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健雄,何 庆
(湖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始终坚持讲政治、育新人,保障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见效,为社会主义建设输入了大批英才,形成了中国特色、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育人道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效,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依然制约着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和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迫切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创新实践方法和实现路径,而红色旅游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实践教育途径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旅游在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目前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概念、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功能、红色旅游开发模式五个层面。红色旅游是以革命老区、遗迹、革命纪念物为吸引物,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革命精神的旅游方式,缅怀、参观、学习为目的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3]。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无形性、伴生性、连贯性和教育性等特点,是一种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为一体的主题性历史文化资源[4-6]。红色旅游功能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扶贫、环境、教育功能。经济上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多;扶贫上把当地优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手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使旅游地尽快脱贫;环境上优化当地生态用地结构、保持与目的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上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民众道德修养[7-9]。红色旅游开发模式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依据旅游资源的丰度和类型特点,主要有“联动开发”“社区参与”和“体验教育”三种开发模式,综合比较,体验教育是目前主要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10-11]。红色旅游市场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准确把握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旅游需求,实施政府主导、区域统筹、部门联动和企业参与的市场营销战略,综合使用网络营销、品牌营销、组合营销的营销方法,使红色旅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12-14]。
目前关于红色旅游教育效果的研究和文献近乎空白,本文从影响红色旅游校园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出发,避免传统思政研究纯理论阐述的不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教育效果做实证分析,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同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理论,结合红色旅游的特色和优势,厘清影响思政教育效果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以及从逻辑实证层面剖析诸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找出制约红色旅游思政教育效果的因素,为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活动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有效性是判断、检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基本依据,结果的有效性即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的积极属性[15]。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塑造和引导人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层次性:德行品格养成、政治价值认同、行动规范培养是一种认知、认同、自觉层层递进,不断深化的内化过程。受教育者从情感上主动接纳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产生强烈的思想政治教育归属感,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6]。思政教育效果总是伴随着目的而产生,发挥思政教育“价值诱导”功能,实现教育效果从情感认同向价值认同的转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价值相黏合,使社会成员理解、认同、接受,继而转化为社会共识和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的共同行为规范。红色旅游校园思政教育效果同样具有情感认同、价值导向、行为表现三个不同层次的功能[17-20]。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多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21]。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驱动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介体[22](P32)。孟志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五大要素[23]。同时还有学者提出六要素[24](P43)、七要素、八要素之说[25-26]。对已有研究梳理发现,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是众多学者普遍认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教育者作为“把关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仅掌握着教育传播的工具和手段,而且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取舍,其自身的权威性会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者威信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的对人态度、业务水平及表达能力,这三个方面与教育效果呈正相关关系[27]。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还要与接受主体需求相契合。高质量的教育内容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层次性[28],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合理,为受教育者乐于接受,从而对教育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否则,态度再诚恳的教育者、再科学的内容,也不会为受教育者接受,仍然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29]。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是教育环境的重大变化[30-33]。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 红色旅游教育者威信对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 红色旅游教育内容质量对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 红色旅游教育方法适应性对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 红色旅游教育环境有效性对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红色旅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34]。“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受教育者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与否[35]。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为主导力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政治修养和出色的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使用等。同时,教育者基于自身的表现,又直接制约着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鲁把教育者的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影响力概括为教育者的威信[36]。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教育者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是否接受、认同并践行教育内容。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受教育者对外部信息的接受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被受教育者接受、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点、思想理念,整个教育活动才算成功[37]。由此发现受教育者接受程度高低是校园思政教育的“试金石”,接受程度越高,教育效果越好。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5: 红色旅游教育者威信对受教育者接受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 红色旅游教育内容质量对受教育者接受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 受教育者接受度对教育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综上分析,建立理论模型图(图1)。
图1 理论模型图
2.1.1 量表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文章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受教育者接受度、教育方法适应性、教育环境有效性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影响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指标体系,并邀请旅游学院大一至大四每个年级各15名、共60名本科生进行了预调研,根据评价结果对问卷题项进行修改,从而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除人口统计学变量外,调查问卷的题项均采用Likert 7级量表,即“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
