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梅 胡曼
【摘 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育人导向作为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劳动教育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劳动教育 青年 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27
一、分析现状,扭转对劳动教育的偏差
(一)公众层面
公众对高校劳动教育关注不足。首先体现在劳动观的偏差上,认为只有低学历层次的人需要劳动,实际上将劳动“窄化”为体力劳动,容易助长轻视普通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心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迷失。
(二)学生层面
“一人独宅、两眼惺忪、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谷不分”、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劳动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被淡化和忽视。
二、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引领
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原理“劳动可以创造财富,是财富的源泉,亦是幸福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劳动。
(二)夯实劳动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
古有开挖运河、兴修水利、修建名胜等丰功伟绩,践行了中华民族的劳动观,为新时代、新青年的劳动育人工程开垦了肥沃的历史文化土壤。
(三)新时代开启“五育”教育模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劳动和劳动教育推向了新高度,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教育体系。
三、多措并举,加快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为加快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我们立足“12345”模式,多措并举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即打造“一支队伍”、明确“两种基本形式”、聚焦“三支力量”、坚持“四个融入”、构建“五个深度互嵌”。
(一)打造“一支队伍”
培养和打造一支崇尚劳动、勤勉劳动的学生工作队伍。劳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躬身亲为,打持久战的过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身体力行所形成的榜样力量,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明确“两种基本形式”
1.“基础形态”的劳动教育形式。年长一代鼓励年轻一代踊跃参加各种生产劳动,向他们传递相关劳动技能、方法、价值观念等。如我们学校开展的“教室卫生评比活动”、“爱国卫生运动”活动等基础形态的劳动教育让学生把劳动素养转化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基于科学”的劳动教育形式。学校劳动教育除为学生提供“基础形态”的勞动教育外,还可以尝试将一些蕴含科学精神与知识,且经过精心设计的劳动提供给学生。通过观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成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劳动和知识所带来的价值。
(三)聚焦“三支力量”
1.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锚地。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导者,如学生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家务、干一些农活,走进田间劳作。
2.学校是劳动教育的操练场。课程和实践是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课程方面如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施工等多门课程都是在实践工地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中融入劳动教育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为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劳动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育人工程,不是简单地强调学生去执行一些体力劳动,而是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抗疫期间开展劳动教育正当时,在疫情防控中那些冲在一线的“逆行者”就是践行了“劳动最崇高”的理念。如我校被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报道的“主动请缨,‘逆行’援建洛阳版‘小汤山’医院的任林涛同学”等一些敢为人先冲锋在家乡、社区、街道等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五百多名“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他们在社会主战场上接受劳动锻炼、磨炼品德意志,面对重大疫情,他们主动奉献。
(四)坚持“四个融入”
1.坚持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将劳动教育融入辅导员日常工作。通过多次召开“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对劳动教育进行专题教育,让其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此外,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师教学工作,利用校内外课程实践、形势报告等隐性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劳动观念和获得劳动技能。
2.坚持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通过邀请历届典型毕业生为学生作报告,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通过观看全国道德劳动模范的优秀事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大赛评比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奋斗出幸福的生活”这一真理。
3.坚持劳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1)校内劳动岗位自治。除参加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打扫图书馆、整理图书、清理窗户和风扇灰尘等劳动等实践活动,特成立“园林守护”“实训测量”等小组,让学生融入其中,感悟劳动累并快乐的真谛。
(2)校外劳动实践探索。为学生们提供校外劳动实践平台,高校应与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程的时间,走进实践基地。如我们一直开展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劳动教育正当时,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坚持劳动教育融入特色活动。我们学校坚持开展“雷锋月”“植树节”“明德修身月”“五一劳动节”“科技文化节”等一些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奋斗意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五)构建“五个深度互嵌”
为打通劳动育人“最后一公里”,我们探索构建了“五个深度互嵌”的劳动教育工作体系。
1.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互嵌。将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从主题班会、植树节等多维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将亲身劳动实践感悟与劳动教育认知体系中的“一种精神、两种态度、三种行为、四种观念”落实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2.将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互嵌。落实劳动教育需要依托课程,将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2019版的《德智美体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打造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好劳动育人载体。
3.将劳动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互嵌。积极引导教师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并将其贯穿于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及职业技术等级评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例如,我校学工队伍为工作十年以上的人员授予“商工脊梁”荣誉称号,“感动工学院年度人物”评选工作。比如被中国青年网、河南省教育厅全文报道的我校辅导员高峰老師“云接单”为学生晒被子的小举动,就是辅导员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最充分的展现。
4.将劳动教育与全方位实践育人深度互嵌。挖掘校内外各类平台,充分构建学生受雇式、体验式的全方位劳动育人体系。疫情期间,我们把疫情危机转化为劳动教育契机,让部分返校的学生给未返校的学生整理并邮寄书本等东西,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责任、奉献意识。
5.将劳动教育与考核激励机制深度互嵌。为了激发学生劳动的自觉性,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不断优化劳动育人方案,并将课外劳动实践分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彰显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立足“12345”劳动育人模式,我院全体学生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结语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新时代应坚持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主动参与劳动之过程,感悟劳动之魅力,进而珍惜劳动之成果、坚持诚实劳动、理解劳动价值的重要意义,以劳动实践作为个人成长路上的主修课,以劳动之魂磨练个人意志,努力让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优秀的接班人。【课题项目:本文是商丘工学院2021年学生工作“一院一品”精品项目《立足“12345”模式,让劳动教育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鲜亮底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JPXM02】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10):7-11.
[2]袁超.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I].智库时代,2019(26):122-123.
[3]刘向兵,李珂.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J].教学与研究,2017,000(004):83-89.
[4]徐溪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