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卿 李勤勤
摘要: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修养、实践能力、情感品质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兼顾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与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以部编版阅读教材为核心,也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篇目数量,与此同时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乐学、善学。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社会责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立足教材阅读,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部编版教材把立德树人作为编写的根本理念。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等。教材的设计就是以重视学生语文素质发展为主的。因此,立足于部编版教材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应积极组织教学,做好对学生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工作。
部编版教材以双线组合来设计教学单元,一条线索是语文要素,另一条线索是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等各种基本要素,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人文主题”则强调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整个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结构,特别是人文阅读主题的安排情况,有清楚的认知,进行整体的把握。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分别是《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三篇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话题,或从少年成长的视角观察社会百态,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三篇小说所涉及的社会、家庭、自然等人物的成长环境,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三位少年,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闰土成人的悲苦代价;杜小康经历孤独和风雨后的成长蜕变;孩童的若瑟夫成人后能否经受住金钱的考验?三位少年的成长经历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藤野先生》和《纪念白求恩》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皇帝的新装》通过反面案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老王》闪烁着人性的温暖与善良……
作为初中生,其核心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为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部编版教材中的文本,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教育,为培养正能量的祖国接班人而奋斗。
二、拓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阅读实现文学学习的有效拓展,陶冶初中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拓展课外阅读,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阅读潜能,使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
首先,教师可以从课内阅读向课外拓展延伸。例如:在学习了部编版教材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搜集与主人公——海伦·凯勒有相同命运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张海迪、霍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使同学们像海伦·凯勒等杰出人物学习,学习榜样人物不怕苦、不畏难、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又如: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课中,文章以酒店小伙计这一看客的视角叙述故事。看客是鲁迅先生笔下常见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示众》《药》等小说。看看其中描写了怎样的看客形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从而思考鲁迅先生写形形色色的看客,主要想表达什么。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以《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
其次,推荐学生阅读适合的中外经典名著。经典阅读,能够奠定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高度,影响一个人精神品格的发展,理应视为中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重要方面。例如:《钢鐵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能成长为钢铁战士。《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其中孙悟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面对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代表了正义的力量,表现出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小王子》是一部充满诗意的经典童话剧,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告诉人们童真的重要性,传递着爱与责任。《爱的教育》用最朴实的语言倾诉着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每一种爱都纯洁而又炽热。使读者从中学会分辨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成为一个正直有毅力的人,勇于承担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可以了解一个时代,更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精神的塑造。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大有裨益,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放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良善的美德。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需要拓展性积累和情感的投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结合阅读实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生活处处皆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使学生投身于生活实践之中,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碰撞和交流中提升与升华。在组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形式应多样化。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达到学生乐于参与和愉悦身心并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使课内外联动,促进学生全方面素养的提升。
可以开展阅读比赛,阅读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探索建构一个开放的语文阅读新体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加学生阅读的机会,把学生的视野和阅读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也可以开展阅读演讲比赛、阅读辩论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声音把书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灵活的语言,为阅读增添活力和生命力。演讲和辩论等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加深对所要表达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有利于学生感情的交流和表达,对学生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养、良好人格的塑造以及优秀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以部编版课内教材阅读为核心,以课外阅读为辅助,由课内到课外渐次延伸。同时,打造为阅读保驾护航的精彩读书实践活动,让学生随时随地参与阅读行动,形成同经典对接、与时代同步、触类旁通、视野开阔的阅读效果,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