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溯源与热点议题
——基于CNKI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分析(2014-2020)

2021-05-17 09:13李福森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张 媛 李福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议题。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从“培养”到“铸牢”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条变化,而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1)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随着国家层面理念、政策的提出并不断完善,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解读、理论探讨以及实践探索等也在逐渐增多,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利用Citespace提供的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采取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2014年“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为时间起点,梳理七年间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以及期刊论文呈现出的热点议题、研究前沿及趋势、核心作者与合作机构关系等,试图在此基础上解读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是如何在学理层面对现实国策作出回应的。

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及样本获取

本研究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期刊来源设置为“全部期刊”,时间截至2020年10月31日。通过搜索得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共730篇,通过人工筛选剔除会议、论坛等文章,最后导出需要分析的直接相关文献514篇。由于可供分析文献样本并不是很多,中文核心及CSSCI论文仅有239篇,因此没有去除其中的普通期刊论文,以避免文献数量过少降低研究的完整性,影响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二)CiteSpace工具的选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选取CiteSpace5.6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样本数据的时间跨度将Time slicing设置为从2014到2020,Year Per Slice设置为1,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可以识别学术文献中例如作者、期刊、关键词、研究机构等信息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显示某一个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发文的趋势与动向。将CNKI中文学术期刊数据库选取的514篇论文,用refwork格式导出并通过data数据分析转换为text格式后,得到适合CiteSpace分析的原始数据,依次导入CiteSpace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溯源和趋势分析

为描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溯源和演进变化,本部分拟以共词分析法、关键词共现分析法以及聚类视图分析法来进行。共词分析法是抽取同一或若干文献中共同出现的词语,并对其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则表示两个主题词或其他名词性术语在主题内容上关系越紧密,由此形成共词关系网络。关键词共现分析是对数据集中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聚类视图则突出关键节点和重要连接,位于不同聚类之间的高中介中心性节点可能会导致新兴趋势的出现。

(一)横向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热点分布

1.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关系

关键词是对研究问题的高度概括,研究热点可以通过关键词共现情况确定。本文将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的514篇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后,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共得到283个关键词共现节点,419条关键词共现连接线,密度为0.010 5,证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密切的(见图1)。

表1列出了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间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高频和高中心度排在前二十的关键词。高频关键词主要代表某个研究主题的热度,从表中可以看到排在前三位高频关键词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最高频的关键词从2014年初现至今出现频次达到326次。近几年“铸牢”“路径”和“新时代”等关键词热度也在逐渐提升,这不仅印证了学术界的研究对于国家政策的回应度较为积极,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界对于现实热点政治议题的关注。

中心度是对特定节点在整个网络中起到多大连接程度的度量,高中心度的节点通常是整个网络中的主要节点且用于连接不同的研究主题。除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关键词外,“文化认同”“共同体意识”等词也具有较高的中心度。文化认同是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2014年9月2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9/c_1112683008.htm,2020年3月25日。,这也是“文化认同”作为文献中高频词和高中心度关键词的原因。

表1 高频和高中心度关键词

2.高频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

通过CiteSpace中的聚类功能,结合其中的log-likelihood ratio算法,对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再进行人工调整得到图2,共出现12组聚类类别,silhouette值均在0.8以上,表示聚类可信度较高。时间分别集中在2016、2017、2018及2019年,按照聚类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将研究分为以下几类。

(1)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这类研究按关键词出现先后顺序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距离”八类。各类研究主要是从不同学科背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析,主要包括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培育路径等方面。

图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图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文献趋势图

(2)民族、文化和政治认同研究。这类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个认同”进行论述,这一类的文章从不同的“认同”视角出发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探讨,研究数量最多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问题。

(3)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民族高校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民族高校”和“少数民族学生”两类,主要聚焦于民族院校如何培养多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意义以及在教学培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有关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研究。

(二)纵向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演进与议题变迁

将发文量趋势图和关键词时区图结合起来考察,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基本形势,还能够清晰地呈现这一主题在各个研究阶段新出现的关键词和热点视域。

从发文的时间来看,发文量的历时变化反映了该研究主题的动态演进过程。如图3所示,2014年吕岩发表的《异地办学促进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是最早的一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论文,其探讨的是异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学院如何培养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者认为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4)吕岩:《异地办学促进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民族论坛》2014年第12期。,并提出了加强文化认同培养的重要性。2014年以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开始逐年增加,在2017年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发文数量明显增多,这主要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同年将其写入党章之后,引发了学术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高潮;其后两年的发文数量增幅较大:2017年42篇,2018年148篇,2019年262篇,呈倍数增长。

