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

2021-05-23 18:01吴梦寒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吴梦寒

【摘要】计算教学是我国小学数学基础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各项核心能力的同步性发展。为了开展面对小学生的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计算知识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元素,强化小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知识掌握熟练度;同时开展多样化的计算训练形式,针对性地计算训练内容。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增强教师教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传授小学生知识应用技巧,加强学生对于统计算理的理解程度、掌握水平,继而实现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计算教学;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流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指某一项能力的培养,而是在小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计算课程开展期间,需要结合学生本身的各方面能力,在促进学生产生对计算积极性同时,深化学生计算知识连接,让课程知识深于学生思维之中。由于计算知识学习中蕴含大量學生无法理解的抽象理论内容,为此需开展数学课程核心素养计算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容,快速解答出正确的问题计算结果。

一、联系小学生日常,增强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生个人计算能力的提升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小学生在对数学概念、运算性质以及运算法则开展课程知识学习期间,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计算发展学习,为了深化学生计算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可存在揠苗助长心态,将深化学生计算知识掌握水平成为计算教学突破口。如小学教师在开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继而开展相应的训练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利用知识解决课程问题。此外在进行“余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分苹果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是如何产生,让学生在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数学知识理论概念,强化小学生的余数计算水平。如教师针对低年级计算课程,在开展分苹果式数学计算教学活动,而教师则需要从学生特征出发合理设计课堂方案,灵活应用教学工具。

二、结合技能活动,强化小学生计算能力水平

口算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计算原理。计算课堂教学训练活动开展时,教师可开展学生互相提问、口算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强化个人口算能力水平的前提下,也能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外出活动。如在外出购物时,以口算方法帮助他人计算购买金额,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此外开展小学生口算训练活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引导在口算训练中不断说算理,加强小学生的口算技能水平。开展“进位加法”教学期间,可让学生说出“28+7=?”的算理,先算“8+7=15”,再算“20+15=35”,让学生自己说出口算思路,实现对学生再一次的思维训练工作。

三、深化数学计算练习内容针对性,多样化数学计算练习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可设计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小学生参与计算练习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教师所设计的数学练习题内容需要针对数学课程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内容,让小学生在练习过程能够有所收获。“小数除法”教学期间,小学数学教师可开展以除数小数位数为基础,移动小数点定位练习活动,对小学生开展专项练习工作。同时也可将小学生练习中容易出错的练习题进行对比练习,让小学生在对比练习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计算水平。“分数四则运算”教学时,针对小学生计算过程正确,但是计算结果错误的问题。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约分、通分等基本技能掌握水平相对较低,为此在练习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方面加强训练。此外在计算练习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性知识,让其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开展计算工作,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个人计算能力水平。

四、加强计算课堂实施科研活动力度,增强教师教学素养

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为课堂教学,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各个阶段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深度钻研数学教材,积极开展计算实验工作,加强数学教师对于数学计算教学工作的认识了解水平。在对相关学术资料、实践活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理论、措施等,最终架构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课堂讲授模式、流程,继而增强教师素养的同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架构学习交流渠道,引导学生加强对计算技巧的深度理解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运算效率,需要引导小学生全面总结计算技巧,继而发现计算难题中隐藏的解决条件。数学计算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础为学生需要充分理解算理,而造成学生计算错误发生的重要因素为学生未能充分理解算理,为此在小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算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充分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各方面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学生智力提升和思维发展。同时,在计算教学中,教师需要架构起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渠道,正确获取学生个人对这一学科产生的学习诉求,总结其个人特点才能推动其掌握计算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计算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借助科学性、合理性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产生热情之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知识,运用计算技巧,从而推动学生实现个人的全面性发展。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4846)】

【参考文献】

[1]许明亚.精设“陷阱” “诱”出精彩——小学低段数学计算教学中“陷阱”练习设计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1(06):32-33.

[2]黄黎鑫.揭开“计算”真面目——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32.

[3]王凤金.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有效结合[J].天津教育,2020(34):87-88.

[4]毛建兴.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88-289.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