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文个性化积累方法初探

2021-05-13 19:48余小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积累引导个性化

余小芹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曾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也曾明确提出:“应该把这些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由此可见,积累古诗文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美好人格的形成,同时关系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经典古诗文,在笔者看来,是中华文化的根,学习积累古诗文,就是一种寻根行动;学习积累古诗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干什么。古诗文的学习积累包含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海量积累,本文探寻的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化积累古诗文的方法。

关键词:个性化  积累  引导  探究

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古诗文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我制作了两个调查问卷,一个是面向学生,一个是面向家长,对本校高年段6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①有33.8%的学生喜欢积累古诗文,但也有4.23%的学生完全不喜欢背诵古诗文。剩下61.97%态度为一般喜欢。②36.36%的学生有主动积累古诗文的习惯,49.3%的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背诵古诗文。③41.67%的学生能背诵50首以上的古诗文,40.28%的学生能背诵30至50首古诗文,18.06%的学生能背诵10至30首古诗文。④19.72%的学生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背诵古诗文,认为背诵古诗文有很大收获。⑤在积累古诗文方面,40.28%的学生用老师指导的方法进行积累古诗文,41.67%的学生喜欢用看图画欣赏记忆的方法积累,但也有18.06%的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积累。⑥33%的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累古诗文,但也有6%的家长从来没有引导孩子积累古诗文的意识。⑦38%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应该开始接触古诗词。⑧只有13%的家庭能经常陪同孩子积累古诗词。⑨认为“积累古诗词对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有用的”占了96%。⑩50%的家庭中有3本以上有关古诗文方面的书籍,但也有4%的家庭没有一本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籍。

通过对调查结果和学情进行分析,发现我校高年段学生学习古诗文出现如下问题:①只有33.8%的学生喜欢古诗文,大部分学生对其并不感兴趣。②74%的学生都需要靠家长或者老师的监督才会背诵古诗文,积累古诗文的主动性比较差。③调查数据还明显反映18%的同学一般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积累古诗文,在进行古诗文的积累时,无主题、无方法,盲目随意,积累过之后没有收获。④目前学生各科的作业比较多,学生忙于应付。因此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时

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深度学习。

根据以上结果和问题,作为教师應引导学生,发掘适合自己学习积累方式。家长也多陪同孩子观看央视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这类有关古诗词的节目,激发兴趣。在被调查的家长中,有29%的家长承认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积累的古诗文都以课本教材为主。当问其原因时,有回答是孩子能力跟不上,背诵课本的古诗文都感到吃力,有回答是家里只有课本教材,没有其他有关古诗词的读本。所以,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古诗文积累的广泛性。

二、尊重多元,自主组队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脑生理为基础,因而是先天具备的。智能是以组合的形态存在的,这种组合又是千差万别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智能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多元智能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对优势的智能领域,如有的学生更容易通过音乐来表达,有的学生则更容易通过美术来表达。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行组队,形成学习小组,并给自己的学习小组取名。如对图画敏感的孩子组成“诗情画意组”,对音乐感兴趣的组成“经典歌咏组”,对表演感兴趣的组成“创意表演组”,还有“归类整理组”“图画藏诗组”“宫格藏诗组”,等等。全班48人,每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积累的小组。

三、个性积累,百花齐放

(一)诗情画意,图“话”古诗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做了很好的评价和总结。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古诗就像一副画一样,很多古诗就包含着一个个故事。于是,我引导孩子们根据一首古诗,为其配图,根据一首古诗,编写诗人写诗当时当日的故事。还有的孩子能反其道行之,看到一幅画,一副场景,也能活学活用,配上一首合适的诗。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我在教学翁卷的《乡村四月》这首诗的时候,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繁忙插秧的景象浮现在眼前。我灵机一动,能不能让有兴趣的学生尝试着给古诗配上这样一幅画呢?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选作作业,没想到,很多对图画感兴趣的孩子交给我一幅幅充满生机的乡村四月图,实在是太美了。于是,我鼓励他们,喜欢给古诗配画的孩子可以形成自己的学习小组,去积累课外的一些富有画面感的古诗。

