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庆
□淮河文化论坛 主持人:吴海涛教授
清代淮河中游卫所地理沿革——以明中都故城及长淮卫为中心
王大庆
(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会 上海铁路局大机段,安徽 蚌埠 233000)
淮河中游地区卫所自明代以来契合人文地理环境,中都城墙主体及卫所营建分布区位彰显明文化设计理念特征。清初,明中都故城及八卫一所框架形态依旧,以凤阳府城为中心,卫所呈点线面地理布局形态结构。皖北卫所历经顺治朝以来并卫,除颍川卫和颍上守御千户所归并于州县,包括八卫一所在内,各卫所都以卫并卫形式完成。长淮卫微观地理空间的变迁,卫城防洪、漕运,卫地和水利兴修皆与时政及沿河环境背景相关联。清初卫所是具有政区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至乾隆十五年之后,淮河中游卫所已演变成以长淮卫为中心的漕运组织地理建制单位。
清代;淮河中游;并卫;卫所漕运地理
近年来,随着明清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入,对明清卫所地理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研究如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1]、李巨澜《略论明清时期卫所漕运》[2]、王涛《清代东南四省卫所地理研究》[3]等相继发表。然对区域卫所地理如淮河中游地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尤其是有关该地区卫所的特异性研究更为鲜见。本文基于明中都八卫一所及皖北卫所,试图对其后清代淮河中游卫所地理沿革及其特异性进行研究,以求教于学界。
明中都城的营造与凤阳周边山水相接,成为明代淮河中游地区规模空前的地理形胜。明清皖北行政辖区地理包括分布于治地重镇的卫所,但鉴于地理位置、卫所规模及政权统治等方面原因,淮河中游及皖北所在卫所至清代无一发展为州县,且多被取而代之。明至清初皖北卫所行政辖地单位大多与府州县同治,且以拥有军屯或卫所城池周围部分土地为主,管辖一定数量的军户,承担军役。卫所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一文认为,明代卫所在清代延续到雍正初年才大体完成了并入行政体系的改革,卫所作为地理单位自明后期到清中期逐渐改设为州县或并入州县,涉及管理体制、土地、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等一系列问题。皖北涡河沿岸武平卫始建于洪武元年(1368),“在亳州城内稍北,旧为熊韬卫,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建”(1)。其调亳州守御之时,“指挥同知方海创建,改武平卫,仍属河南都司,永乐七年改直隶”(2)。颍河沿岸之颍州,洪武元年十一月,“置颍州卫,卫指挥佥事李胜守之……遂命胜筑城立卫”(3)。其“又以地交南北,故置颍川卫于州城,而以兵籍属之河南焉,所谓犬牙相制是也”(4)。颍川卫,“属河南都司,隶中军都督,置指挥使二员,指挥同知五员,指挥佥事六员,经历、知事各一员,镇抚司三员,千户所五员,曰左右中前后,百户五十员,制皆世官袭职,凡管理卫事曰军政掌印,屯田曰军政佥书,不论指挥使、同知、佥事,每五年抚按会同三司考选,其才者充之”。据成化《中都志》记载,颍上县守御千户所“在县治西颍阳门外,洪武元年千户孙继达开设……隶河南都司”。而在皖北宿州城西,洪武十年(1377)五月,“置宿州守御千户所,以凤阳卫官军往实之”(5)。永乐七年(1409)五月,“升宿州千户所为宿州卫……调汝宁所余官军益宿州”(6)。卫所对地方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其对所在府州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至明亡,皖北卫所仍然是类同州县的地理单位这一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但所的规制相对于卫较小。