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清哲
摘要:分析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策略,首先分析人文素养包括语言能力、三观与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其次分析通过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拓展延伸语文教材知识四种融入途径,将人文素养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以此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9-0008
前言: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融入人文素养,能够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从语文知识、文章之中,去挖掘文本的内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从而促使学生被优秀文学作品中的高尚思想、积极情感熏陶、感染,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1.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想要有效地融合人文素养,就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所以教师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人文情境,去进一步体验语文的魅力,同时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与主旨,感悟其思想情感[5]。这样一来,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弥补及优化,又能真正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人地位,最终将学生以往的单一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促使学生逐渐热爱上学习语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能力,而此时教师为学生引入人文素养的内容,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意识,最终确保语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在人教版的《苏州园林》这一课中,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了解苏州园林的相关艺术成就,学会阅读说明文并体会其准确性的语言特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较为真实的苏州园林游览情境,利用多媒体设备去展现其美景,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游览苏州园林,帮助学生对苏州园林形成初步的感知,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品位。接下来,语文教师为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相关背景知识,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去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感,从而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教师想要更好的为学生融入人文素养,就可以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热情,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的参与度,以便学生在小组内能够积极地交流,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加以指导[6]。同时学生在小组内通过集思广益及辩论等语言、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去汲取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我,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促使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提升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比如,人教版的《纪念白求恩》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阅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内涵,理清课文的主要情节,赏析白求恩这一人物形象,并且组内尝试用一句话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学生在组内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过程,既能让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白求恩身上的共产主义精神。这有利于学生受其感染,学习其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同时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3.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
由于语文教材中包含的知识、文章较多,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加之每一篇文章都是专家精心挑选、审核与编撰的,其阅读价值较高。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就需要对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加以深入的挖掘, 以此来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其人文素养得以有效的培养[7]。首先,语文教师要明确人文素养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去自觉地汲取其中的正能量,以便学生逐渐建立正确的三观、道德观,更利于其今后积极向上地学习、生活。其次,语文教师要将人文素养与语文知识充分融合,为学生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从而进一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与品质,最终促使教师实现人文素养的融入教学目的。
比如,人教版的《老王》一课,需要学生理解文中的内涵,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的珍贵情谊。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读、品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去尝试揣摩人物的内心,能够感悟到“老王”身上所闪耀出的人性美,促使学生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以便学生获得熏陶与感染,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思想。
4.拓展延伸語文教材知识
语文作为学生初中阶段必备学习的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融入人文素养,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与拓展,以便学生既能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对所学知识加以补充,还能在生活中领悟到相关的人文内容,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这对学生的三观建立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实现其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比如,人教版的《背景》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品味文章之中, 去感悟文中深厚的父爱[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生活,结合生活体验,去畅谈对父爱的感受,能够通过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看到父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并且借助课文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理解成长,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进一步领悟成长的真谛。
二、总结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与品质,以此来提升学生个人的素质,为学生的身心全面成长奠定基础。通过语文教师将人文素养与语文知识充分融合,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内涵的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地汲取正能量的思想,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能够养成良好的人格与行为意识,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农碧江.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4):22.
2李淑英.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5):284.
3冯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思考[J].神州印象 , 2018(1):18.
4魯会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8.
5苏石.关于提升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9(25).
6毕丽丽,刘后苏,彭叶萍,等.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A ].中 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C ] ,2018.
7杨扬.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幸福生活指南 ,2019(5):1.
8胡胜.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人文教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8(32):52-53.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3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