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研究

2021-05-14 16:52陈泽宁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习得第二语言

【摘要】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习得还是学习的结果?如何才能让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用一种沉浸式的方法学习,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转化?本文通过区分“学习”与“习得”“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等一些基本概念,并通过探索隐性知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阐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社会化、外化、综合、内化的过程,推动第二语言的获得成为一种更加深入和自觉的过程,推动知识不断前进和发展。

【关键词】默会知识;第二语言;习得

【作者简介】陈泽宁(2000-),女,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语言学。

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传统英语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单词、课文、语法结构是教师倾尽全力去研究的内容,单调的背单词,枯燥的课文分析,学不会的语法结构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或其他第二语言)?作为一个非母语性的语言,学习英语或其他第二语言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著名语言教育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教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入假说,包括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五个内容,本文重点以习得/学习假说为例,分析第二语言学习中更加复杂的基本逻辑和应用。

一、习得(the acquisition)与学习(learning )不同的逻辑

虽然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被认为是发展的主体,但是绝大多数时间学生的学习还是由教师引领着发展。传统教学知识围绕的是学科自身的基础逻辑,对于学习个体在感知、内在逻辑、体验,不同情境问题的处理方式的差异却很少考虑。因为如果重视了后者,作为整体的学科知识需要被解体,分为适合A学生的知识,适合B学生的方法等等,学科就无法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一种碎片化的存在。所以,传统教学对于学习者的要求也是从字母、音标到单词,从简单到复杂以循序渐进方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很多学习者对第二语言不感兴趣,或者感觉自身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把学习第二语言看作一种巨大的负担,很容易失去继续学习的动机、热情和基本信心。

习得/学习假说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是针对意识进行的教学,学生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各种外在的指令产生即时的反应。通过有意识的联系,不断的重复将学习内容强压到记忆中,为此它需要高度的自控能力。而习得更像儿童学习母语的方式,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学习者经常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有意的学习,他只是根据情境的要求不断试着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并不一定掌握完备的语法知识,将所学内容充分应用的过程。习得理论更加注重与潜意识的对话,尊重学生的节律,理解在先而不是记忆优先,在学生情感未准备好之前不强制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因为受到尊重,反而更有时间整理自己的基本想法,为进一步的表达争取了有利的时间和空间。

习得/学习的差异,不仅仅只是学习形式的差异,更是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一种认识,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说认为,学习者的学习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当学习的内容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在情感上就会启动过滤作用,因而,当学习者可以理解输入的内容,降低学习的焦虑,提升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信心,才能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习得和学习并不互相排斥,克拉申认为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配合的关系。学习有利于掌握语言的结构,而习得更多是针对潜意识的一种输送。两者之间,既要重视其区别,又要注重其互补和转化。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师生都需要到达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人们对于自己学习方式的一种觉知,它必须在人能够到达内心的深处,这种习得的教学和学习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可能,而要到达这一地点,隐性知识就提供了一种基本的概念支撑和帮助。

二、隐性知识与第二语言习得环境的创造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是Polanyi波蘭尼在《个人知识》(peysonal Knowledge)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有人翻译成“默会知识”“缄默知识”等。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波兰尼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发现:在知识的获得中发现了人不仅仅只是一种生物体被动进化的结果,还要逐渐觉知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表达这种合理存在的理由。

想象人们在没有任何知识之前,获得知识并不是一个接受教育的过程,人需要根据自己周围的环境,不断探索如何表达才能与他人沟通,语言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的产物,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这个过程既来源于作为主体的人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潜在的能力,也取决于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而这种过程,却往往是不可言说的,波兰尼以骑自行车为例 :  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学会骑自行车,但如何使得自行车成为人可以驾驭的这个问题却很难具体表述出来。这个过程在波兰尼看来,就是领会的过程,“领会是一个不可形式化的、竭力追求不可言传的成就的过程,因此,它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寻求满足的中心的动力,因为如果不认可领会中心的求知满足感它就不可能被确定。”波兰尼认为,知识诞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类精神发生(noogenesis)的过程,“这一步的实现是人在组成社会后创造了语言并由此创造了持久的言述思维框架的结果”。