至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裁颍川卫,归州。颍上县经制设把总一员,顺治十五年裁颍上所,归县,驻扎城内,外委把总一员,驻防八里垛,属寿州营。亳州原设专营守备一员,康熙十八年(1679)裁扣停运,武平卫归州。雍正七年,添设千总一员,分防白龙王庙汛,雍正八年(1730)改设都司一员,分防颍州汛。嘉靖《宿州志》记有相关宿州卫兵志、卫兵、屯田、民兵等内容,“朝内而京畿外而郡县皆建卫设所,联之以官军,养之以屯田而又患其不足也,乃益之以民兵,此盖籍之州县即寓兵于农之意,故悉录之以备兵志”(7)。宿州卫在洪武初为宿州守御千户所, 至永乐年间调河南汝宁府卫四千户所合为左右前后五所,置镇抚、经历二司,直隶南京中军都督府,官凡八十七员。卫有指挥便、同知、佥事,镇抚所有正副千户、百户,镇抚官皆世袭,各无定员。
卫所地处交通要道,有水路和陆路优势,是明代皖北军事组织的基本单位。从地理位置上看,皖北卫所处于人口密集的州县之中,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屯地和人口并同州县辖地犬牙交错。宿州卫屯田“夏秋地凡一千七百七十四顷六十九亩一分七厘,除正军公差支月粮外,岁纳余粮子粒一万七千六百一十石六斗七升一合。夏税小麦,八千八百八十七石七升九合,秋粮黑豆,八千七百二十三石五斗三升二合”。对于从纳粮数量比较而言,卫军看似“较诸民赋固云重”情况,但据康熙《宿州志》本按:“例每军屯地六十亩,岁约余粮六石,较诸民赋固云重矣,然皆运赴本州际留仓以充军饷,无有起运之费,且宿地广饶,自六十亩之外悉多余地,共罢占隐没者一军无虑数顷,而军存地去者,由其鬻价以自费也,使清理得出何患乎地寡而不均哉。要之惟在司屯者得人而任之,则屯政斯举岁饷可足矣。”(8)据弘治《宿州志》本记,弘治年间(1488—1505)宿州卫署位于州治东南,东抵五厅公廨,西抵察院,南抵官街,北抵市居,周围计二百一十六步。经历司,在卫正厅东北。镇抚司,在卫东,基址东抵民居,西抵五所界,南扺官街,北抵军民房,周围计一百四十四步,正厅……。至嘉靖时期,宿州卫署在州治东南,“永乐七年(1409)开设,正厅三间,穿堂三间,两廊,为六曹所居,在正厅前东西各十间,东西库,一在穿堂东,一在穿堂西,各三间。军械库三间,在正厅西北,仪门三间,左右小门各一间”(9)。
清初,皖北各卫所规制发生明显变化。康熙《宿州志》本兵制记,宿州卫,“革去卫所官,初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专司运漕粮”,“原亳州武平卫归并宿州卫,额设领运千总二员,监帮一员……亳州漕船四十七支,旗丁四十七名,每年轮减漕船一支,现运旗船四十六支”。并加按宿州卫与亳州武平卫之关系,“明季时归并亳州,名曰武平卫,复于康熙十六年奉文裁革,将武平卫归并本卫管辖,名曰宿州卫”。对于裁革宿州卫之后,其建置转换情况,康熙五十七年(1718)版《宿州志》建置又记,“营署,国家裁并卫所,设立营制,以保障一方”。宿州营,“以城内旧公馆为署”(10)。
相关清初皖北卫所遭裁革利弊,乾隆《阜阳县志》记载道:“军卫之设始行亦以地为南北要冲,藉之消萌杜也,而其后纪律稍驰,卒伍渐废,地则多寡不均,人则劳逸各异……裁卫归州,其亦势有必至乎。”(11)在颍上县,时人记废所存考,“守御所厅,在城隍庙西,右镇抚厅,军器库,左吏目厅、旗纛庙,大门内西有狱神庙……皆废”(12)。
作为明初中国都城筑建史的杰作,中都城墙与守护卫所配置错落有致,中都城城池军事守护防御尤以为重。八卫一所的空间分布格局,注重卫所卫址分布及空间形态,充分发挥其因地设防与防御功能的重要作用。明中都城墙筑建的主要建材是城砖,由各卫所军工烧制的城砖砖文,对于了解卫所在筑城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城砖来源及信息提供了实物佐证。明中都卫军的首要任务即是于教场操习,以保障把守城池。洪武二年(1369)置中都留守司,治中都凤阳府。明洪武十四年九月,以“驸马都尉正留守黄琛开设,辖八卫一千户所”。洪武七年(1374)置凤阳卫于中都,据王剑英《明中都》相关研究,中都各卫所设置和布局规划宏大,规模完整有序。洪武十一年(1378)置凤阳中卫于中都西城西,在中都城南左甲第门内,把守洪武门和南左甲第门。