图4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可以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热点的演进趋势。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的关键词不断地加入,2014年出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民族高校”等关键词。2015年出现的“少数民族文学”“草原烽火”“文化纽带”等关键词喻示了从文学、文化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在2016年,“历史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有关认同方面的研究开始出现,其原因可能是在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习近平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2015年8月2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5/c_1116370428.htm,2021年3月25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后,如何培育、铸牢路径等应然向度方面分析的论文数量开始增多,同时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学者们分别从政治、教育、文化、民族、经济等学科领域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各自的思考。2018年以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议题与研究对象,开始出现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

图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者、研究机构及其合作网络

1.核心研究者及其分布

在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间发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514篇论文中,发表论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每人都在3篇以上。

在这些研究者中,张淑娟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其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文初现于2017年,截至目前共发表了7篇高影响力的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文,多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CSSCI);其次是赵刚,自2016年至今共发表了相关论文6篇;然后是并列第三的三位学者,分别是严庆、青觉和孔亭,各自发表了5篇。

表2 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核心研究者

2.研究者合作网络

关于发表论文的合作情况,所有的论文中有38%为合著论文,大部分仅合作1次,仅有5组研究者合作过2次,分别是“李贽—金炳镐”“龙金菊—高鹏怀”“青觉—徐欣顺”“王明龙—马惠兰”和“谢新清—王成”,说明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的合作程度还有待提升。结合表3高频被引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被引前十的文献中有7篇均是多位作者合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文作者若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显然更有利于高质量论文的发表。

整体来说,这些被高频引用的文献共有的特点就是全面且有深度,例如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论来源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阐释,提出的培育路径等对策措施也很完善,不是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被引最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一文,王延中回顾并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国家各方面建设产生的重大意义,并且对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6)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沈桂萍在文章中对学界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作了系统归纳,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界定,进而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文化形式的观点。(7)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青觉、徐欣顺则从共同体与共同体意识这对元概念切入来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从构成要素的维度分析其丰富的内容与实践的逻辑。(8)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从这十篇高频被引文献来看,其研究多关注于宏观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分析、核心概念界定、意义阐释、构建路径等,应用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表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高被引期刊论文

3.研究机构分布

发文最多的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初始发表年份是2017年,共发文15篇(见表4)。排名前十的机构多是民族大学的研究机构,当然还有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心理学等研究机构。可以看到最先关注并介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要是民族院校以及政治学学科,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提出就被视为与民族、政治密切相关的议题。

和其他机构合作最多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大多数学术机构是相对孤立的。有合作的机构也大多是一次性的合作,合作关系较弱,机构之间的弱合作关系其实并不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当然,一个可能原因是该主题研究领域的发展时间不到十年,未来还有发展的空间。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文发表期刊统计

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在民族学类期刊以及各高校学报中。通过对本文所选514篇论文的期刊来源排序,得到排名前十位的高频次期刊(见表5)。

期刊来源分布反映出研究主题的分布领域。所分析的514篇文献分别刊登在151种期刊上,有21种期刊发表论文数在5篇以上。从表5可以看出,发表于《广西民族研究》和《黑龙江民族丛刊》的论文数量最多,发文17篇。发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相关文章较多的期刊大多是民族高校或民族研究机构的核心期刊,并且在期刊栏目中设有民族研究专题,比如,民族论坛、民族学评论、民族教育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少数民族专题研究等。

表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要机构

表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文主要发表期刊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及热点议题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尽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跨越的时间线不长,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热点从理论来源、历史演进、价值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当前民族工作的开展,国民文化认同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具体的研究来看,主要呈现出下列特点。

(一)研究视角多元化与微观研究逐渐增多

通过对近七年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领域,学界在其历史起源、政策解读等宏观方面的研究成果很丰富。青觉等从“共同体”和“共同体意识”元概念为切入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以及实践逻辑作了详细的阐释。(9)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刘再营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趋势(10)刘再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趋势》,《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詹进伟则从发生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11)詹进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进路与生成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诸如此类研究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路径”“培育路径”“历史流变”“构建意义”等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此外,近些年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分析的微观研究逐渐增多。王晓艳等从灾害人类学的视域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12)王晓艳、纪元霞:《灾害人类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思考》,《民族论坛》2020年第1期。,朱杰探讨了新媒体使用行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联(13)朱杰:《新媒体使用行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证研究》,《黑河学院学报》2019年第12期。,王雪关注短视频平台中的非遗传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起到的特殊作用(14)王雪:《短视频平台中非遗传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研究》,《决策探索(下)》2020年第4期。,陈立鹏等则从群体心理特点和群体互动等心理学视角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建议(15)陈立鹏、段明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心理学的视角》,《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期。。

