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科素养是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四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明确语文学科素养的关键概念,分析高考命题和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症结,并尝试从密切联系教材、关照其他省市的高考和模拟考命题、创设问题情境这三条路径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命题和教学;路径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和编写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四层” 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科学回答了“考什么”的问题。学科素养是指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情境或典型任务时,运用学科知识和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它以核心价值为引领,涵盖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实现了四层内容的融会贯通,是“四层”中的关键一环,也是研究高考评价体系的突破点。
新一轮的高考内容改革和课程改革同向进行,高考评价内容的改革吸收了课程改革的内容精髓。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说明,高考评价体系视角下的学科素养和新课标视角下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笔者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从学科素养视域出发,分析我国高考命题和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症结,并尝试从密切联系教材、关照其他省市的高考与模拟考命题、创设问题情境三条路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学科素养视域下考试命题和日常教学中的主要症结
(一)过多单一考查“知识和能力”,较少综合考查“素养和价值”
我国的高考评价经历了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的二维评价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四维综合评价的转变。高中语文考试及日常教学测验过多考查识记知识和解题能力,而对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较少关注。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中的文言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断句题、文化常识题、文意理解题乃至翻译题大多考查的是考生识记、理解能力,而缺乏对内容、结构、专注形象等贴合文本内涵素养的考查。古诗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路径,也是学科素养“人文思维”的主要阵地,忽略选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专注于字词句的识记理解,未免“小学而大遗”。再如,小说经常以“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作为至高无上的教学法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却学得糊涂。至于小说独特的叙述方式、人物对话及写作视点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或开放性解读,则被完全阉割。
(二)过度依赖模板和技巧,缺乏阅读和写作的真实情境
“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是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和决定要素。过度依赖模板和技巧,缺乏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回避探究性、创新性问题,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的养成将空有概念,无法落地。
以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炼字题为例,授课者分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穿”字的妙用后,给出答案:“穿”有“穿破”之意;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军人历经数战,铠甲都被风沙磨破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守卫边疆的爱国热情与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进而总结出炼字题的答题模式为:“字义+句意+手法+情感”。笔者搜寻知网论文时发现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也出现了许多有关答题模式(技巧、模板)的文章,追求模板之风,可谓盛行。有模板易得分,学生却经常搞混小说、诗歌、作文的模板类型,一道鉴赏类的题目变成了术语堆砌的场地,一首兼具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素养的诗歌变成了答题的工具。究其原因,主要是题目的设置和教学的导向缺乏情境、老套落后,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欲望,自然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学科素养视域下考试命题和日常教学的路径
(一)密切联系教材,对接部编教材“群文阅读”的要求
“引导教学”是高考评价体系“一核”的重要内容。高考对基础教育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推动着“以评促教”“以考促学”“以评促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命题的基础。有效链接课内文本和课外材料可以在对比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学科素养的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将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比较,设置题目:“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将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设置题目:“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道考题勾连、对比同一诗人的课内文本和课外诗作,从语言和写景方法角度考察学生的思维、审美素养。高考如此命题,一定程度上倒逼师生重视教材和课堂教学,能够有效避免刷题和模式化答题,也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对比情境,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素养融汇在日常的学习情境中。
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及时对接部编教材“群文阅读”的理念,打破单篇教学的桎梏,以主题、体裁、作者、时代等为议题结构化建构某类文本。教师要合理选择群文阅读的切入点,择优选用经典文本,灵活设置比较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如学习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时,为了培养学生理性的爱情观、健全的品格、传承七夕文化,教师可以选择范成大、朱淑真同一词牌的词作与秦观的词作群文对比阅读,感受秦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和范成大“相逢草草,争如休见”的思想碰撞;体会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朱淑真“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的情感差异之美。教师也可以对比中日七夕节的风俗,体验中日文化的同源性和地域化。再如,学习《项脊轩志》时,可补充《先妣事略》,让学生感受归有光至纯至孝之情;学习《鸿门宴》时,可补充《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萧相国世家》,帮助学生把握刘邦、项羽的人物特点。
(二)借鉴其他省市命题,改革题型或改变设问方式
文言文教学长时间处于耗时、低效的尴尬境地。无论断句题、文化常识题、翻译题,甚至文章理解题,大部分学生选择跳过文本直接作答。如学生翻译:“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一句时,竟然闹出了“送他们到千里之外”的笑话。其实回归文本,学生就会在上下文语境中得知“千里”乃“程千里”——一个无需翻译的人名罢了。考试题型和设问方式单一,自然难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笔者研究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2020年高考语文山东模拟卷后发现其在题型设置和设问方式上大胆创新,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考查。高考语文全国卷的题型是三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翻译题,北京卷和山东模拟卷则减少翻译分值,用于设置语义概括简答题。如北京卷设问“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山东模拟卷设问“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3分)”另外,山东模拟卷还将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一分为二,改为设问“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两道选择题。题型改革倒逼师生去关注文本内容、特色、结构、论证方法等,这和文本细读的理念不谋而合,也更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
再如,“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中要求学生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以成语为例,现行的考查方式是在语段上下文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成语,这比之前单独判断成语的正误更能体现核心素养。但是,成语蕴藏着文化内涵、思想价值、音韵之美、格式之美等,是审美和文化素养的凝结。如果设问“以下哪些成语来源于神话传说?”“以下哪些成语都强调了奋斗的价值?”“以下哪些成语和诸葛亮有关?”等,相信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实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典型任务
情境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学科素养的综合品质要依靠“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培养,教师在命题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真实有效的问题情境,设计典型任务,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高考语文全国卷中多个板块都出现了情境式命题,如情境默写题、语段型语用题、任务驱动型作文。以作文题为例,任务驱动型作文注重交际语境要素的设置,可有效防止作文过度文艺腔、宿构套作等。2017年“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2018年“给2035的同龄人写一篇文章”,2019年“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2020年“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这些考题都设置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有话可说。演讲稿、信件、发言稿等都是应用文的范畴,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也是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之“应用性”的实践。
教师在命题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综合复杂的情境。如开展辩论赛辨析《氓》是弃妇诗还是弃夫诗;质疑、探究《鸿门宴》中的空白点和矛盾点;小组合作为《宝玉挨打》中贾政痛打宝玉的段落填词,对比原词后分析哪个更传神等。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要依托情境才能实现。因此,师生要尽快理解高考评价体系下学科素养的理念,通过情境培养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方面的素养,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作者简介:黄媚(1990— ),女,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一级教師,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