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2021-05-24 22:55:58蒲风桦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

蒲风桦

【摘    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初中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契机,教师要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创新的学习精神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个性品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35

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在学习中不畏困难,脚踏实地,端正态度,奋发向上,才可能取得较大的成功。相反,一个人基础再好,智商再高,如果他在学习中不能吃苦,不能创新,他将难以更好的发展。因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1.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事例联系起来。如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与购物中的分期付款方式联系;讲排列组合时,联系电话号码升位,体育比赛场数设置;讲函数最值,联系生产中如何降低成本,节省资源,等等。

2.用教学趣闻及科学家的故事吸引学生。讲黄金分割时,可介绍古希腊女神像从五官到人体的各部分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律;演员演出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视觉效果最佳。讲平面几何时,可介绍几何的产生是为了生产的需要:400多年前,古埃及尼罗河水经常泛滥,冲毁土地边界,为了生产需要,人们总结了测量田地的知识,日积月累,逐渐使之充实和丰富起来。另外,结合教材,精选科学家们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3.挖掘、展现数学中美的因素,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数学理论虽然抽象,但不乏美的存在,如数学符号的简洁美;二次曲线的统一美;对称图形的对称美;逻辑演绎的奇异美等。

4.进行适时的测试,发挥讲评的作用。讲评时,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如果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二、遵循心理规律,培养顽强的学习毅力

毅力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学好数学,为学好其他学科、将来继续深造或参加工农业实践、科学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心理学认为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产生实现目的的愿望,愿望的出现推动行动的实施。在行动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帮助,因势利导。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精心组织,细致讲解,耐心启发,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克制力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毅力。同时,自信心是行动实施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每一点进步予以表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創造自我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另外,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解答一些有一定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同时,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以科学家、发明家或学生熟知的其他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勇往直前,顽强刻苦的学习毅力。

三、强化态度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是彻底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克服主观臆测,杜绝教学的随意性,要用科学的、严谨的教学态度对待教学的每个环节。同时,当被学生的提问难住时,不要不懂装懂,搪塞应付,最好如实相告,待查阅资料彻底搞懂后再告之。

2.鼓励学生多提问。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要如实地提出来,不要胆怯。

3.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严格考试纪律,杜绝作弊现象。

4.借助直观教具、教学实验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发挥引导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了解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发现疑问,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课堂上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养成逐字逐句质疑的习惯;通过阶段性的验,督促学生“知新还要温故”,培养他们复习的习惯,等等。

五、开发创新契机,培养创新的学习精神

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思想,努力开发创新时机,鼓励、提倡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具体做法是:

1.精心备课,巧设疑问,启发学生多角度地回答问题。

2.组织讨论,各抒己见。通过小组讨论,班集体讨论,开发思维,不拘一格。

3.解决疑难,点拨指导。对解决疑难问题时,学生的奇思妙想要多加鼓励,发现创意及时启发点拨。

4.一题多解,挑战权威。对一些灵活的、有一定难度的题力求多渠道、多角度的解题方法;对一些有争议的题,要敢于打破常规,向权威挑战。

总之,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得到的,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大胆尝试,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35:15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