(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及与媒介关联研究不断增多

在514篇文献中,文献产出的主要学科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其次是教育、文化、民族、文学等学科。大部分文献从单一的学科背景出发论述,如在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学科背景下多关注该领域背后的理论阐释、科学内涵、价值现状等;教育学科背景下多注重探讨铸牢的教育路径以及如何培育的问题。而近几年还增加了从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思考的相关研究。

在政治学科背景下,许林等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分析,认为孝文帝拓跋宏对国家一系列旧制度的改革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组成且注入了新生力量并推动其发展。(16)许林、李乐:《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再认识》,《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年第5期。林林等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分析后认为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同时也出现了民族意识面临被消解的挑战。(17)林林、赖海榕:《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探析——对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年第5期。

结合心理学背景,胡平等从心理空间生产的角度出发研究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出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将共同体意识与个体的心理动力、知识更新、情感体验和实际生活相结合。(18)胡平、徐莹、徐迩嘉:《从心理空间生产看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陈立鹏等从民族心理角度出发,提出文化适应、民族心理距离和民族意志三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学因素。(19)陈立鹏、薛璐璐:《民族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10期。陈永涌等则分别从社会表征理论和话语分析两个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20)陈永涌、任梓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经济学学科背景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探讨“一带一路”、交通发展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李思晨认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可以加强边疆发展、推进族际互动、弘扬丝路精神,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21)李思晨:《“一带一路”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南方论刊》2019年第10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李曦辉:《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媒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了新闻传播学学者的思考,本文检索到和新闻与传媒相关的文献共12篇,从2018年的1篇到2019年的3篇再到2020年的8篇,呈上升趋势。这类研究从媒体融合、舆论、社交媒体、文化传播、短视频等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研究。段鹏以新疆为例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提出了新疆主流媒体应聚焦于全媒体传播,要注重媒介的层次设计、打造以社区媒体为毛细网络的同心圆式区域旗舰媒体平台等建议。(23)段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以新疆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7期。李娟采用深度访谈法,以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访谈对象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化,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接触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融合、趋同策略选择的群体由于乐观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呈现不断向好趋势。(24)李娟:《视角与想象——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交媒体涵化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苏泽宇认为文化传播是一种引导认同为标的的对象性活动,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发、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力量的生产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传播在媒介化的时代场凝聚主导价值认同。(25)苏泽宇:《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学术研究》2020年第9期。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成为最大热点

纵观514篇文献,无论其关注视点和研究视角存在何种差异,最后基本都会回归到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讨。虽然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讨论不同问题,但本质上都是在围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研究,从不同层面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1.从政治层面探讨培育路径

陈玉斌等认为提升国家认同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加强和巩固爱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26)陈玉斌、王露、刘友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蒋光贵认为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还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27)蒋光贵:《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路径探析》,《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从经济层面探讨培育路径

雷雪芹指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要坚持经济均衡发展的科学理念,还要完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调动各民族发展的积极性。(28)雷雪芹、王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陈玉斌等认为各民族要找准自身发展的优势,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平台带动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探索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将发达地区的“外源性动力”与民族地区的“内生性动能”有机结合起来。(29)陈玉斌、王露、刘友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根据民族地区民族风貌和特色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制定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30)吴琼、王小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演变、现实意义与铸牢路径》,《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可能路径。

3.从文化层面探讨培育路径

此研究方向的学者大多从文化认同角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还提出坚定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举措。宫丽从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认同、遵循文化规律三个层面提出培育路径。(31)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方堃等认为要分别以文化、历史为“经”“纬”,从环境、文化、社会制度、创新等多维度建构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32)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以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路径。(33)孟凡东、王占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建设路径探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4.从教育层面探讨培育路径

此研究方向的学者主要聚焦于民族院校和大学生群体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王新刚认为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高校要形成思政课和各学科共同培育的协同效应,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34)王新刚:《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1期。除了高等教育要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中小学阶段也应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青觉等针对当前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要深化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属性、空间属性、内容属性和实践属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人心基础和稳固基座。(35)青觉、吴鹏:《使命、困境与超越: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理论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年第5期。

四、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出现了大量与之相关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使命既是重要的政策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并挖掘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和不足之处,以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为政策推进提供理论支持。

(一)研究述评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从早期的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学为主要研究学科,拓展到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和学科背景趋于多元化。

