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媛 韩莎
秦末,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开始争夺天下,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了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音乐辉煌壮丽,风格雄伟奇特,为人们再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十面埋伏》最早见于1818年的《华秋苹琵琶谱》,1895年由李方园修改调整,改名为《淮阴平楚》。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琵琶名家刘德海大师对该曲进行改编,此曲在此后大多使用他于1975年的演奏谱。1973年,钢琴家殷承宗、刘庄、储望华别具风格地把其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1979年5月,刘文金先生与赵咏山先生依据此曲编创了一首大规模民族交响乐作品,从民族交响乐的视角诠释了音乐主题,其场面壮大,和声效果丰满,气势非凡。2006年,由杨宝智先生改编的小提琴版《十面埋伏》得以定稿面世。
双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收录于中央音乐学院傅红教授2016年编著的《中国双钢琴改编曲集(二)》里,由傅红和田田教授根据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改编而成,使用了双钢琴这一更为新颖的西洋乐合作艺术进行演绎。
在演奏由器乐作品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时,演奏者需要认真体会原作内在的韵味与文化,才能表现中国钢琴独特的精神气质,将传统音乐的意蕴诠释得更为准确。文中,笔者根据自身演奏经验,以及与交响诗版本的对比,对本曲中出现的主要技巧逐一进行分析。
(一)震奏
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音响丰富,气势雄伟,作者在双钢琴版本的创编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这种气势与效果,加入了大篇幅的震奏。
“乌江”片段中,两台钢琴分别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连续使用八度震奏,模仿了弦乐队合奏的音色,在较宽的音域中体现出一种大起大落的情绪。演奏时难点在于保持主旋律清晰的同时,震音还要随着旋律的起伏做力度变化,且每一组震音还需做到在一拍内完成强到弱的转变。这要求演奏者的手指有着极高的控制力,并且设计好不同层次的力度。弹奏震音时,第一个音要似琵琶勾弦时那样释放出清冽、有力的音色,随后将力量稍收,音量越低,触键距离也就越低,在这期间要保持手腕的平稳,无须左右摆动,主要依靠手指的力量。
图1
音程、和弦的震奏多数是为了烘托气势。“列营”片段中,在交响诗中此处为全乐队的齐奏。在本曲中两台钢琴交替着使用震奏、琶音来模仿大鼓的滚奏和古筝的刮奏,再加上踏板,使得音响效果最大化。不同于简单的八度震奏,此处手腕要完全放松,小臂微微外扩,用大臂和小臂的力量朝和弦这一侧推进,给予源源不断的力量。
(二)琶音
琶音是中国钢琴作品里常应用的创作技术之一,它能大大丰富旋律的表现力。在“列营”片段里,一组组的琶音是对古筝刮奏的模拟,演奏时不仅需要一气呵成,还需要保障每一个音的清楚,与此同时,还需要展开力度变化。所以双手的连接应该连贯顺畅,使用手腕自如转动来帮助手指快速地跑动。其次,演奏前根据情绪及旋律的变化设计音量变化,在练习中总结出合适的表现方法。最后踏板的换踩应及时,保证乐句完整的同时,还要避免造成浑浊的音响。如此一来,才可以表现出古筝刮奏时候的潇洒,包括琴体震动时候形成的余音袅袅的作用效果。
图2
在“吹打”片段中所运用的逆琶音,应由上而下演奏。此处的琶音模仿了交响诗中打击乐的节奏型,是一个补充声部,演奏时需要两只手共同完成。音乐演奏时要快,将力量“送”到每一个手指尖,完成后大臂要快速把手指带离琴键,整个过程要做到一气呵成,整体动作要协调、挥洒自如,表现出打击乐的潇洒果断。
图3
(三)装饰音