果真,相信孩子,孩子就会给你奇迹。课后,孩子们自主组队,自发去挑选,去积累,去画画描描,相互欣赏,有的甚至拿着作品来考我。呈现的作品有简单的《咏柳》《村居》《咏鹅》,也有稍微复杂的《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小池》,更有难度较大的《小儿垂钓》《山行》《惠崇<春江晚景>》。给古诗配画的热情高涨,由此也积累很多课外的古诗。

同时,学生还自己“发明”出了“看图猜古诗”,给小组取名为“图画藏诗组”。他们怎么做的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他们在网上找到很多“沙画”,然后发在班级语文群里,线上考一考同学,让他们写出相对应的古诗。如《江雪》《渔歌子》《 江南 》,就连《饮湖上初晴后雨》也让他们找到了。第二类是他们遇到一些与古诗相对应的图片,就收集起来,也发在班级群里,利用网络考同学。图片都相对简单,一目了然,譬如《元日》,画面上就有孩子在燃放爆竹;《墨梅》自然是黑色的梅花;《竹石》就是长在是头上的竹子了。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主动积累古诗的兴趣,在配画、找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和积累面,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诗中有“话”,“话”中有诗。有的古诗是一幅画,有的古诗则包含着一个小故事,蕴含着诗人想说的话。在教完《游山西村》之后,我大胆布置了一个选做作业:今天你就是陆游,你来到山西村,请你发挥想象,用现代语言写一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将诗人想说的话来一个情景再现。没想到第二天,林同学就给我交来一篇很有意思的想象作品,她写道:

春光明媚,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出去走走?听说山西村很漂亮,老百姓勤劳好客,那就去那里转转吧。咦?我这是到了哪里?山路弯弯,流水潺潺,这附近的人家呢?不管了,继续往前走吧!哇,前面繁花似锦,绿柳飞扬,我得去瞧瞧。这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扛着锄头的农夫,他似乎认识我:“这不是大师人陆游吗?稀客稀客啊!走,去我家喝两杯。”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您太客气了,我就四处转转,不打扰您干活,您去忙吧!”没想到农夫很热情,他拉着我说:“大诗人哪里的话,请都请不到您啊!我已经干完活了!赏脸的话,去寒舍一起浅酌几杯吧!”见他如此盛情,我也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跟着农夫进了村,来到他家。女主人很能干啊,不一会就上了满满一桌的菜,有猪有鸡有酒,色香味俱全啊!农夫说,大师人放心吃吧,这都是自己家里喂的家猪家鸡,绿色环保食品,这酒嘛也是去年腊月自己酿制的酒,您来刚好可以尝尝我们的手艺啊!”我和热情的两夫妻喝酒吃肉,听他们聊着农事,我呢,酒至尽兴处,吟诗《游山西村》一首,送给他们以表感谢!酒足饭饱,月上柳梢,夫妻两人送我到村口,嘱咐我要经常来,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西村。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村民的淳朴,乡村的美好风光,浓浓的乡情。可见,孩子已经理解了古诗。我在班上进行了宣读,孩子们都很佩服林同学。好多孩子投奔到她麾下,成为“诗话小组”的一员。后来,他们写了很多古诗小故事,譬如在《小儿垂钓》里,有的孩子写道“你别叫我,叫我我也不会应你的,我等了很久了,鱼儿马上要上钩了,千万不能功亏一篑啊!”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天真稚气。在《游子吟》里,有的孩子写道“我的儿啊,你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我舍不得你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把对你的思念缝进密密的针线,你可千万要早些回来啊!”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在《七步诗》中,孩子写道“我们本是一个母亲生养,我们喝一样的乳汁长大,我们血浓于水,情同手足,何必大动干戈,自相残杀呢?”这又让我们看到了骨肉相残的残酷。学生在这种积累创作中激发了兴趣,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发挥了自主积累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增强了写作能力,

