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曲《春蚕》的演奏技法及音乐意境

2021-05-12 11:48李时茜
音乐生活 2021年4期
关键词:春蚕乐段维吾尔族

李时茜

琵琶独奏曲《春蚕》是享誉国内外的琵琶大师刘德海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首既立足于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经典之作。这首乐曲是刘德海大师“人生篇”系列作品之一,“人生篇”包含了《春蚕》《童年》《天鹅》《秦俑》《老童》五首琵琶独奏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曲家在继承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又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创新演奏技法,使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审美意境深远,每一首作品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乐曲《春蚕》具有非常浓郁的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特点,作曲家选取了四首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创作改编,使乐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通过大胆的创新技法,生动刻画了丝路驼铃、春蚕吐丝的音乐形象,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人生内涵,同时作品也蕴含了作曲家坚忍不拔,勇于承担责任且不计付出的奉献精神。《春蚕》全曲包含引子可以分为五个段落。作曲家采用了琵琶曲中比较少见的bE和bB调,同时将四弦降低了一个大二度,这也是这首作品比较独特的地方。

乐曲引子部分(第1—7小节)为散板,运用了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牧羊曲》的曲调为素材,而《牧羊曲》的原曲调是用维吾尔族的一种木笛来演奏,这种笛子的音色高亢、嘹亮,又因为没有笛膜,使得吹奏出的声音有一种干涩之感,作曲家在这部分主要运用轮指技法演奏,来模拟木笛的声音,乐曲以的两句呼应式的乐句为开场,用了不同强度的轮指来表现,主体乐句的强轮指,演奏时保持轮指的“凤眼”手型,要求很强的颗粒性,同时又要坚挺、有力,具有穿透性,且左手的按弦不加一点揉弦装饰,使得音色更显硬朗、干涩,随后是主体乐句的回声呼应,接着突然转入pp的弱奏轮指,这里的轮指不强调颗粒性,用“龙眼”手型,触弦的位置偏上,就是靠近最后一个品的位置,要求演奏出一种缥缈、悠远的感觉。与第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强一弱、一明一暗、一远一近的强烈对比,在开篇就将听众带进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渲染出了大漠戈壁的苍茫、辽阔。紧接着是两个带有倚音的强的fa,将乐曲转入第三个乐句,饱满的轮指加上充满爆发力的大指挑勾弦,让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形成全曲的第一次小高潮,之后情绪逐渐回落,轮指也渐缓渐弱,配以左手的上弦音技法,模拟春蚕吐丝的声音,渐行渐远,慢慢消失。这里运用的上弦音技法,是刘德海老师为《春蚕》独创的一种左手演奏技巧,中指、无名指或小拇指按音,然后用食指的指甲一面剔弦以发声,音色清脆、透亮,具有金属质感,此技法生动地表现了春蚕吐丝的声音,极具特色。

譜例1

乐曲的第一乐段(第8—41小节)取材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埃介姆》,乐段以一串右手四遮泛音开始,透亮的泛音好似远处传来的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之后是泛音和推拉弦并行的一段复调旋律,节奏平缓,泛音的演奏要清脆明亮,左手的拉弦技法是这部分的重点,要求拉弦有力量,但是速度要慢,同时在拉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揉弦,右手的分弦要运用反弹的技法,增加拉力感,表现人们在大漠中伴着驼铃艰难地行进。接着是由三指遮弦与双弹双抹相结合的创新技法演奏的乐段,三指遮也是刘德海老师在传统遮弦的基础上开创的创新技法,就是右手大拇指勾四弦同时中指、食指抹二、三弦,演奏时要求手指小关节带弦发力,过弦迅速,同时配合一定臂力,带一些提拉弹法,音色有力、坚挺,音乐情绪坚定、充满力量感,表现出人们在戈壁大漠中不畏艰难,坚定地前行,接着是连续的切分节奏型,演奏时注意分弦的爆发力,同样需要运用到提拉的弹法和手臂的力量,左手滑弦音要用力按弦向下滑,表现行进者在大漠中用力拽着拉骆驼的缰绳,步履蹒跚地艰难行进,同时也赋予音乐一种前进的动力,之后再转入一个渐强再渐弱的乐句,最后的小附点节奏演奏时要略带一些顿挫感,使得音乐更具有层次感,在平静的情绪中结束这个乐段。

