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思想实践研究

2021-05-11 05:37徐旭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依法治国

[摘要]习近平少年立志,青春历练,孕育了爱民初心,理想升华,心系民生;涉政惠民,领导中国全面依法治国,强党强军强国,追逐“中国梦”引领中华民族腾飞,为实现民族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人民至上,2020年习近平亲自领导决策布局全国抗疫战疫防疫,提交了一份中国人民满意、世界人民敬仰的满分答卷。今天正带领中国人民与世界共融,驰援合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通力合作,努力奋进,引领世界和平走向,共铸全人类的辉煌。

[关键词]少年立志;涉政惠民;依法治国;脱贫战疫;人民至上;引领和平

[作者简介]徐旭,女,安徽省东至县人,中共东至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律、党政党建。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4-0027-03

一、爱民初心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少年习近平加入了上山下乡队伍,带着满满一箱子书籍乘坐知青专列奔赴陕北延安农村,安家落户在梁家河村。心中有志,才会行为超凡。从此开始坚守农村岁月的历练,一件件造福村民之举历历而行,梁家河7年青春岁月开启了习近平人生历练的重要起点。在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休戚与共的生活中,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井,一起吃玉米面窝头,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习近平甚至还要强力压抑当时自己家庭政治困境的精神重压,好在梁家河的乡亲用朴实的情怀温暖着诚恳踏实、勤劳肯干的习近平。习近平与朴实的农民结下了深厚情缘,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和基层群众感情至深,群众需要什么,他就想干什么。陕北良田不足,习近平带领社员打淤地坝,重视农田基本建设,保住水土,使粮食增产增收;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的风格在他身上始具雏形。面对村里吃水、浇菜困难,他想到了挖井蓄水,本着“得帮老百姓做点实事儿”的心愿,他身体力行,带头苦干,寒冬腊月,第一个跳进井里,站在冰水里面挖泥土和石头,为村民打了第一口深水井,解决了村民吃水、浇灌农田的问题;又自费前往四川学习沼气技术,建成了让梁家河村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实事——陕西省第一家“沼气池”,为梁家河村民创造了吃水、烧饭、照明、沼气液浇灌农田增产增收等生活便利。被推选为梁家河村支书,一上任就在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不仅解决了村里农具短缺的问题,同时还有了些“创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给村里办了个代销点,方便村民购买生活必需品,还可以赊账,或拿鸡蛋换回必需品;办缝纫社,解决妇女农业、家庭双重劳累之苦;给村里办磨坊,置辦了一整套机械设备:柴油机、磨面机、碾米机,承担全村的粮食加工。做了这么多实事,源于习近平亲身体会到农民生活面临的难题,也源于他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更源于他心中初始的惜民爱民之心。他敢于实践,敢想就敢干,也能干更会干,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种种实事好事福慧了村民,同时也让习近平自身历练了意志,树立了威望,体现了能力,只要认定的事就一定做到底,干一件成一件,从不半途而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想办法克服。习近平从一名普通知青成为梁家河大队带头人,他开始有了“强烈使命感”,开始考虑如何解决粮食增产增收翻番问题。知青七年历练,是习近平成长、成熟、成功至关重要的奠基,是他人生成长的第一步,在这里习近平白天挥汗劳作、夜晚秉烛刻苦学习、自我磨练;知青时期陕北老乡关怀教育恩情铭记在心,党的基层领导关心、爱护、激励帮助和党组织的培养如春日暖阳温暖光明,照亮了一颗萌动的“爱民初心”,民生情怀的萌生奠定了习近平人生坚实沉稳的第一步。