同年,置凤阳右卫于中都西城西,在中都城洪武门内,把守西南城涂山门和前右甲第门。洪武十二年(1379)置留守左卫于中都西城西,在中都城前右甲第门内,把守西北城后右甲第门。同年,置留守中卫于中都西城西,在中都城南左甲第门内,把守北城东北左甲第门和长春门。早在洪武二年(1369),即置皇陵卫于中都西南皇陵城。洪武四年(1371)置怀远卫于中都,在凤阳府治北,把守东南城朝阳门和独山门[4]152。洪武四年(1371),置长淮卫于中都西北长淮关。同年,置洪塘湖屯田守御千户所,该所去府治东北四十里,于临淮县东北洪塘湖。相传朱元璋取苏轼“十里清淮上,长堤转雪龙”诗句,将粉团洲易名为“长淮”。据《寰宇通志》记载,长淮卫“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洪武四年建”,而明《中都志》及袁文新《凤阳新书》记:“在凤阳县粉团洲,洪武六年创建”。中都留守司统领的各卫其职能兼有“守城、屯种、征调、漕运、成造、驺马”,各卫的任务和职责及分布方位皆以守护皇陵及中都城为要。《南畿志》凤阳府条记,中都留守司设“正留守一人、副留守一人、协同佥书一人、经历司经历一人、都事一人、断事司断事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皇陵卫、留守二卫、凤阳三卫、长淮、怀远二卫,各设指挥使司、同知、佥事,镇抚司设镇抚,经历司铨除经历知事”(13)。从广阔的地理区位视角观察,范围以中都城区凤阳中卫、留守中卫、留守左卫、凤阳右卫、怀远卫所在驻守方位为主体,沿长淮卫、凤阳卫背依淮河为一线,以皇陵卫为布局支撑点,与淮河以北的洪塘湖守御千户所遥相呼应,构筑成中都八卫一所的点线面地理立体化形态结构。依托中都城,以中都卫城及凤阳府城为中心,这一地区已成为明代淮河中游地区最大城市体。时至清初,中都城的形制布局结构尚存。
清代凤阳府八卫一所废止裁撤的时间差别较大。清初,凤阳县境有凤阳左、右、前、后、中、长淮、凤阳7 个卫。随着清军事制度八旗和绿营体系的不断完备,对于卫所政区控制,从无暇顾及且暂时保留卫所状态,以及卫所间及与府州县之间矛盾不断,卫所机构的屯田和运粮体系也逐渐失去了过渡时期的作用,清廷裁并卫所成为一种有效选择。时至清后期,回顾凤阳地区卫所变迁,依据《漕运则例》记载:“清初,革去明时世职,每卫置部推守备一员掌印务,千总五员,管屯事,康熙六年每卫止留千总二员,轮流运粮,而印屯事务俱归守备,嗣后又议令卫所俱归并州县。凤阳县境内止留凤阳、凤中、凤左、长淮四卫,其凤前卫漕船归并凤右卫,凤后卫漕船归并凤中卫,凤左卫漕船归并凤阳卫,怀远卫漕船归并凤阳卫……雍正四年,又以凤阳右卫归并凤阳中卫,乾隆十五年,又以凤阳中卫归并凤阳卫,宿州卫漕船归并长淮卫,今境内仅存凤阳、长淮两卫掌印守备各一员,运粮千总凤阳卫六员、长淮卫十员,屯田运粮之外,凡城守操练诸事一切不预。”(14)
表1 清代淮河中游卫所归并沿革表
顺治十五年完成颍川和颍上守御千户所卫归并州县后,康熙十七年卫所归并规模较大,淮河中游卫所呈现出以长淮卫为龙头的江南卫制漕运新格局,具体如下:“长淮卫,守备一员,千总六员,旧设本卫头帮至四帮领运千总各二员,康熙二十四年裁二帮千总二员。凤阳卫,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旧设本卫头帮、二帮领运千总各二员,康熙二十五年各裁一员,并改为常州帮。凤阳右卫,守备一员,千总四员,旧设本卫头帮、二帮、三帮领运千总各二员,康熙二十五年裁三帮千总二员。凤阳中卫,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旧设本卫头帮至四帮领运千总各二员,康熙二十四年裁二帮、四帮千总四员,二十五年复裁头帮、三帮千总各一员,并改为常州帮。宿州卫,守备一员,千总四员,本卫头帮、二帮领运千总各二员。泗州卫,守备一员,千总四员,本卫前帮、后帮领运千总各二员。”(15)经过雍正四年凤阳右卫并入凤阳中卫的调整,从而为乾隆十五年之后,最终归并精简形成长淮卫、凤阳卫二卫并峙格局奠定了基础。
