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炎性状态的影响

2021-05-17 08:29王佃晖孙永胜陈日升张黎宾郭志转
关键词:丁苯功能障碍炎性

王佃晖,孙永胜,陈日升,张黎宾,郭志转

(1.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大同 037006;2.山西白求恩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太原 030032)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除导致躯体功能缺损外,还可导致非躯体功能障碍,其中以认知功能障碍最为常见,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日常生活影响远超躯体功能障碍。临床中常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麻木、语言不清等症状,但对于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丁苯酞具有较强的抗惊厥、增加血流量等药理活性,通过序贯的方式,可减少长期静脉滴注对机体造成的伤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1]。本研究以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炎性状态的影响为探讨重点,以下为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67.21±9.42)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66.35±8.21)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此项研究,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均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2]中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相符;发病时间在72 h内者;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敏者等。排除标准: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不能配合量表评分者;发病前即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焦虑抑郁精神障碍病史者;伴有严重全身疾病,病情危重者等。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与阿托伐他汀钙稳定斑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甘肃祁连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2021159,规格:25 mg/片)口服,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辽宁鑫善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067,规格:10 mg/片)口服,1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瓶)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连续治疗14 d;序贯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粒)0.2 g/次,3次/d。给予两组患者为期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3]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4]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5]评分。MMSE评分包括7项,总分30分,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则分数 < 27分,认知功能正常则分数位于27~30分之间;MoCA评分包括8项认知领域,满分3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ADL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 -3(PTX-3)、白介素 -6(IL-6)水平,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两组患者肘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IL-6,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PTX-3。③对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睡眠欠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 例(%)]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与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MoCA、ADL评分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MMSE、MoCA、ADL评分比较(, 分)

表1 两组患者MMSE、MoCA、ADL评分比较(, 分)

注:相较于治疗前,*P<0.05。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CA: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组别 例数 MMSE MoCA AD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1.25±2.81 27.08±1.03* 19.10±3.51 24.41±4.51* 30.15±9.41 60.35±4.12.*对照组 50 20.78±3.14 22.54±3.25* 18.56±4.12 20.31±3.15* 30.20±8.52 50.26±5.81*t值 0.789 9.416 0.706 5.270 0.028 10.017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PTX-3、IL-6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注:相较于治疗前,*P<0.05。hs-CRP:超敏 -C反应蛋白;PTX-3:五聚素 -3;IL-6:白介素 -6。

组别 例数 hs-CRP(mg/L) PTX-3(μ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0.85±4.41 10.35±2.12* 4.50±0.41 2.24±0.98* 150.54±9.42 120.15±7.40*对照组 50 19.95±3.55 14.57±3.22* 4.44±1.04 3.15±0.81* 152.01±8.62 140.00±7.91*t值 1.124 7.740 0.380 5.061 0.814 12.958 P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3 不良反应 对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涉及多个病理生理环节,包括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能量耗竭、炎性细胞因子损害、自由基介导的毒性作用等。有报道称,脑梗死发后有高达60%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已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不仅使其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6]。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为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其中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阿托伐他汀可调整血脂,增加脑组织的供氧,但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不佳[7]。

丁苯酞作为缺血性卒中的新型药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目前已进入脑血管病治疗指南,被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丁苯酞能提高脑内线粒体抗氧化物质的活性,保护线粒体,具有多作用靶点,可阻断脑梗死后多个病理环节;同时对侧支循环开放具有促进作用,可拯救缺血现象;丁苯酞还可以通过平衡与调整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的比例,减轻神经系统的损伤,从而改善认知功能[8]。采用序贯的方式,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之后为防止不良反应并减少伤害,再使用口服,安全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MoCA、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安全性好。

hs-CRP、IL-6是炎症反应标志物,其水平越高表示患者脑梗死面积越大、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PTX-3在促炎因子下产生,其水平升高可促使血栓的形成。丁苯酞可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从而提高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含量,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与合成,抑制炎症反应,进而使认知功能有所提升[9]。在本研究中,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PTX-3、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可抑制患者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提高其认知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预后抑郁产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丁苯功能障碍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