(二)经典咏流传,情动古诗词

自古以来,诗与歌就是连在一起的,诗是用来唱的,当今的吟诵,就是对古诗最好的传承。但是由于我自己对吟诵研究不多,怕误人子弟,所以本文中,组合音乐元素引导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的时候,吟诵方面做得比较少,现代唱法比较多,我想,只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自主积累,就是可行的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想起了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教我们唱的亡国之君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20多年过去仍然记忆犹新,就是我用一节二课的时间教学生唱了这首词,并简单介绍了李煜其人,以及创作本词的写作背景。过了几天,没想到,班上的一个黄同学竟然找到我,她说她会背屈原的《九歌》了!我很吃惊,当即洗耳恭听,她果然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我诧异:你是怎么做到的?她说:我很喜欢一个歌手,歌手唱屈原的《九歌》唱得很好,于是我也学会了!会唱了自然就会背了啊!我还会唱《湘夫人》呢!我不禁对她啧啧赞叹!是啊,会唱就会背!我当时看到了另一条陽光大道,当即鼓励她:你去‘招兵买马,看看哪些同学喜欢歌唱经典,你们组队学习积累,到时候给我看你们的成果!

班上还真是有挺多喜爱音乐元素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都加入了她的学习小队,他们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经典歌咏组”,说是灵感来自于“经典咏流传”这个电视节目。一个月后,她和队友向全班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和天后王菲同唱苏轼的《水调歌头》,齐唱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合唱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齐唱才女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竟然还有中英文演唱《登鹳雀楼》......实在是不容小觑啊!后来,学校读书月开幕式,这个小组的孩子们经过排练,把《水调歌头》和中英文演唱《登鹳雀楼》搬上了舞台,获得了全校师生一致好评!有时候走在小道上,我还能听到别的班级的孩子学着哼唱呢!辐射影响力可不一般!

能不能自己谱曲呢?我把这个挑战抛给他们。没想到许同学几天后就拿着她的作品展示给我看。她用自己的理解和爱好,给《秋思》《劝学》《塞下曲》谱曲,看着古诗上那一个个阿拉伯数字,听着她的演唱,我分明感受到了张籍对亲人的思念,颜真卿对年轻人的劝导,卢纶笔下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奋勇顽强的精神。经典咏流传,情动古诗词。将音乐元素融入古诗文的学习,相信孩子自我发展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方式,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意演诗文,遨游诗文剧

部编版教材大量引入古诗文,古诗加上小古文,一共是129篇。光靠死记硬背必定是枯燥乏味,削减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带领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组队,创编古诗剧,小古文剧,把诗文改变成情景剧,大大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打开了有效积累的另一扇大门。

如学完古诗《雪梅》,我鼓励孩子们自编古诗剧《雪梅》,学生创编的剧本如下:

诗人:(手拿毛笔在写诗)

梅花:(自我陶醉,舞姿轻盈地出场)大家好,我是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傲然开放,散发着迷人的幽香。诗人曾这样赞美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我是冬天里最美最香的花,谁也比不上我!(作神气状)

雪花:(跳着舞,从天而降)大家好,我是雪花,在寒冷的冬天,从九天跳着舞飘落下来。我晶莹剔透,洁白无瑕。诗人曾夸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我是世界上最白最美的花,谁也比不上我!(作骄傲状)

梅花:(不屑一顾)是谁这么狂妄自大呀?是你吗?(手指雪花)

雪花:(凑上前去,不甘示弱)对,就是我,我让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你比不上我。(伸手去推梅花)

梅花:(据理力争)我是冬天里唯一开放的花,我才是最美最香的。你有哪一点比得上我?(伸手推雪花)

雪花:那我们就叫诗人来评一评?

梅花:评就评,谁怕谁?

雪花梅花一起呼喊:诗--人--,诗--人--。

诗人:(搁笔,起身,纳闷状)咦,是谁在叫我呀?(东看看,西看看,走过来)是你们吗?

雪花:(伸手去拉诗人)诗人,快来评一评,我们谁最美。肯定我是最美的,对不对?