通常运粮浅船分拨各都司并交由卫所官军使用,到有粮府县岁运赴京并通州仓场交纳。雍正年间,漕船督运职掌变动明显,其十三运总之遮洋总,“长淮卫遮洋帮,今改长淮卫二帮,现运河南粮。凤阳总,长淮卫,原分长淮卫前后两帮,今改并长淮卫头帮。宿州卫,今改宿州卫头帮。武平卫,今改宿州卫二帮。寿州卫江南帮,今改长淮卫四帮。(以上四帮于康熙十八年改并)”(16)。相关运船征纳兑方面规定,雍正《漕运全书》卷十一又记:“长淮卫头帮,兑运金匮、江阴二县水次。长淮卫二帮,兑运武安、林县、偃城、延津、辉县、鄢陵六县水次。”比对之后清漕运则例变化,光绪《漕运全书》记载:“长淮卫原宿州头帮,兑运地为宿州、灵璧、虹县、五河、盱眙五州县,原宿州卫二帮兑运州县为亳州、蒙城、怀远、太和、阜阳、寿州、定远、颍上、霍丘、凤台、六安、英山、霍山十三州县。长淮卫三帮、四帮,兑运州县为萧县、丰县、砀山、铜山四县。江南省苏松道,长淮卫三帮、四帮,兑运地为无锡、金匮、宜兴三县。”长淮卫运丁,清代卫军改名为旗丁。每一卫所分成若干帮,每帮船数一般为50-60只,清代后期每船旗丁为10-12名。在漕运船制方面,尤其是漕船数目上,不同时期各帮船数有所变动,多寡不一。《清代漕运》据咸丰《户部则例》记,江安粮道长淮卫及宿州帮船数为,“长淮卫头帮,船数46(只),长淮卫三帮,船数30(只),长淮卫四帮,船数33(只),宿州头帮,船数26(只),宿州二帮,船数42(只)[5]196-197。比照光绪年间相关长淮卫各帮运船数和运丁数,“长淮卫头帮,运船46(只),运丁460(名)。长淮卫三帮,运船33(只),运丁330(名)。长淮卫四帮,运船39(只),运丁390(名)。宿州头帮,运船26(只),运丁259(名)。宿州二帮,运船52(只),运丁520(名)”(17)。可知光绪朝至少在漕船及运丁统计数量上呈回升态势。原宿州卫虽归并于长淮卫,但其漕运任务仍以长淮卫漕运“帮”的形式继续运作。
清顺治年间,河南全省完成裁撤全部卫所,由于凤阳府颍州境颍川卫和颍上千户所隶属河南都指挥使司,因此特别之处而先于皖北及凤阳八卫一所整合撤并。顺治十五年,淮北平原腹地的颍州,与颍州州治所同城的颍川卫归并颍州。康熙时期裁并卫所力度加大,皖北地区和八卫一所撤裁并卫涉及地域范围广泛。康熙十七年,其亳州武平卫归并于宿州卫,而寿州卫归并于长淮卫,则是凤阳府属州所在卫首次归并于原中都八卫一所体系之中,即并入淮河岸边的长淮卫。完成凤阳前卫于凤阳右卫,凤阳后卫于凤阳中卫及怀远卫于凤阳后卫归并。皇陵卫先是于康熙十七年并入武阳卫,之后,康熙十九年再归并于凤阳卫[6]334。康熙朝会典漕运运粮官丁项下规定,其江安粮道属,“凤阳卫一帮,领运千总二员,凤阳右卫二帮,领运千总四员,凤阳中卫一帮,领运千总二员,长淮卫三帮,领运千总六员,宿州卫二帮,领运千总四员,泗州卫前帮、后帮,领运千总四员”(18)。可见,康熙朝并卫后,淮河中游地区长淮卫运粮官丁规模为最大。雍正年间,淮河中游地区并卫仅进行一例,即雍正四年,凤阳右卫归并于凤阳中卫。乾隆十五年(1750),凤阳中卫又归并于凤阳卫,宿州卫归并于长淮卫。这一时期并卫与并县互为交织接力,对之后至清末行政区划和生态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存方志地图为确察卫所地理方位变化提供了图像参考。明正德《颍州志》卷首图,以正方形方框标绘出“亳县武平卫”“颍州颍川卫”“颍上县千户所”所在方位。清道光《阜阳县志》中《阜阳城池图》,靠近城内北城门“颍川卫基”清晰可辨,南邻阜阳县衙。顺治《亳州志》卷一,版舆图,《旧县志图》中“武平卫”左为“察院”,右侧为“亳县”,《新州治图》中“武平卫”在图中方位布局已改变,其左为“文庙”,右为“军储仓”。乾隆《亳州志》卷首,《亳州城中街道图》中已不见标绘“武平卫”地名。嘉靖《宿州志》《宿州城图》“宿州卫”位于州城十字正中处。万历《宿州志》《宿州城图》城中“宿州卫”左侧为察院,右为镇抚司。康熙五十七年版《宿州志》《宿州城图》“宿州卫”左侧为“征粮仓”,右侧则为“营署”。乾隆十九年(1754)十一月裁撤临淮县后,淮河南岸凤阳县辖境地域范围扩大,面积增广。之后,乾隆二十年(1755),朝廷允准发生拆中都皇城及城砖添建凤阳府城之重要事件,而凤阳卫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随之徙治于凤阳县西城西。从康熙《临淮县志》图考看,其《临淮县志图》显示当时凤阳卫卫衙建筑似二进制南北排列,康熙年间城内所在方位靠近县城涂山门,南侧紧邻城内鼓楼。
