脑筋。而姜维九伐中原最后采取的分兵策略,后被各个击破,也证明诸葛亮以攻为守策略的高明。以攻为守,延缓西蜀的灭亡,这是诸葛亮的既定策略。从一伐中原就可看出端倪,大将魏延曾提出,循秦岭而东,出子午谷,直取长安,关中可一战而定。出汉中,取关中,一统中原,这可是诸葛亮隆重对策提出的兴复汉室的路线图。魏延的策略是他镇守汉中多年的智慧结晶,可以说是很有见地的,至少是可以一试的策略,一下子就被彻底否决了。我们知道,“兵者,诡道也”,而他诸葛亮采用的所谓稳妥战略,就是告诉敌人,我在这里,你们来吧,这哪里是要扫平中原,兴复汉室。无非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军事才能,宣扬一下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兴复汉室、一统中原。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非为了兴复汉室、一统中原,还有一点就是诸葛亮有点心存侥幸成功的想法。应该说诸葛亮主政蜀汉的那个时代,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魏蜀两国的实力差距太悬殊了。早在刘备时期,蜀汉就失去了荆州这一翼,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击,分兵配合夺取中原战略失去了物质基础。但恢复中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首先,益州易守难攻,是个很好根据地,再加上诸葛亮治理有方,蜀汉内部相比曹魏和孙吴要稳定得多;可以说北伐的内部条件还是基本具备的,所缺的是外部条件,也就诸葛亮一生苦苦等待,但始终没有出现的“天下有变”,即曹魏政权内部出现大的混乱、政变、叛乱或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这种可能性在当时确实存在,在诸葛亮执政的那个时候,魏国的曹氏和司马氏之间为控制政权就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只是曹氏很快失败,没有引起大的混乱。

一句话,诸葛亮六出祁山、兴复汉室、一统中原,完全是一个假命题。

[作者通联:河南淮滨高中]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