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13 03:02汪丽娜任若瑜
健康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癌痛阿片类依从性

汪丽娜,任若瑜

(永康市中医院 西药房,浙江 永康 321300)

癌症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8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约1 808万例,死亡约956万例,预计2020年全球新发肿瘤将达到1 500万例[1-3]。疼痛是癌症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据统计,癌痛的发生率为30%~50%,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则在80%左右[4]。疼痛使癌症患者备受折磨,是造成患者恐惧心理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症疼痛,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中重度癌痛治疗药物的重要部分[5]。本研究分析影响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期对提高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203例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方法确诊,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其中男115例(占56.65%),女88例(占43.35%);年龄39~78岁,平均(57.62±7.66)岁。纳入标准:参照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癌症分期清楚的患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身体虚弱,无法配合临床治疗的患者,合并精神病史或因精神障碍严重影响药物疗效观察的患者,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数据收集 通过查询医院病历系统并结合电话回访的方式收集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肿瘤部位、合并疼痛部位、TNM分期、疼痛性质、肿瘤转移情况、用药依从性、治疗药物。随访6个月后,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癌痛程度,评估前需对患者进行NRS的培训,确保患者历次NRS评估按相同标准进行。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患者癌痛程度,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重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减分率=(治疗前NRS-治疗后NRS)/治疗前NRS×100%,减分率≥75%为显效,疼痛明显缓解或消除;减分率50%~<75%为有效,疼痛明显减轻,可以保证正常睡眠;减分率25%~<50%为部分有效,疼痛有所缓解,但仍比较强烈,不能保证正常睡眠;减分率<25%为无效,疼痛无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部分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阿片类药物对癌痛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显效41例(20.2%),有效83例(40.9%),部分有效62例(30.5%),无效17例(8.4%),总有效率为91.6%。因部分有效患者的止痛效果不符合临床治疗目的,所以将治疗部分有效和治疗无效的患者归为不理想组(n=79),治疗显效和有效的患者归为理想组(n=124)。

2.2 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比较癌痛治疗效果理想和不理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阿片类药物对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转移情况、治疗药物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不同年龄、合并疼痛部位、TNM肿瘤分期、疼痛性质和用药依从性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Table 1 Un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pioids on cancer pain

2.3 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将药物的癌痛治疗效果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疼痛部位为神经病理痛、TNM分期为III/IV期、疼痛性质为爆发性及用药依从性低是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不理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表Table 2 Variable assignment table

表3 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pioids on cancer pain

3 讨论

癌痛是指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或抗癌治疗所引起的疼痛,是癌症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可存在于整个病程的不同时期,尤其是中晚期。剧烈疼痛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6-7]。药物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癌痛的主要方法,吗啡、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WHO提出“让癌症患者不痛”的防治目标,在全世界推广“三阶梯”止痛疗法[8-9],最常推荐的药物为阿片类药物,具有无器官毒性、止痛作用强、无最高限制剂量三大优点。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虽好,但临床上仍存在一部分镇痛效果差的患者,因此,了解影响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效果的因素,对提高癌痛治疗效果,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203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患者,结果显示其止痛总有效率为91.6%,达到临床癌痛治疗效果理想的有124例,表明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效果较好。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效果在不同年龄、合并疼痛部位、TNM肿瘤分期、疼痛性质和用药依从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理想组的年龄显著高于理想组,且不理想组合并神经病理痛、TNM分期III/IV期、间断性及爆发性疼痛、用药依从性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理想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神经病理痛、TNM分期III/IV期、爆发性疼痛及用药依从性低是影响阿片类药物癌痛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的患者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较差,与王春兰[10]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耐受力也下降,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刘玉梅等[11]、张广超等[12]研究发现年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止痛效果无显著影响,与本研究不一致,可能由研究样本的差异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效果较差,与多项研究结果一致[13-14]。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疼痛部位不固定、发病不规律、疼痛感觉复杂等特点,使癌痛治疗效果较差[15]。TNM分期III/IV期的癌痛控制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进展期患者与早期患者相比,疼痛的频率和程度均显著增加,药物的作用效果相对于TNM分期I/II期的患者也较差。爆发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控制较差,可能由于相较于持续性疼痛,爆发性疼痛发作具有不确定性,又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患者常采取忍耐的态度,对药物的依从性也较差。用药依从性低的患者癌痛控制效果较差,恐惧用药成瘾、镇痛药的认知不足、经济条件是影响癌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16]。临床工作者应及时发现患者在治疗和服药过程中的疑虑,并给予针对性教育和指导,提高其用药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阿片类药物可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60岁及以上、合并神经病理痛、TNM III/IV期、爆发性疼痛及用药依从性低是影响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疾病及用药的宣教工作,解除患者用药顾虑,提高其用药治疗的依从性,进而提高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镇痛疗效。

猜你喜欢
癌痛阿片类依从性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2021年欧洲《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临床实践建议》解读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警惕阿片类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