洪武十四年(1381)置中都留守司,统领凤阳、长淮等八卫一所。军屯所缴纳的税粮也就是子粒,而长淮卫军士屯田及屯种田地各年互有差别。卫所屯田,作为津贴运军的土地,又名运田。长淮卫,其军士屯田地塘“三百四十顷六十九亩二分,夏子粒小麦一千二百八十石,秋粮粳米一千四百五石九斗四升一合五勺五抄,屯种水黄牛并犊二百二十九只,桑枣一十万一千四百株”(19)。现存明天启年间(1621-1627)《凤阳新书》卷首绘有《中都内境山川城池陵寝坟墓第宅形胜总图》,图上标绘有“长淮关”“长淮卫”“白塔坟”等地名,又记:“长淮关,在西北三十里,淮河南岸,洪武六年开设,守把津隘也,大使一员,未入流,条记吏一名,关夫十名。”至清康熙年间,凤阳县,“凤邑所当汛防者不过六、十里,两岸居民稠密,而长淮一卫,居民杂处,尚称繁庶”(20)。相关长淮卫运军运船数,《万历会计录》记,“长淮卫指挥二员,千百户十员,军一千七百九十二名,浅船一百五艘,领漕五万八千六十石”。此外,南直隶各卫所屯田,长淮卫屯田“四百七十七顷一十六亩五分三厘,粮三千五百三十六石九斗一升四勺”(21)。长淮卫漕军承担漕运繁重,在中都八卫一所中,各卫所运船官军除参加中都留守司总运船任务,长淮卫加入遮洋总漕军,并使之成为海运漕运粮食主要运力之一。其中都总,“长淮卫指挥一员,正千户三员,百户十员,旗军一千五百四十名,浅船一百五十四只,每年该造一十五只四分,运粮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二石八升”。遮洋总,为海漕之总,“长淮卫指挥一员,千户二员,百户二员,旗军六百四十八名,浅船五十四只,每年该造五只四分,运粮三万八百五十六石四斗六升四合”(22)。
由于长淮卫与凤阳卫的地理位置呈环状紧贴淮干,使其易受淮河洪水侵袭。淮河洪水流势强盛,给沿岸卫城及周边田地造成威胁。城池作为卫所政区的外部形态标志,一定时期内需要对城墙主体及卫城附属建筑进行维护修缮。由于卫城濒临淮河的特殊地理区位,每逢淮河水情泛涨,使其修筑城池原委更增添了一“淮水因素”。明正统三年(1438)十一月“先是长淮卫因水城堕,本卫奏请修筑,上闻其地旱荒,谓工部臣曰:军民无食,可重役以修城邪?其止之,更俟半年”(23)。奏请修城因资金缺乏而无果,长淮卫城“农暇修筑”仍举步维艰。《明英宗实录》又记,正统七年(1442)四月庚子,“长淮卫卫城自正统二年为淮水所决,俗迁未果,但令修筑,今卫官又以工程浩大为言,宜令俟农暇修筑,仍戒其毋扰军,毋缓事”。可见长淮卫卫城修筑过程一波三折,实际上,其最终罢修卫城的原因与明代中都修城难以解决的财政问题,地方权利的稀释有相似之处[7]。
皇陵卫与皇陵在中都城西南,明皇陵自洪武十一年(1378)修建完成,明成祖曾数次亲祀皇陵并修缮。明代附属皇陵祠祭署管理的“十王四妃坟”地缘则距长淮卫很近,其为朱元璋伯父全家的合葬地。十王四妃坟邻近淮河,在中都城西北粉团洲淮水南岸白塔湾,又因主要墓主朱五一为寿春王,故又称寿春王坟。《明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七年(1384)二月乙未,“附马都尉中都留守司正留守黄琛奏请修治寿春王坟,建享堂,立石人石兽。从之”。明天顺年间曾一度被淮水淹没,成化二十三年(1487)重修皇陵之后,重修了十王四妃坟。后因年久失修及淮河南岸大水泛滥,十王四妃祭祀建筑群随之遗失。
相关清康熙、乾隆年间淮河水道源流分合状况,齐召南系统记述有淮河干流怀远、凤阳间辖境淮水地理要素:“又东北经怀远县城南,有天河自南来注之,又东北再涡河自西北来注之,又东北有淝河,自西北来注之(原注:淝河自宿州西境两渠会,东南流二百六十余里入淮),又东至长淮卫、小蚌埠之南,有龙子河自西南来注之(原注:龙子河,二源,出凤阳西山中,合北流入淮),折东北,至卫城北,折东南流,经凤阳府城外,北境稍东有濠水自南来注之(原注:水出府城东南山,北流府城东北山入淮),经临淮县城北……”(24)