乐曲在进入第二段(第42—96小节)时,音乐风格上有了很明显的转变,音乐情绪变得轻松、活泼、俏皮,似乎是行进的人们,在大漠中忽然看见了绿洲,心情也随之明朗轻快起来,因此,这一乐段作曲家提炼了新疆维吾尔族热瓦普音乐《你的天上有没有月亮》为素材,采用典型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有的节奏型:小附点与三十二分音符的组合,刻画出一群美丽的维吾尔族少女,弹奏着热瓦普,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这一段音乐中,作曲家又以一种创新的技法——弱奏来模仿热瓦普的音色,即将右手小拇指抵在琴弦靠近缚手的位置,使琵琶原本响亮、清脆的音色变得像热瓦普那样柔和又沉闷,音量也小,但是颗粒性更强。次乐段除了弱奏的演奏技法,把握好节奏和节奏重音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附点三十二分的节奏型和前八后十六三十二、前十六后三十二等非固定节奏型是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很典型的,但在琵琶音乐作品中却很少见,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把握好节奏重音,处理好强弱关系,使得音乐更具有跳跃感,同时要求快速弹挑时指尖带弦,小关节发力,音色均匀有颗粒感,加上左手的快速打带技巧,音乐情绪欢快流畅。之后,乐曲转入一段更加明亮、悠扬的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在技法上右手的轮指与左手上弦音拨弦结合,线与点的结合,要求左右手配合自然,旋律线条要流畅,同时点要清晰有颗粒性。

乐曲的第三段(第97—133小节)是全曲的高潮段落,速度更快,情绪也更饱满,如果说第二段描写的是维族少女的舞蹈场面,那第三乐段就是粗犷、魁梧、刚劲有力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子的舞蹈场面,音乐素材同样来源于维吾尔族音乐《自由的生活》,快速遮分与弱奏技巧的结合,是对维吾尔族弹弦乐器“弹步尔”和“都塔尔”的模仿,一弦上的弱奏音色清脆,三四弦的旋律音型粗犷、沉稳,如同这两样乐器的合奏,同时也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弱奏的基础上的快速遮分,在基本手形上略作调整,手指小关节发力,要求速度快而不乱不急,节奏均匀,用力集中,同时突出重音,而此段落的重音又都不在常规节奏重音的位置上,这就要求演奏者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加以掌握。

