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cy、RB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1-05-14 08:22:38查爽英冯六六刘天华黄红漫
贵州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稳定型中度冠脉

查爽英 冯六六 刘天华 黄红漫△

(1.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心脏特检科,上海 200438;2.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438)

冠心病(CHD)是中老年群体最常见疾病之一,CHD具有发展缓慢、不可逆等特点,晚期猝死率较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机体生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氨基酸,正常情况下该指标水平较低,但当其水平升高易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炎症反应[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生成等过程中具有重要推进作用[2]。本文主要分析血清Hcy、RBP水平与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80例CHD患者临床资料,将Gensini评分<15分的32例患者资料纳入轻度组,将Gensini评分于15~30分的25例患者资料纳入中度组,将Gensini评分>30分的23例患者资料纳入重度组。纳入患者均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10》[3]中CHD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近6个月无手术史;近1个月未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临床相关资料完整。已排除肝肾功能异常;既往存在高尿酸血症史;伴有恶性肿瘤;伴有内分泌系统疾病;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轻度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8~62岁,平均(55.64±3.58)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中度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63岁,平均(55.85±3.67)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重度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8~61岁,平均(55.42±3.36)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80例CHD患者就诊时均参照Gensini评分标准[4]评估其冠脉病变程度。狭窄程度计0~32分,分值越高,狭窄程度越严重;病变部位:左主干病变得分×5,前降支近端、回旋支近段病变得分均×2.5,前降支中段病变得分×1.5,第一对角支、心尖部、回旋支远段、右冠近端或中段或后降支病变得分均×1,第二对角支、左室后侧支病变得分均×0.5,总积分为各病变积分总和,得分越高提示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根据所有CHD患者Gensini评分对其进行分组。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部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以循环酶测定血清Hcy水平;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RBP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cy、RBP水平差异,并分析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

2 结 果

2.1冠脉病变程度评估结果 Gensini评分显示,32例冠脉病变程度为轻度,平均(13.21±2.52)分;25例冠脉病变程度为中度,平均(21.64±3.68)分;23例冠脉冠脉病变程度为重度,平均(32.25±4.58)分。

2.2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 三组中重度组血清Hcy、RBP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各指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比较

2.3相关性分析 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得知,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P<0.05)。见表2。

表2 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CHD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其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变化,具有较高病发率、高致死率等特点[5-6]。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评估冠脉病变常用手段,其虽可了解病变情况,但该检查方式属于有创性操作,且检查价格较高,故应用效果存有局限。因此临床需探索其他检查方式,准确评估冠脉病变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中重度组血清Hcy、RBP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各指标最低,且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得知,血清Hcy、RBP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Hcy、RBP水平越高,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分析原因在于,Hcy属于蛋氨酸、半胱氨酸代谢中间产物,于正常情况下,该产物在机体内可被分解代谢,浓度处于较低状态,但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易导致半胱氨酸代谢异常,进而造成Hcy水平升高[7]。而血清Hcy升高,易促使脂质微粒出现酸化情况,造成动脉血管营养中断,导致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且Hcy含有损伤性氨基酸,其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加速斑块形成,进而加剧冠脉病变程度[8]。RBP是由肝脏、脂肪组织分泌而来的细胞因子,其广泛分布在血液与体液中,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9]。该因子作为一种核受体辅助因子,其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且可降低内皮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活性,减少一氧化氮含量,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同时可提高血管壁厚度,削弱动脉弹性,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故其水平升高提示冠脉病变程度严重[10]。而临床于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血清Hcy、RBP水平,评估疾病发展程度,变更治疗方案。但本研究并未探讨血清Hcy、RBP水平对CHD患者冠脉病变检测价值,故研究结果存有一定局限,而临床仍需再次探讨,以证实本研究结果真实性。

猜你喜欢
稳定型中度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