2.1.2 数据获取
文章依据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这一研究主题,选择湖南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取网上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16份,通过对问卷信息进行排查,剔除“未接受过红色资源教育”和存在明显问题的无效问卷,最终符合要求的有效问卷为301份,有效率为95.3%。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问卷数量分别为126份、120份、22份、33份,各占比41.86%、39.87%、7.31%、10.96%;同时,在所有被调查的有效问卷中,女生所填问卷数量共计233份,占比77.41%,男生所填问卷数量共计68份,占比22.59%。
2.2.1 信度分析
目前衡量信度的标准主要采用Cronbach’sα (最好大于0.7,不能低于0.5)或组合信度CR(最好大于0.6,不能低于0.5)。与经典理论下的Cronbach’sα相比,CR可以避免“平行测量”,并可以分出误差效应而显得更为准确和合理[26]。文章借助AMOS 23.0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红色旅游教育者威信、受教育者接受度、教育内容质量、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方法适应性、情感认同,价值导向,行为表现的组合信度CR分别为0.931、0.937、0.956、0.939、0.953、0.940、0.963、0.954,可以看出各变量的组合信度CR值均在0.9以上,明显大于0.6,说明问卷信度良好。
2.2.2 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收敛效度、区别效度、模型拟合优度对量表效度进行分析。收敛效度检验结果如下,题目信度均大于0.36,组合信度均大于 0.7,收敛效度均大于0.5,收敛效度检验良好。区别效度检验结果如下:将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开方后,与各构面的皮尔森相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除教育环境有效性0.891略小于个别构面的皮尔森相关外,其他构面均为前者大于后者,表明构面间的区别效度明显(表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模型要求的水平,(X2/df=2.083,RMSEA= 0.060,NFI=0.943,GFI=0.868,CFI=0.969,TLI=0.965,SRMR=0.032)
表1 区别效度检验结果
二阶模型为一阶模型的简化,目的在于简化结构方程模型。二阶构面为一阶构面的共同因素,需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一阶构面,一阶构面之间需要有中度以上相关。如图2所示,各构面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表明构面之间有中度以上相关。在二阶模型有4个一阶因子以上时,二阶模型配适度一定比一阶模型差,卡方值必大于一阶因子有相关卡方值。如图3所示,教育效果一阶因子为三个,恰好辨识,一阶和二阶模型配适度相同,教育效果目标系数=一阶卡方值/二阶卡方值=1。表明二阶模型完全可以取代一阶模型。如表2所示,教育效果二阶测量模型拟合良好(X2/df=3.023,SRMR=0.017,CFI=0.984,NFI=0.976,RMSEA=0.082),3个一阶因子的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8,CR值为0.947,AVE为0.856,表明教育效果三维度结构良好。
图2 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图3 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
表2 教育效果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检验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如表3所示,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对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教育者威信:β=0.026,p>0.01;教育内容质量:β=-0.154,p>0.01),说明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对教育效果没有直接影响,拒绝路径H1、H2。主要在于目前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度不够,更多的关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学科,即使教育者拥有丰富的知识、清晰的表达能力、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依然难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接收更多的是耳濡目染、主动接受的方式,强制的输入会造成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抵触,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受教育者接受度、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方法适应性对教育效果的路径系数显著(受教育者接受度:β=0.196,p<0.01;教育环境有效性:β=0.480,p<0.001;教育方法适应性:β=0.445,p<0.001),T值均大于1.96,说明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方法适应性、受教育者接受度对教育效果有积极影响,支持路径H3、H4、H7。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对 受教育者接受度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教育者威信:β=0.265,p<0.001;教育内容质量:β=0.660,p<0.001),T值均大于1.96,说明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对受教育者接受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支持路径H5、H6。由此说明,红色旅游教育者威信、教育内容质量对受教育者接受度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教育效果没有直接影响,它们通过受教育者接受度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方法适应性对教育效果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表3 路径系数及相关假设
基于实证结果,同时针对当前校园思政教育面临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社会实践欠缺及师资队伍薄弱、校园思政教育氛围缺乏等问题,本文结合红色旅游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从完善素质教育教学大纲、创新校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打造红色旅游教育体验第二课堂等三个方面提出改善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提升路径。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契合的红色教育形式,通过制定红色旅游教育教学大纲,完善校园教育教学体系,用红色革命文化加强学生的德育品质建设。把红色旅游文化纳入素质教育教学大纲不能够仅仅停留语言层面,具体措施应集中贯彻到以下三个方向。一是学校可以举办红色专题讲座论坛。邀请革命前辈及亲属参与红色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聆听他们口述亲身经历、宣传红色革命文化。二是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不定期聘请旅行社或红色旅游景区讲解员来校授课,积极与学生沟通,用红色文化的趣味性、故事性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推动红色旅游实践课堂成为文旅融合的载体。三是共建文旅融合新范式。举办高校联合活动,开展红色文艺益智活动、共赏红色经典文艺影视电影、展览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和专题书画作品,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教育熏陶。
红色旅游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化的新探索和有效延伸,它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情景等完美的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红色旅游的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使其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体和有益补充[38]。创新校园思政教育途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储备思政教育人才,探索特色教育体系。储备一支红色旅游教育师资队伍,依据学生成长阶段针对性的实施模块化教学,形成优质特色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师把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二,革新思政理论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一方面将红色文化纳入思政理论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和授课形式,采用感化教育方法,由教师宏观把控课堂,以学生为主导,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接受。另一方面将枯燥的革命史料和政治理论利用现代传媒影像技术鲜活展现,增强学生对红色旅游教育的代入感。三,营造潜移默化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校园始终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区域,也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场所,它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校园网站和贴吧展示红色旅游文化能更好地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青年学生对于红色旅游的关注度,让他们成为校园红色文化的传声筒。
校园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平台,学校应与社会各方主体进行长期合作交流,要共同打造红色教育体验第二课堂,探索红色研学旅行共建模式,把红色教育贯穿于实践环节。一方面,增加红色旅游教育体验,优化德育培养方案。教师作为引导者依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遵循教书育人和思政教育工作规律,优化德育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老区。学生利用景区实践学习的机会,可以实地考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地考察融会贯通,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主动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宣讲红色旅游文化,增加红色旅游教育体验。另一方面,团结社会各主体的力量,在社会效益取得的前提下,培育利益共同体,才能让各方主体齐心协力。针对高校实习、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旅游企业共同推出红色旅游主题教育活动,发挥学生在红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创新红色教育传承新模式,使红色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