首先,从学界关注的焦点来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是核心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作用?都是亟待回应的重要议题。现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渊源、基本内涵、价值意义和铸牢路径等若干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政治哲学理念被视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流。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而言,当前学界尚未能够达成共识,但有学者认为应从整合性的视角加以理解,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来全面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独特的价值意义,它不仅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随着国家政策表述的调整,亦有研究开始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研究理论框架来看,2014年学界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框架主要涉及历史、政治和文化三个维度,相关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历史发展、本质属性以及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历史维度的分析中,学者们大体上趋于一致地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是在近代民族存亡与西方民族主义的双重冲击下形成的。从政治学维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将这一概念从学术观点推进到政治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也被视为超越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话语霸权的可能选择。而从文化维度来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塑被学者们视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目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多为规范性的理论研究,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基本内涵、核心概念、价值体系等问题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不同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发展规律上也存在差异性,这需要在研究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做更多的调查,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行细化和深化。总体来说,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有哪些不足?该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论分析,还需要详实的调研数据的支撑。

第四,从研究学科视角来看,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关注并进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领域,但是现有较大数量的研究仍然集中从历史学、人类学和民族学视阈切入。在历史学视阈中,依据历史发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论证和梳理的研究仍然是成果最为丰富和集中的,相关研究者基于历史向度系统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形成过程。但是从现有研究来看,重复研究的情况也大量存在,对前沿问题关注不足,如何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来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延展性值得关注。同时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新的媒介形式也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必然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和多学科特点也要求在研究中更多地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式,以妥善应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而出现的新形势。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与其他研究相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显然属于与现实政治议题紧密联系的选题。从现有研究来看,宏观层面的政策解读研究较多,缺乏微观的实证研究,并且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关注不足,理论分析类研究较多而应用型研究较为缺乏。

首先,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现有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阐释,因此多数研究聚焦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概念和核心内涵等问题的探讨上,理论研究居多而少有应用型研究,这也导致在研究方法上的单一。除了少数几篇对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使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之外,几乎没有使用到其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受制于学科研究习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较少运用统计量化分析方法,缺少投射分析、方差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方法。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拓展学科视野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寻求更多的研究发现,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其次,从研究对象来看,当下少有的一些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用研究的对象几乎都是在校大学生群体,特别是民族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单一的研究群体会导致同质化的研究结论,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大范围的涉及到所有人群的重大问题,基于单一群体推导出来的结论显然在拓展性上会存在不足。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特定群体的案例,可以考虑借用互联网和新兴社交媒体来将研究深入到不同的群体之中,利用社交媒体的聚类效应快速发现相关的话题和新的研究议题,以丰富的研究对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然后,从研究内容来看,高频关键词反映出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大多数情况仍然仅仅被视为和民族、国家、政治等勾连在一起的特定政治性议题。现有文献只有少数几篇从文学和历史的视角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学作品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勾连起来进行解读,这种拓展其实是非常有助于扩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涵和意义价值的,但可惜目前此类研究仍非常缺乏。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当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交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从更细分的变量来深入考察,不同案例的探讨也有利于研究议题的多元拓展。例如社交媒体如何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这些对于社交媒体的用户产生了何种影响?在信息的传递和作用过程中哪些因素起着正向作用而哪些因素有着负向的影响?都可以通过研究加以甄别,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再次,从学术共同体的构建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研究者较少,且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密度较低。从研究机构的角度看,稳定的合作团体和合作组织很少,跨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很少见,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强与发展。从本文的研究中其实也可以看到,被引量前十的论文大都是合作完成的,加强合作对于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遗憾的是,目前的情况反映出学术共同体的紧密程度仍然有待提升。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一方面要打破机构壁垒的限制,另外一方面要积极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增进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从社会影响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其他研究热点议题相比,无论从知网的发文量还是从被引数据来看,影响力仍然较低,排名前十的文章平均被引量甚至没有超过100次,发表杂志也多集中在民族学类期刊。作为一个热点政策性议题,说明其被学术界关注仍然不够,仍未能跳出民族问题研究的大框架而与各个学科本身所关注的学术问题取得关连。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来言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如何将其具像化和量化、指标化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增强问题意识,关注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传播变革;关注社会不同群体的心理、认知等实证研究;要结合社会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实际问题;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议题的关注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用性研究,这样才能在丰富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题的理论价值的同时,也能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以及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题拓展为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理性问题,从而搭建起更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此外,互联网技术在不断营造出一种新的媒体环境,传统的媒体结构和国家的传播系统也在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关注大众传媒的作用,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黏合剂。虚拟共同体和实体共同体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传统的实体共同体并未因为虚拟共同体的产生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探索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由外而内、由线上到线下、由虚拟空间到现实世界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片值得研究的学术蓝海。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