清代中后期民修水利工程建设,常采用借项方式解决经费困难,工完之后,再按摊征还款。水利借项实施,促使借款挑筑河埝工程得以及时修护,并按受益田亩摊征。对于民修水利借项,因灾歉民力无法按期偿付工程银两,可由官方奏请豁免。作为等同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单位,长淮卫在水利借项兴修方面,仍延续并履行其治理职能。道光十六年九月十八日(1836年10月27日),署两江总督林则徐、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安徽巡抚色卜星额,为查明安徽省各属借款挑筑河埝江坝摊征未完民欠各数,具奏内容即涉及安徽辖境及长淮卫,“安徽省凤阳、庐州二府属之宿州、灵璧、无为三州县并长淮卫,嘉庆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并道光元年、三、四等年,有借帑挑筑河埝江坝等工未完摊征银,均因连年灾歉,辗转递缓,致未征完,其中曾有借项在十年以前而分年摊征尚未届限之款”。后经查办,安徽省河埝各工借款摊征未完银两,无论已未届限应征,凡借领在乾隆六十年以前者,俱邀准免。且委派人员分赴各府会同协查核办,将灾缓民欠各数,经复加查核,详请具奏“三州县并长淮卫,嘉庆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及道光元年、三、四等年,先后借帑挑筑河埝等工,共粮二十六万六千八百二十两二钱三厘六毫,除征解存库及经部核减并报入清查各数外,实在因灾递缓民欠,共银二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八钱三分五厘三毫”。其开具清单包括:“宿州并长淮卫,灾缓民欠银一十二万四千六百六十四两九钱五分七厘三毫……,以上通共灾缓民欠未完银二十一万四千三百四十九两三分五厘三毫。”朱批:“户部议奏。”[8]247局部性的修堤借项范围有限,一定程度仍减缓了当地水利维修负担。据史志记载,光绪年间凤阳县堤坝建设,长淮卫东西坝,“清光绪二十五年建坝,长八万零六百一十丈,关系田十万零六千二百亩,捍御淮水”,“西土坝,清光绪二十五年建坝,长一千七百五十三丈,关系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亩”(25)。有关赋役资料还显示,至光绪年间,据光绪《凤阳县志》卷六记,“长淮卫军丁户口遵照道光二十一年编查册内旧管军丁实在二万八百十名,现存六千一百有奇”。
乾隆《灵璧县南乡图》,标绘出淮河以北灵璧县南乡辖境,在淝河北岸设有凤阳中卫和长淮卫卫田,其方位沿洪沟以南,八塔集及淝河以北,观音沟以西,卫地排列明晰。明清时期灵璧县属宿州辖县,乾隆年间灵璧县中南乡、南乡境地域今多位于固镇县及蚌埠淮上区辖地范围[9]244。(清)贡震纂修乾隆《灵璧县志略》卷首,《灵璧县南乡图》图中,长淮卫及凤阳中卫地跨淮河而设,位于淮河北岸灵璧县南乡辖境。凤阳中卫和长淮卫卫田南界(北)淝河,沿洪沟以南,观音沟以西。乾隆《灵璧县志略》附《灵璧河渠原委》卷下,记“芦沟”,在澥河之南,跨于凤阳、灵璧两县之境,中隔凤中、长淮两卫之地,“格子沟”,沟东属凤沟,西属灵,旧沟“自九湾对岸起首,南过张信实家庄,又南至界碑,过大路桥,又南入长淮卫地,过洪沟,又南至叶家庄,又南至陈家庄,受运粮沟水,又南至迟家庄入观音沟凤灵洼地及长淮卫祁家沟之水,俱籍宣泄”。“洪沟”,起自长淮卫祁家湖至萧家庄入灵璧界,又西至林家巷与怀远交界,又西南至三叉口入淝河,通长二十余里。鉴于凤阳中卫、宿州卫已于乾隆十五年分别归并凤阳卫和长淮卫,距乾隆二十五年刊本《灵璧志略》成书已过十年,而图中仍绘标为“凤阳中卫”卫地,灵璧县境长淮卫及凤阳中卫卫地屯田民化程度如何,其缘由尚存疑。在《中南乡图》地名濠城集以东,虚线外则为“凤阳卫地”。
追溯皖北及明中都八卫一所体系的构成,从清初至乾隆十五年(1750),经过近百年卫所归并整合,数量调整为长淮卫、凤阳卫及泗州卫三卫并存架构。与凤阳府府治及乾隆四十二年泗州直隶州裁撤虹县并以其治所为泗州州治不同,长淮卫无政治资源可凭依,清廷看重长淮卫漕运地望由此可见一斑。之后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再无变化,以长淮卫为中心的淮河中游区域漕运三卫,仍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清初袭明制,长淮卫所在与相邻周边县域相接壤。时至清亁隆年间,经过并卫后凤阳府城只存有一卫,即凤阳卫。邻近淮河干流沿岸的长淮卫作为仅有的沿淮近岸一卫,现为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所在。作为明中都八卫之一,也是凤阳府城卫所行政区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府城行政建制的空间延伸,对于拱卫府城东北方向的地域行政不可或缺。