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宫炎片和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研究

2021-05-21 06:32高会影赵艳玲陈丽丽苏立果佳焦伟
河北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宫颈炎壳聚糖病原体

高会影 赵艳玲 陈丽丽 苏立 果佳 焦伟

慢性宫颈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的下生殖道炎症疾病,以育龄期女性较为多见,对宫颈有明显损伤,长期发展炎症可逆行至盆腔,引起盆腔炎症,甚至可诱发宫颈癌,尤其是宫颈炎症反复发作的患者宫颈癌患病几率将大大增加,严重威胁患者健康[1]。针对宫颈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病变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宫颈癌。目前,临床对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较多,传统物理治疗使用微波治疗,利用微波产生的热能破坏病变宫颈上皮细胞,但弊端也很明显,容易发生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问题,增加了再次感染几率,且愈合后宫颈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引发不孕[2]。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是临床常用的抗宫颈炎药物,其可借助壳聚糖和壳碘的作用,在创面形成覆盖物,提供良好的创面愈合环境,帮助创面愈合,抑制不良感染,临床上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3]。抗宫炎片属于中成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功效,临床也取得了可靠的治疗效果[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慢性宫颈炎应用抗宫炎片以及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的有效性,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7例,年龄21~58岁;体重61~80 kg;病程3个月~5年。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治疗组(n=69)。治疗组69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6.2±7.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1±1.0)年;体重61~78 kg,平均(69.7±4.5)kg;对照组68例中,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6.2±7.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4±1.2)年;体重61~78 kg,平均(70.1±4.8)kg。2组年龄、体重、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患者满足第9版《妇产科学》[5]中关于慢性宫颈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满足上述相关诊断指标;②患者出现下腹坠胀痛、腰骸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③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为Ⅰ~Ⅱ级,没有假丝酵母菌或滴虫感染;④患者宫颈学细胞检查未发现癌变或上皮内病变;⑤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强;⑥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已知情,且签署入组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伴随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等急性炎症;②患者伴随宫颈上皮内瘤或宫颈癌;③患者伴随脑、心、肾、肺、肝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④患者研究过程中退出本研究;⑤患者为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⑥患者对次本研究所采用的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生产厂家:浙江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医护人员将阴道分泌物擦拭完后,敷贴于宫颈和宫颈管表面,上药之后放置1只带线纱球,患者24 h之后自行将其从阴道抽出,隔4 d放置1粒,来月经期间停用[6]。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宫炎片(生产厂家: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3次/d,6片/次[7]。2组患者1个疗程均为1个月,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4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宫颈外口及表面光滑,均由鳞状上皮覆盖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宫颈外口及表面糜烂面积明显减小,深度明显变浅为有效;患者宫颈糜烂的面积、深度以及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8]。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病原体转阴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病原体检测为阴性;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且病原体检测为阴性;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但病原体检测为阳性;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且病原体检测为阳性[9]。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数×100%。

1.6 观察指标 (1)观察并对比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炎性因子使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采用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2)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pitzer指数进行评价,内容主要包含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情况等5项指标,每项2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10]。(3)观察并对比2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头晕、便秘、胃肠道不适、阴道出血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病原体转阴疗效比较 治疗组病原体转阴疗效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2。

表2 2组病原体转阴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IL-6、hs-CRP、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pitzer指数比较 2组治疗前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等Spitzer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等Spitze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pitzer指数比较 分,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头晕、便秘、胃肠道不适、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在临床以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导致的非淋菌性宫颈炎为主,这类病原体对宫颈柱状上皮细胞亲和力较强,可在宫颈柱状上皮内生长繁殖,破坏宫颈正常的细胞,造成宫颈炎性改变[11]。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使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临床抗生素耐药性严重,且门诊通常采用经验性抗生素用药,而非根据药敏试验用药,导致抗菌治疗的整体疗效一般[12]。部分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后虽然病原体转阴,但宫颈糜烂面不能及时修复,仍伴随阴道分泌物异常、宫颈接触性出血等症状,导致出现持续的宫颈炎性症状,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临床研究证实,多西环素治疗慢性宫颈炎后,仅有47.62%(70/147)的患者病原体检测呈阴性,且仍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隐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或接触性阴道出血等症状[14]。碘甘油、聚甲酚磺醛溶液、保妇康栓等等药物也是本病常用的治疗药物,以及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手段,虽有一定抗炎、促进宫颈上皮细胞修复的作用,但缺点仍很明显,此类药物在上药后可发生溢出或移位脱落,而物理治疗可发生阴道出血、排液等问题,总体疗效不能令人满意[15,16]。因此,单纯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不佳,需要用药既消除病原体,又能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是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纳米碘)合成,具有广谱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发挥较强抑菌效果[17]。其药理特点如下:(1)壳聚糖能刺激巨噬细胞,使淋巴因子的释放增多,达到调节免疫作用。(2)对支原体、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病原体所致的慢性宫颈炎有确切疗效,并且可激活修复细胞,促进宫颈上皮发修复,加快创面愈合[18]。(3)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属于新型生物材料,对创面无毒、无刺激,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和耐药性。(4)由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片采用独特的凸型形,一半嵌入宫颈颈管内,一半吸附在宫颈面上,遇到液体后可快速、充分的软化,紧贴宫颈及宫颈管处、移形带区,达到充分接触宫颈颈管的作用,全面对抗宫颈炎症,提高对宫颈炎治疗效果,完全避免了普通栓剂和片剂可致的药物外溢或移位脱落,从而确保了疗效[19,20]。

抗宫炎片是一种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广东紫珠干浸膏、益母草干浸膏、乌药干浸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化瘀止带等功效,对于湿热下注、赤白带等引起的慢性宫颈炎有良好治疗效果[21]。临床研究显示,抗宫炎片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阴道排液时间和排液量,对于宫颈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并能清洁阴道,改善阴道内环境,增强生殖系统的抗病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安全性[22]。

hs-CRP、TNF-α、IL-6均是反映机体发生炎症时的敏感性指标。hs-CRP在机体出现急性炎症及急性损伤的状态下将明显升高,与炎性反应程度呈正比。TNF-α为促炎细胞因子,在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可刺激其他炎性因子的分泌和释放,参与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水平越高则炎症越严重[23]。IL-6也是促炎性因子,可参与炎症反应,水平越高,炎症越严重[2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组病原体转阴疗效为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治疗后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感受、家庭支持、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和健康感受等Spitze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晕、便秘、胃肠道不适、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充分证明抗宫炎片联合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慢性宫颈炎能协同增效,既提高了抗炎、修复宫颈黏膜的效果,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生活质量,易于被患者接受[25]。

综上所述,慢性宫颈炎应用抗宫炎片以及壳聚糖宫颈炎菌膜治疗的有效性确切,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宫颈炎壳聚糖病原体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有机酸溶剂体系中壳聚糖膜性能的研究进展
得宫颈炎了怎么办?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宫颈炎的日常家庭护理须知!
壳聚糖交联改性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宫颈炎危害,如何治疗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