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嵘
小川初到我们班时,面对既好奇又兴奋的新同学,他显得有些拘谨,好久才从嘴里挤出几个字:“同……同学们好!”
我快速走到他的身旁,对同学们说:“这个新同学叫小川,他从北京转学过来,他的家乡在著名的小龙虾之乡——潜江。同学们要好好帮助小川尽快融入新班级。”小川在同学们友好的注视下回到座位。我以为,小川会很快适应新的班级生活,开启一段快乐的学习时光,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背道而驰。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川在课堂上总是望着窗外发呆,就算偶尔看黑板,他的目光也是涣散的,眼睛里看不到一点神采,作业也是一塌糊涂。课下,他要么坐在座位上发呆,要么在走廊上和固定的几个同学打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让小川提高学习兴趣,尽快融入班集体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思考再三,我决定先从小川的家庭入手,了解小川的成长环境和原生家庭。于是,我给小川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原来,小川的父母早已离婚,爸爸一个人带着他。小川从小与农村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上了小学才和爸爸一起生活。父亲不善言辞,对我所说的孩子的现状只是轻轻叹息,电话这头的我都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深深的无奈和辛酸。
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都会刻意留意小川,只要他的眼神看向我,我就会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可是,小川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每次小川回答问题时,下面的同学都会小声嘀咕,甚至有一次,有同学在底下大声抱怨:“声音也太小了吧,根本就听不到……”这时候,我不会批评任何人,只是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让我们多给小川一些时间,相信小川一定会越来越棒。同学们,你们相信他吗?”听我这么一说,本来还有些怨气的同学也很配合地喊出“相信”。终于,在一次公开课中,小川吸粉无数。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记住了吗?”
“回答问题时,声音一定要洪亮,语速要慢。”
“桌子对整齐,把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
课间,我正在教室提醒孩子们下一节语文公开课的注意事项,毕竟这节课关乎着我本学期是否能够顺利过关。
公开课还剩5分鐘结束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上完了《父爱之舟》,你们是否被文中的父亲所感动呢?你们想对自己的父亲说些什么呢?”问题一出,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快速扫视了一圈,发现坐在角落的小川也举起了手。小川不在我点名回答问题的范围内,可他举起的手就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此时,我的心里犯起了嘀咕:“点小川吗?他要是回答得不好怎么办?”正当我内心纠结不已时,同学们喊出的“相信”仿佛惊雷一般在我耳畔激荡。
终于,我喊出了小川的名字,他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手不自觉地揉捏着衣角,紧张和不安像极了第一天来我们班的样子。看着他紧张的样子,我也开始紧张了,但是我从他的嘴里听到了真挚而流畅的表达,他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时是那么坚定。
公开课在最后一个问题的圆满解决中落下了帷幕。我庆幸自己没有做一个“机器人”老师,按照输入的程序完成任务。小川的改变让我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教育工作者。也许是我不经意的点名让小川重新有了自信,我看到他回答问题后开心地坐下,脸上是藏不住的愉悦和满足。
对孩子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爱,少一些程序化管理,少一份责备和抱怨,我想我们的孩子在时间的洗礼下一定会绽放出属于他们的光芒。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