乾隆十九年(1754)清政府对凤阳府政区进行调整,裁撤临淮县意在精简地方政务。微观长淮卫地理沿革,重在探讨以长淮卫为中心的地方空间结构层次。不同于卫所归并州县,经过卫并卫,八卫一所归并已非原先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经过清初以来的归并重组,至清中后期,淮河中游地区逐步演变成沿淮长淮卫、凤阳卫及之后泗州卫为核心地域的漕运组织地理架构。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最后裁撤包括长淮卫在内的全部漕运卫所。长淮卫之终结以及之后凤阳府城衰落,一个以明中都为核心的地缘共同体最终解体。鉴于清代淮河中游卫所漕运地理实际情况,及与京杭大运河漕运沿岸地区在漕运卫所地理方位、漕粮征运数额、人员及漕船配置、卫地屯田等方面的差异,漕运卫所地理或卫所漕运地理存在的连续性及概念的普遍一致性意义受到制约,但仍可依据漕运卫所从明代以降“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沿革脉络,逐步演变成为“卫所漕运地理” 单位的时空分布形态,表述并分析其立论基础。
(1)《大明一统志》,卷7。
(2)成化《中都志》,卷3。
(3)《明太祖实录》,卷36。
(4)正德《颍州志》,卷1。
(5)《明太祖实录》,卷112。
(6)《明太宗实录》,卷92。
(7)嘉靖《宿州志》,卷4。
(8)康熙《宿州志》,卷2。
(9)嘉靖《宿州志》,卷6。
(10)康熙五十七年《宿州志》,卷2。
(11)乾隆《阜阳县志》,卷8。
(12)道光《颍上县志》,卷13。
(13)嘉靖《南畿志》,卷9,郡县志6。
(14)光绪《凤阳县志》,卷7。
(15)康熙《大清会典》,卷83。
(16)雍正《漕运全书》,卷8。
(17)光绪《漕运全书》,卷10。
(18)康熙《大清会典》,卷26。
(19)《中都志》卷3,长淮卫。
(20)康熙《凤阳府志》,卷8。
(21)(明)《万历会计录》,卷38。
(22)(明)《漕运通志》,卷4。
(23)《明英宗实录》,卷48。
(24)(清)齐召南《水道提纲》,淮水。
(25)《安徽通志·水工稿》,淮系水工,凤阳县。
[1]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
[2]李巨澜.略论明清时期卫所漕运[J].社会科学战线, 2010(3).
[3]王涛.清代东南四省卫所地理研究[D].北京:中囯人民大学,2007.
[4]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陈怀仁,林福江,陈毓秀,等,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5]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毛亦可.清代卫所归并州县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郑宁.圮而不修,明代中都修城与地方政治[J].城市史研究,2018(8):94.
[8]林则徐集·奏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5.
[9]吴海涛,等.淮河流域环境变迁史[M].合肥:黄山书杜,2017.
The Geographical Evolution of Weisuo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in Qing Dynasty: A Study of the Central Capital of Ming Dynasty and Changhuaiwei
WANG Da-qing
(Huaihe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Bengbu; Daji Section of Shanghai Railway Bureau, Bengbu 233000, Anhui)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entral capital city wall and the guard stations have been in line with the human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ince the Ming Dynasty, whic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al design concep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old city of the central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first place of eight guards were still in the frame form, with Fengyang Fucheng as the center, and the guards in the form of point, line and plane geographical layout. Except Yingchuan Wei and Yingshang Shouyu qianhusuo, which were merged into the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including Bawei and Yisuo, all of them were completed in the form of Wei. The change of changhuaiwei micro geographical space, the flood control, water transport, land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Weicheng are all related to the current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long the rive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s a geographical unit with the military na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Weisuo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ihe River has evolved into a geographical organizational unit of water transport with changhuaiwei as the center after the 15th year of Qianlong.
Qing Dynasty; the middle reaches of Huaihe River; combined Wei; Wei Suo water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2020-12-21
2019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淮河流域灾害、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研究”(SK2019A03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淮河文化内涵特质与新时代传承创新研究”(AHSKz2019D035)。
王大庆(1964- ),男,安徽蚌埠人,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会兼职研究员,上海铁路局大机段员工,研究方向:淮河流域明清历史地理。
K928
A
2096-9333(2021)02-0001-08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