装饰音的应用,也是中国钢琴作品主要创作手法之一,不仅润色音乐旋律,也促使民族风韵充分表现。此作品中所用的装饰音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吹打”片段中的三个倚音,演奏时需注意抛开固有的“装饰音不占时值”的观念,将倚音的线条拉长,力度轻柔,似是从远处传来的笛声,再慢慢地过渡到主音,踏板保持,使倚音的余韻与主音相融合。但不要忘记装饰音的本质,将此处当做两个独立的音去演奏。因此演奏者需把握好尺度,慢速弹奏的同时还要保证音之间的紧密。
图4
(四)三连音
三连音在此作品中占了很大的篇幅,并且在很多乐段中作为主要动机发展。一般情况下,演奏三连音追求的是均匀,稳定。但所有的三连音都标准化演奏便会过于刻板,且不符合中国传统音乐中节奏较为自由的特性,因此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乐曲中第8小节,此处的音乐氛围还处于较紧张的状态,第一第二钢琴分别对应的是乐队中二胡与中国鼓的角色,第一钢琴先奏出主旋律,第二钢琴在随后的一拍内进行补充。此处三连音的节奏除了均匀,应该弹得更加急促、果断。随后的第9小节,四个声部和弦齐奏,这两组三连音可以逐渐减速,每一个音之间的空隙递增,给予足够的时间,以达到抒情雄壮的效果。
图5
(五)踏板
每首钢琴作品都需要参考曲风、音乐节奏特征、力度的多种要求,科学处理踏板的换踩,此处笔者以追求不同的音响效果为例分析踏板的运用。
作品第1小节,为了营造气势,两台钢琴都可采用音前踏板,直到第一个休止符时再进行换踩。作品第20—24小节,引子部分,两台钢琴都可在前两个小节加入弱音踏板,其间重音踏板随着旋律正常换踩,到后两个小节再去掉弱音踏板,营造出声音由远及近的效果。作品第49小节起,第一钢琴伴奏织体为密集的琶音,为了使音色更加圆润,旋律进行得更加连贯,可采用切分踏板。作品第145小节起,第一钢琴是连续的小三度进行,为了追求一种朦胧、缥缈的氛围,可以采用特殊音效踏板中的连续抖动踏板,以保证清透的音响效果。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由于受到特殊的地域、气候、民族、文化、历史等要素的影响,产生了与西方音乐文化完全不同的审美心理与文化特征,其反映在文化与哲学方面就是中国特有的“重自然、重生命、重气韵”的文化价值取向。反映在艺术方面则是偏向于运用“气”“韵”“道”等无形的、非物质化的概念去描绘、定义艺术的品性与本质。
(一)气
在传统琵琶曲里,依据乐曲格调与表现手法的不相同,有“文套”与“武套”体裁之分。其中《十面埋伏》便是“武套”的代表作之一。[1]其结构庞大,不仅具有恢弘的气势,更蕴含着深刻的气韵,这种“气”,有别于西方音乐精确化、定量化的音乐结构形态,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标准之一,在双钢琴作品里是非常罕见的。
相较原曲,双钢琴版本的《十面埋伏》基本沿袭了交响诗的改编,但结构更为庞大,用了更多的篇幅去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
(二)韵
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合并了原曲的部分段落并且保存了各段重要的音乐素材,并从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宝库中选取了新的音乐材料加入,突出了音乐的矛盾冲突,有其独特的韵味,在双钢琴的版本中也保留了这份韵味,体现在以下方面。
1.“楚歌”的运用
楚歌是以楚地方言演唱的歌曲,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诗经》的四言体,每句皆有“兮”字,其中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历来被人们传诵。在《十面埋伏》中,汉军夜间高唱楚歌,楚军以为汉已得楚地,从而士气崩溃,“四面楚歌”便来自于这一事件。
在该部作品的“小战”结束处,就运用了由楚歌改编的旋律。第一钢琴固定的节奏型模仿着军队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小三度的进行却打破了这一份气势与平稳,增添了一丝阴郁,预示着大战在即,描绘着人们心中的不安。第二钢琴先用单旋律进行连奏,再使用八度震奏来演奏楚歌。悲剧性的音乐以一种越来越不稳定,忐忑的状态出现。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勾绘出了漢军在“埋伏点”唱起楚歌,彻底瓦解了士兵的斗志。“小战”结束后的过渡部分,两台钢琴齐奏出楚歌的旋律。相比前面,这里的织体更为厚实,演奏的力量更大。用这样坚定的姿态奏出“楚歌”,似是表达了楚军被越来越浓厚的思乡之情唤醒。“大战”的最后一段,第二钢琴再次奏出类似楚歌的旋律,配合着第一钢琴的和声,越来越轻的力度将音乐情绪变得安静,此处的楚歌则是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宣告战争的结束。