梅花:(伸手拉诗人)她不是,我才是,我才是。

梅花雪花拉扯诗人,几个来回不休。

诗人:(不耐烦,甩开梅花雪花)好了好了,别吵了!待我一个一个地瞧一瞧再说。(围着雪花转一圈,仔细瞧瞧)哇,你好白!你真美!(竖起大拇指)(来到梅花身边,仔细闻闻)哇,你真香!实在是太美了!(竖起大拇指)(摇摇头,无奈状)哎呀,真伤脑筋!你们一个这么白,一个这么香,让我怎么评啊!(思考状,拍拍梅花的肩)梅啊,你虽香,但与雪相比,还差了她的三分白。(走到雪花身边,语重心长地)雪啊,你虽白,但较于梅,则没有梅花清香。少了你們任何一个,大自然都不够美啊!正因为有了你们,大自然才显得生机勃勃。你们应该相互学习。

梅花:(领悟)哦,我明白了,我要向你学习。

雪花:我也要向你学习。

梅花,雪花,诗人: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经过排练,三名同学把古诗剧《雪梅》搬上了学校读书月开幕式的舞台,获得全校师生啧啧赞叹!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历,孩子们自信心增强,兴趣更浓了。自发编写其他剧本,排练古诗剧,古文剧。如《精卫填海》,几个小组排练,从表演中,我们看到有的是愤怒的精卫——因为大海让她失去生命,有的是坚韧不拔的精卫——坚持不懈地“衔西山之木石”,有的是悲伤的精卫——夜夜思念父母亲人。再如古文剧《王戎不取道旁李》,学生自己制作道具,自编自导,在表演中更加深刻地明白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进行逻辑缜密的推理论证。发现排练剧本竟然这么好玩,他们便自发去排练其他的诗文了。如《刑天舞干戚》《公共怒出不周山》《司马光》等课外的小古文,孩子们也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得熟悉文本,熟悉剧本,于是小古文也背得滚瓜烂熟了。古诗剧《示儿》《赠汪伦》《小儿垂钓》《寻隐者不遇》等,有的令人深思,有的令人忍俊不禁,孩子们的才华得以展现。在玩中学,在学中乐。真是无愧于“创意表演组”的称号。

四、开展活动,巩固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塑造完美人格。在引领学生个性化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为了巩固成果,我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开展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活动一:飞花令里学诗词,中华文化中华魂

(1)线上飞花令。飞花令是特别简单,操作性强的一个活动,线上的飞花令我是这样开展的。譬如中秋节的晚上,我在班级语文微信群抛出一句话:大家都在赏月吗?我也在赏月,可是月亮羞答答的还没有出来,要不我们来玩个飞花令,边玩边等月亮好不好?孩子们都回复好。我说那就飞“月”吧,我先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轮到你们了。注意,别人对了的诗句不要再对,请打字不要语音。

很快,下面接龙一大片。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孩子们的积累量可见一斑。

这样的线上飞花令,依据时令,节日,信手都可以来一个。如秋天来了,飞个“秋”,小雪大雪,飞个“雪”,冬至节飞个“冬”,春暖花开飞个“春”,清明时节雨纷纷,飞个“雨",等等。简单好操作,巩固了积累成果,学生也觉得轻松好玩,没有负担,兴趣浓厚。

(2)线下飞花令。线下教室里的飞花令就很火热激烈了。我们的目标的是全员参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公平起见,各组组员们推选一名同学上台抽签决定本组出场顺序。全班8个小组,代表8个小队,每组6名同学。每组4名同学是上场,剩下的2名同学可以“营救”本组选手。最后淘汰剩下来的三组派出顶级选手进行终极PK每组有一个求救复活的机会,只有一次,慎用。(这是为了照顾孩子们的情绪,避免攻击卡壳丢分的队友)比赛决出小组冠亚季军以及诗词达人单项奖,颁奖表彰。按照从1到4的出场顺序,每组相应的选手上台,“飞花转盘”转出本轮要飞的字。确定飞的字后,各组组员依次口吐莲花,飞出相关诗句。如果有一个选手卡壳,可以求救,如果台下的组员也无法飞出相应的诗句,则本组淘汰。

印象最深刻的是1号选手飞“风”字,许同学飞的“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为师是第一次听说,果真是高手在民间。2号选手飞“水”字,谢同学飞的“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又让为师汗颜,没听说过!3号选手飞“林”,米同学竟然搬出了《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让同学们大开眼界。还有很多孩子的精彩表现,就不一一赘述了。舞台给孩子们尽情表演,为师我就是欣赏,赞赏,惊叹,同时给每一个选手每一轮比赛拍照,并且做笔记,最后将照片和笔记进行整理,做成美篇,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精彩表现,更加激发他们课外积累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二:开学检测,背诵接龙

