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提
张宝华先生是我所看重的一位青年学者,也是我在学术界的一位朋友。《辟斯顿弦乐四重奏和声技法研究》是他在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完成的一份学位论文。张宝华先生在沈阳音乐学院教书,虽然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但之后他还是在不中断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继续攻读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后,以获取国内这两所顶尖音乐院校教育的栽培。如此锲而不舍的学习和研究精神都使我这耄耋之人不可小觑。
和声学是音乐领域中自成体系的一门独立的多声音乐理论学科。同时,在西方的专业音乐创作和分析实践中,它又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理论知识。通过具体作品来研究和声也是探索和声学理论与作曲技术理论以及音乐创作实践的最好方法之一,并直接影响着音乐分析理论的建设和音乐分析实践的深入。本人虽然并不是和声学领域的专业教师,但当我回望自己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曲式与作品分析和专业音乐创作研究的数十年的工作实践时,也谙知其中的道理。
沃尔特·辟斯顿是20世纪美国一位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不仅写过大量的交响音乐、管弦乐曲和室内音乐作品,而且在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以及和声分析原理等方面也均有论著,并培养过艾略特·卡特和伦纳德·伯恩斯坦等著名作曲家,成为美国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张宝华先生选择了他的五部弦乐四重奏作为切入点,横跨了辟斯顿创作的三个时期,从中浓缩和提炼出他各个时期的主要和声技法特征,以及他对从巴赫、鲁塞尔、勃拉姆斯、福雷……直至当代音乐创作中和声技法的理解、应用和个性化创新,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因而,这项研究成果对我们更为系统地了解西方和声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状况都大有裨益。同时,对我国当代音乐理论建设以及音乐创作的健康发展,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音乐理论和创作在自身思想解放和学习西方现代音乐的“补课”风潮中,均已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因为“跑得快了一点”,一些人恨不能一步就能通过搞懂“无调性”而赶上西方现代音乐的主流,迈进国际现代音乐的门槛——这等脱离实际的浮躁心理,曾直接影响过我国音乐工作者对西方从古典、浪漫到现代音乐之间“水到渠成”的理论构建和系统作曲技法的理解、把握而陷入某种盲目性。但艺术的积累和提升都并无捷径可走,基础不牢,终究难成大器。后来的事实也不断证明,只有当我们开始深入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全貌和现况后,才会知道,当今世界音乐的发展并非只有无调性或先锋派等以叛逆传统谋求发展为指导的一种思路;新时代调性音乐的复苏则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思路指导下,在许多大师级作曲家的引领、探索和努力下,也继续焕发出了新时代的艺术光辉。显而易见的情况还包括:在世界音乐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多样化的调性音乐写法还占据着主要地位,社会需求则更不是无调性音乐“当家”——所以,在我们学习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时候,也需要沉下心来,面对现实,认真研究一些重要但原先被我们忽略了的音乐理论和当代大师级的音乐创作范本、文献。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张宝华先生《辟斯顿弦乐四重奏和声技法研究》一书的出版,也具有特别的针对性意义。
我注意到,对辟斯顿音乐作品中和声与对位高度契合的研究,或许正是该书的亮点;而传统音阶、人工音阶、“综合调式”及十二音扩展的极限的研究等,也能紧紧围绕作曲家个人创作特色进行,所以也显得特别有说服力。十二音调性序列及其和声手法等内容与现代音乐研究的关系更为直接;还有许多过去和声书籍中很少涉及的和声分析视角和音乐语言分析也很独到,看点颇丰。虽然迄今为止我還未能通篇拜读过这篇论文,但鉴于张宝华博士学位论文的导师是我院作曲系和声教研室的刘锦宣教授,又有由本院及院外专家组成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权威的把关,我对其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学术价值自然深信不疑。
最后我想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作者向世人阐述了他个人就《辟斯顿弦乐四重奏和声技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和结论,而且其治学的严谨作风和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方法也体现出论文作者视野开阔、独创精神和科研中的个性化志趣,这对我等科研人员和读者也颇具启发性和参考性。
学术界一向认为,博士学位论文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学者年轻时代在某一学术领域所具有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和获得的最高学术成就,也代表着他学术人生中的第一次高峰。因此,国际交流中在介绍学者时,通常也会以介绍该学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开始——因此,我对拜读音乐科研所和院校的博士学位论文也一向有着特别的兴趣。作为张宝华先生的忘年交,我怀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无限感慨,首先要祝贺他在读博阶段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同时也热切地期待这本书的顺利出版,并乐于将这本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新书举荐给各位读者学习参考。能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也将使我感到无比荣幸。
仅以此短文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