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
【摘 要】语文教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部对语文学科的关注与重视,写作教学的考查与评价方式越发灵活。思辨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在高考作文中时有体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写作教学承担着学生思辨性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本文针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与研究,以期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思辨性作文;写作教学;指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150-02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and Guidance Method of Critical Wri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No.1 Middle School, Wuping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LI Danping
【Abstract】Chine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attention and emphasis on Chinese subjects,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writing teaching have become more flexible. As a cognitive method, speculation is often reflected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essays. From a certain perspective, writing teach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xercise of students' speculative ability.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speculative writing" in high school,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Speculative composition; Writing teaching; To guide the way
从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多数教学方式以高考应试为主,同时考虑到考试时间以及分数比例方面的因素,因此高中写作更加偏向于议论文。对于“思辨性作文”而言,其主要以逻辑思维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能够做到论据合理、逻辑清楚、结构准确。“思辨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章内容方面,部分学生在写作中难以达到以上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重考查方向,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改善学生的写作问题。本文基于当下思辨性写作教学现状,通过研究、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一、高中“思辨性写作”现状
当前高中生在写议论文时主要以应试为主,对于不同年级而言,其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一学生对于议论文接触较少,思维能力较欠缺,对于文章审题立意以及写作方式方面有较大问题;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主要问题体现在文本内容方面,内容缺少逻辑性,并且在写作中对于文体把握不够准确,文章较为单一等。当前“思辨性写作”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思辨性文章的分析与写作指导,但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素材积累缺少相应的引导。同时,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且套用写作模板,难以展现独立的思维表达。高中生所写的思辨性作文大同小异,很多学生由于受教学思想的影响,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且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思辨作文的写作,无法使所写的思辨性作文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写作效果不佳。且由于高中教学任务较多,教師对学生写作后的点评难以及时反馈给学生,以至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我思考与改进效率降低。
二、高中“思辨性写作”问题分析
(一)缺少合适的思辨类素材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素材的积累在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适的素材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把握,丰富学生的习作思维和文章内容。对此,在进行思辨性写作的时候,学生需要提前搜集足够的素材资料,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灵活使用素材资料,以此丰富作文内容,丰富层次结构。在思辨性作文写作时,可以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作为素材,从而让学生在写作时思路更加开阔,能够根据例子展开思辨性的讨论,减轻写作的压力以及难度,帮助学生在确定写作主旨之后,能够以所确定的素材内容展开思辨性作文的写作,表达出思辨性的观点。但目前高中生对于思辨类文章的了解并不多,学生难以从教材中获取有用信息,由于该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写作思辨性作文的时候,难以灵活地使用所收集到的素材内容,在运用素材内容进行思辨性作文写作的时候,无法从思辨性作文的角度出发,容易出现题材跑偏的问题。且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学生对于思辨性作文的写作缺乏足够的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比较呆板,教学效率不高。且高中生在课外阅读思辨类文章的时间较少,多数对于文章深层次内容难以理解,导致其在写作中运用不够恰当,使文章缺乏逻辑性。
(二)思维方式差异
高中“思辨性写作”需要作者具有较为严谨的思维,写作时以逻辑与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于论证问题进行有效的议论,在对所提出的论证问题进行有效的议论之后便可以进行总结,提出自己对于论点问题的观点。为了能够让所写的思辨性作文更具有逻辑性,在思辨性作文写作的时候便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通过理性思维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排序,不断完善所写的思辨性作文,让思辨性作文所表达的含义更加清晰。然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下,大多学生的思维偏于感性,而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平时学习中容易出现理解不深入、不理性的问题,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加以思考的状况,教学效果比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利用理性思维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解决。理性思维的缺乏,体现作文内容表达不够严谨、情感过于丰富等问题。在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环境中,道德伦理经常成为学习的材料,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以道德作为判断的标准进行写作。
三、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策略
(一)扩展写作素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案例,对于教材中的思辨类文章进行深入研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尽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真正利用思辨性思维进行学习。例如在教材中的《师说》一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文章论证以主要教学方向,将“道理存在即为教师存在”的论点提出,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论据有哪些以及文章如何分层,论证该论点。在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涵。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思辨性交流,并且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合适的思辨类素材。
(二)培养学生思辨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能够利用逻辑思维提高信息辩证能力。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使学生在看待问题时更加客观全面,在写作时能够把握对于论证的有效性和文章逻辑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写作角度建立学生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事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例如在学习《出师表》后,针对尽孝尽忠这一论点,从文章中找出合适的论据进行议论。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相关的论证能力与概括总结能力,对复杂材料进行简化处理,提取出有效信息,运用对比论证或设喻类比方法把握文章论点。
四、结语
文章主要针对“思辨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上分析,结合当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课程要求、考试主要考查的方向以及语文教材内容,同时兼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针对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高中思辨性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黄志森.推陈出新——试析写好思辨性作文的有效方法[J].高考,2018(23).
[2]王波.思辨:让写作成为一种理智的幸福[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06).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