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会鼓励孩子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古诗和小古文,并在“缤纷假期,个性积累”的打卡表上进行积累打卡。每个星期日,孩子拍照展示自己的积累进度,我及时跟踪检查,予以表扬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月和9月的开学第一课,我们便进行“开学检测,背诵接龙比赛”活动。

孩子分组讨论,制定规则。1、公平起见,还是抽签决定出场顺序,48名同学,48个签。1到48号,一一背诵接龙。2,每人背一篇或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最好是别人不会的。可以是古诗词,也可以是小古文。3,规定时间内没有背出来的,接龙失败,得接受惩罚——表演节目。4、同学背诵的时候,其他人要尊重他人,认真倾听。5,不允许弃权,全员参与,一个都不能少。

有些孩子的背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人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调皮捣蛋的曾同学真是一匹黑马,竟然背诵了诗经中的《关雎》,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小才女周同学真是牛气冲天,竟然背诵的是李白的《行路难》,小女生,大能量啊!瘦小精致的许同学带来的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可见假期有下功夫!小才女黄同学居然背诵的是《山海经》里面的内容,令师生大开眼界。同学们意犹未尽,想再听,她又带来了屈原的《山鬼》,真是令人驚叹!才子刘同学不愧是博览群书,曹操的《短歌行》那是信手拈来,《观沧海》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脱口而出!当然,也有诸如张同学等学生,说自己准备的篇目都被别人背了,自愿表演节目的。张同学表演的是《床前明月光》的rap,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和笑声,博得了全班的热烈掌声。一节课的活动结束后,还有一个小插曲呢!下课后,隔壁班的林同学,竟然来教室找到我,要求背诵《醉翁亭记》。这可是初中的名篇啊!这孩子居然一字不漏,相当熟练地就背了出来!后来的日子里,他还找我背了《卖炭翁》《沁园春.长沙》《陋室铭》《出师表》等等。问他为什么找我背,他说看我们班开展活动觉得很好玩,很羡慕。是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有趣好玩的路上带领同学们个性积累古诗文,形成健全美好的人格,这是我们的初衷和美好愿景。

五、定期考级,颁奖表彰

当学生用自己的喜欢方式,个性化积累古诗文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高度,有必要对他们的积极学习进行肯定和表彰,于是我在班级开展了古诗词考级和小古文考级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1)古诗词考级:①根据部编版对古诗词大量扩充,我们选择的补充读本是《小学生必备古诗词120首》。当然,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其他读本。②平时的每天,周末,寒暑假都有布置背诵打卡。一般定在每个学期期末考级。10首为一级。以此类推,100首为10级,120首为12级。③聘请家委会成员作为考级官,爸爸妈妈进课堂,家校合力,共同见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④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和个人奖状。对于背诵篇目前三的孩子,颁发“诗词达人”奖状,予以高度的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笔,笔记本等。

(2)小古文考级:①根据部编版对小古文的大量扩充,我们选择的补充读本是朱文君编写的《小学生小古文100课》。②考虑到小古文的难度比古诗词稍微大一点,所以在每学年进行一次考级。

5篇为一级。以此类推,50篇为10级,100篇为20级。③聘请家委会成员作为考级官,爸爸妈妈进课堂,家校合力,共同见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④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和个人奖状。对于背诵篇目前三的孩子,颁发“小古文达人”奖状,予以高度的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笔,笔记本等。

通过考级和表彰的形式,肯定孩子的付出,学生之间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目前我班已经开展了一次古诗词考级,一次小古文考级。孩子们积极参与,米晓月同学背诵了60首古诗词,达到6级。刘昭均背诵了40篇小古文,达到了8级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古诗文爱好者,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积累古诗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个性化积累古诗文方面进行的一些初步探索。自知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当以一颗科研的心态,积极学习,大胆实践,带领学生继续探究适合他们的个性化的积累古诗文的方法,让孩子们都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都能如叶嘉莹先生所说的拥有一颗“活泼不死的心灵”,拥有一个美好诗意的人生。

猜你喜欢
积累引导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