2.京剧元素的运用
近年来,京剧元素在各类音乐作品里常有运用。在此作品中也有体现,“此乐段模仿着军队中擂鼓的音响,节奏有着极大的伸缩性,可模仿京剧中的‘垛板来演奏”。“垛板演唱时,强起强落、字头紧接着字尾一字一板地顶着板唱,整体一气呵成,在京剧中常用来加强气氛,表现激动、愤怒的情绪。”[2]按照‘垛板音乐演奏,通常指的是音乐节奏与力度一蹴而就的演奏方式,此处表现的是两军决战前汉军阵营的威武庄严和主帅擂鼓的从容不迫与必胜信念。演奏时不光要掌握适宜的速度,也要注重对力度的把握。
3.曲牌的运用
曲牌,又被称之为牌子,在器乐里常用于称呼不属于板腔体组成结构的、一个可以单独应用的音乐曲调,是我国音乐里一种最基本的曲式结构。本曲里应用了少数经典曲牌作为音乐旋律骨干,例如“吹打”乐段就取材于《大开门》,而“奏凯”就是《五声佛》的衍变而形成。上述曲牌都是京剧的经典曲牌,《大开门》又被称之为《水龙吟》,常应用在军里主帅升帐等,而“吹打”乐段描述表达的就是元帅的正式出场。
(三)道
从《十面埋伏》历史事件本身来看,这里的“道”强调项羽失败的必然性,一味崇尚武力,做事不顾后果且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导致了他最终的“失道寡助”,从而走向失败。
双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反映到学习中的“道”,是强调“合”的重要性。这种“合”首先是体现在两位演奏者的配合,如演出前的分析、练习、磨合等工作,犹如战前的练兵,唯有学会更多地与他人交流、合作,才能“得道多助”,进而完美地演绎作品。此外,“合”还指代一种包容学习的态度,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应该是闭门造车,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多方面地学习和了解专业以外的知识,只有丰富了内在的知识素养,才能将所练技能准确而恰当地展示出来。
从音乐本身来看,双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的“道”体现在音乐家们努力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挖掘和传承的热情,作者将双钢琴这一新颖的演奏形式与传统古曲相结合,大大丰富和创新了古曲的演出方式和渠道。也提醒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音乐学习者,要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添一份力量。
目前国内鲜有作曲家使用钢琴这一乐器来描写大型战争场面的旋律,而大多使用琵琶或者二胡等民乐,因此更显得此作品的难能可贵。作品所刻画出的战争场面极具特色,古曲与双钢琴的结合,既丰富了中国双钢琴作品的创作内容,更拓宽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道路。
笔者期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推进中国双钢琴事业的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音乐人演绎、创作、研究双钢琴音乐提供参考。关于此作品仍有很多课题有待完成,笔者期待与更多的研究者一齐去完成对本曲以及更多的中国双钢琴作品的研究,共同推动中国双钢琴的发展。
本文系湖北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双钢琴作品演奏探究”(2020012)、湖北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课程思政”立项建设项目(Z135101-10)的研究成果。
注释:
[1]林寅之:《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版本集锦与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2]钟祎琼:《民族交响诗〈十面埋伏〉总谱解读与指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