对于希望获得语言的人来说,领会的过程就是人与周围环境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需要动用一切资源达到一种基本交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就包含了隐性知识的运作过程。因而“‘默会成分的一切运作(无论是自我中心还是追求普遍的,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将划归这一场的观念之下,一切寻求自我抚慰的心灵不安都将被视为这样一个场中的一种力线。”同样,个人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也不仅仅只是获得单词发音的过程,它需要将语言放置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不仅仅是熟悉语言,还要熟悉语言所在的环境,才能真正掌握语言所蕴藏的文化内容。人们通过语言实现的,终究是自身的实现。所以,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人基于自身的因素与环境共同创造的结果。隐性知识就是人在创造这种新的存在体的一个隐含的基础和条件。“只有与现实有关的识知才是能动的、个人的和正确的被成为客观的。最终宣布我相信什么识知与客观现实有关的是我,是满怀信心使用这些词语的我;而这一资格也已包含在先前对客观知识所作的定义中了。”

波兰尼把这种环境叫作“场”的存在,场首先是唤醒了一种注意力的自觉集中,人们因为兴趣、信念、价值感等存在,很容易在一定的环境中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去觉知,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从背景知识中分离出来,例如人能在很嘈杂的环境中分辨出自己亲人的信息。人们更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内容作为认同的对象。接下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会在“场”中做出更多的努力,让周围的资源都围绕着这一焦点进行运作,就如学骑自行车,人们需要在动态平衡中掌握上下车的时间,在骑行的过程中,维持基本的平衡,这些信息都是对于环境中各种微妙资源的细致处理。但具体来说,隐性知识是如何转化出来的呢?

三、从隐性知识到习得知识的基本路径

自从波兰尼的“个体知识”提出后,人们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日本学者野中宇次郎将其定位为个人化的知识,是指没有规范化的、难以传递的、属于知识范畴的个人经验。显性知识则是系统的、外显性的、能够借助书籍、图片等方式交流传播。在与竹内弘高合著的《创造知识的企业》(也译作《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了SECI模型原型,将知识获得分为四类:从显性到隐性,从隐性到隐性,从显性到显性,从显性到隐性。

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往往是隐秘的、个体化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知识,将共享经验转化为隐性知识。这个过程被描绘为知识的创始场(Originating Ba),也就意味着是知识创造的起点。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讲到她的家庭教师给她讲授“水”的概念时,把她领到一个自来水旁边,通过感受水的流动,获得感性触动,这一过程不一定有理性表达的收获,但因为触发了感官,从而让知识概念变得容易接受。

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一过程是外化的过程,也被称作交流场(Interna lization Ba)。通过交流,隐性知识中的价值观、技能通过识别,作用于行动并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一过程也是知识的显化阶段,通过将隐性知识表达为概念或图表之类的显性知识的方式,将知识外化出来,变成可交流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创造一种安全、接纳的氛围,帮助人们外化自己的隐性情绪,以获得新的情绪平衡。

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这个过程是综合的过程,也被称作虚拟场(Cyber Ba)。在这一过程中,将新的现有的显性知识组装成系统性知识的方式,是知识的系统化阶段,表现为个体对于各种新获得知识进行更新和结构化重整,在虚拟空间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在虚拟场的作用下将概念化的知识和原有知识进行融合。通过将概念系统化,形成新的显性知识体系,用新的知识對旧知识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补充。

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这一过程是内化的过程,也被称作实践场(Exercising Ba)。这意味着一旦新的知识体系被创造生产出来,被个人理解、接纳、掌握并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去,形成新的个人经验、作风、技能、信念等新的隐性知识。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个人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对各种问题进行回答和研讨,不断创造新的学习情境并强化学习结果,将显性知识转化为更丰富的隐性知识,建立新的循环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循环进行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语感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深入到潜意识,通过潜意识和意识不断进行转化、重组,以获得新的语言。隐性知识通常处于意识的掩藏之下,学习者如果不能看到它的存在,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个简单重复的过程,而无法深入学习。很多时候学习者认为自己能够“学进去了”,其实就是唤醒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贯通,建立一个良好交流的通道,让学习变成了一个内外贯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赵蓉英,刘卓著,王君领.知识转化模型SECI的再思考及改进[OL].https://www.jianshu.com/p/c94a1e8572ac.

[3]李余廷.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外化模式在企业中的实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

[4]徐夏童.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儿童英文绘本阅读研究[J].科教文汇,2019,5(458).

猜你喜欢
习得第二语言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让学生在转换中穿越语言的丛林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寻找“言”“意”之间的慢思维
脑科学研究对学好第二语言的启示
英语报刊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