谱例2

乐曲的第四段及尾声(第134-198小节)是对整首乐曲的一个回顾总结,一段带有乐曲引子部分的动机的长轮段落,富有鲜明的新疆民族音乐特色,旋律舒展高亢,仿佛又把听众带回了茫茫大漠上的丝绸之路,悲壮的音乐情绪随着旋律的推进慢慢累积,越来越强,伴随一次次右手大指在四弦的勾挑达到一个高点,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接着音响逐渐回落,以一串上弦音作为过渡,进入一段有缥缈、梦幻下行音阶旋律,这一段落采用五指分轮的技法,音色均匀,有颗粒性,要有一种三连音的感觉,轮速由慢渐快,音响上由弱到强再到弱,仿佛春蚕正在一圈一圈地吐丝成茧,随后作曲家为了更形象地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内涵,又创新了一种新的技法,左手中指按音,用食指和无名指交替做上拨弦和打音,同时右手在琵琶山口外拨弦,就是右手抬举至山口上方的弦槽处拨动琴弦以发声,此处拨弦的音量不大,但音色较尖锐,如同春蚕拼尽全力地吐丝,之后左手的打带音保持,右手用大指内侧大鱼肌处扫弦,这又是刘德海老师为《春蚕》所创新的技法,传统的扫弦是“四弦一声如裂帛”,而肉丝发出的音响效果细腻、柔和、弱而不虚,有一种朦胧之感。之后左手的打带音伴奏继续保持,右手从肉扫转入摇指技法,这里的摇指也与传统摇指不同,传统摇指是用义甲的侧锋触弦,用手腕的力量快速过弦发声,音色集中扎实,在这里的摇指则是用缠义甲的胶布直接触弦,手指关节发力运动过弦发声,这样的音色比较弱,比较虚,随着左手伴奏音型逐渐加快,摇指也慢慢过渡到传统的侧锋触弦,音量也慢慢加大,紧接着是八度音的强扫轮,将音乐再次推向高潮,音乐情绪彻底释放,连续的具有爆发力的扫轮,使音乐充满辉煌的气势,振奋人心,如同春蚕用尽最后的力气,也要吐尽蚕丝,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也不放弃,乐曲在最后强有力的双滑七连音中结束,触弦靠近缚手的位置,使音色坚挺,如同坚韧的生命力,预示春蚕终将破茧而出,飞向新的生命之旅。

谱例3

《春蚕》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经典琵琶独奏曲,刘德海老师运用传统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在琵琶传统演奏技法上加以创新,使乐曲有了独特的音响效果及审美体验,乐曲中浓郁的西域风情,具有特色的演奏技法,鲜明的艺术形象,都体现出作曲家刘德海老师超高的创作才能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作品无论是创作题材、思想意境还是创新技法上都让听众耳目一新,也为有着2000多年发展传承史的琵琶艺术注入了新的動力。

参考文献:

[1]黄婷:《琵琶独奏曲〈春蚕〉意境分析》,《参花(上)》2020年第10期,第143-144页。

[2]李若楠:《琵琶曲〈春蚕〉的演奏分析》,《黄河之声》2020年第13期,第20页。

[3]王忆菲:《琵琶曲〈春蚕〉的艺术特征研究》,山东艺术学院,2020年版。

[4]高艺欣:《新疆音乐元素在琵琶作品创作与演奏中的应用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版。

[5]刘明洋:《刘德海“人生篇”琵琶作品研究》,燕山大学,2019年版。

[6]魏冉冉:《探析〈春蚕〉演奏艺术魅力及技巧创新》,《戏剧之家》2019年第22期,第57页。

[7]钱鹏:《琵琶曲〈春蚕〉的技法创新与音乐风格》,《当代音乐》2019年第6期,第119-120页。

[8]丁英超,程军涵:《论刘德海大师〈人生篇〉创新技巧的运用》,《艺术品鉴》2019年第9期,第69-70、74页。

[9]丁英超,刘思彤:《论琵琶独奏曲〈春蚕〉意境之美》,《黄河之声》2018年第15期,第22页。

[10]王欣洁:《论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黄河之声》2016年第23期,第94-95页。

[11]韦海峰:《多少故事烟雨后 一曲琵琶已成歌——观于源春〈文武双全〉琵琶独奏音乐会随想》,《音乐生活》2019年第11期,第88-89页。

[12]杨鸣:《琵琶曲〈春蚕〉的创作和演奏分析》,《艺术教育》2015年第9期,第177-178页。

[13]李米米:《〈春蚕〉演奏艺术魅力及技巧创新》,《艺海》2016年第3期,第66-67页。

[14]陈湘:《刘德海琵琶作品中的继承与创新》,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版。

[15]陈燕婷:《四 琵琶左手法路》,《音乐生活》2018年第11期,第12-14页。

猜你喜欢
春蚕乐段维吾尔族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情况调查
浅析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表演
渔歌子·咏春蚕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春蚕
春蚕
维吾尔族老人长寿三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