二、涉政为民

处处为农民着想,努力为村民办事,习近平深得知青驻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和重视,7年磨炼,梁家河已经有情似亲人、贴心知己的父老兄弟,已经有为乡亲们干不完的事,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目标,提升为民办事的智慧能力,为百姓做出更多更大的实事好事,习近平在被乡亲们推荐上大学时,他把三个志愿都填写为“清华大学”,足见青年习近平的志向高远;在被批准上大学、梁家河乡亲们依依不舍送他离开时,他又情不自禁的说:“要不然我不走了,继续留下来干。”对梁家河情深悠长留恋不舍,肺腑之言溢于言表。清华大学毕业后,毅然进入政界,继续自己早时立下的志向。他说自己在陕北干了7年,知识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目前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的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充分显现了习近平在人生道路抉择和自我设计上的不同常人之处,因为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只要是为群众做事,个人前程的不确定性就不算什么了。在此,习近平心中的理想是努力追求赢得更多机会为老百姓多做些实事,爱民初心的基础上理想升华了——多做实事好事福惠百姓。习近平在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时,他不喜欢“三把火”“三板斧”式的工作方法,而是讲究吃透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为老百姓做有利的实事,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由衷的爱戴,年纪大的农民说,“近平是我们农民的儿子”;年轻人则说,“近平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

三、法治利民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2020年11月16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个方面的要求,强调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内法治衔接涉外法治,确保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强党强军惠民,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民法典》的实施,全国掀起全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充分采取各种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乡村建设,推动宪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让宪法、法律进机关、进军营、进警营、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等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宪法、法律精神融入群众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人人从内心深处树牢法治精神,进而在实践中推动落实依规治党、依法治国,更加自觉地在宪法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履职尽责,真正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广大干部,依法用法,带头争当法治精神的自觉践行者,坚持以法治思维,统揽各项工作开展,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坚决依法依规办事,确保执法行为具有法律依据,确保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法律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法治教育融会贯通干部教育与全民教育,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一致。让法治文化、法治政策高度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优良素养,加快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提高,加速富国强民的伟大进程。法治兴国!法治强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繁荣昌盛、平安祥和;“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幸福中国”伫立东方,世界向往。

四、人民至上

習近平任职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振兴、腾飞。在习近平每一履职过程中,在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追梦过程中,政治、经济事物纷繁复杂,但他特别注重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党建、民生,是习近平执政任上最突出关注的内容。他总是反复强调:经济发展成果要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党和政府有条件、有责任在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上做更多的事。他告诫干部,解决民生问题是为政之本,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的政绩。“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把有限的钱用在节骨眼上,不要做那些图虚名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汇聚起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力量。不断造福人民,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鲜明指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实践中,党和政府紧紧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一批又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项目,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百年风雨同舟,党与人民同生死、共命运,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未来,会在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人民在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习近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一次次走进车间码头、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问政于民,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习近平戴着口罩,通过视频连线,问候病床上的患者。“现在你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我们大家共同来坚定信心,一定会打赢这一场战‘疫。”“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4月26日,武汉在院患者数清零。习近平指出:“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疫情渐退,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挽狂澜于既倒的战疫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习近平指挥中国战疫最明确的价值导向。人民至上,2020年习近平亲自领导决策布局全中国战疫防疫,提交了一份中国人民满意、世界人民敬仰的满分答卷。

20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业百年辉煌,“十四五”璀璨画卷已开启恢弘的扉页,心中装满人民的领袖习近平将带领伟大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创造更璀璨持久的辉煌,他深深的国内、国际民生情怀依托的远见卓识和博大精深、高瞻远瞩的施政方略将福慧中国与全人类。

人民领袖人民的党“人民至上”,百年奋斗英雄史将永恒镌刻人类伟大进程的史册永放光辉!

[参考文献]

[1]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8月版.

[2]何艳.千磨万击更坚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高质量发展纪实[J].中国纪检监察,2021(02):4-9.

[3]刘子源.新时期的青年党员精神:守规矩 做实事 无私奉献为人民——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有感[J].党史博采(理论),2018(03):56-57.

[4]赵智.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成长的价值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04):104-108.■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牢记人民至上?确保党媒姓党?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依法治国与公民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