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磊
天津市西青医院放射科 300000
结肠癌具备较高的发病率与转移率,右半结肠癌是发生部位为腹部偏右侧结肠,其不同于左半结肠癌,在疾病发生的早期约80%的患者会出现饭后右侧腹部隐痛与胀痛症状,活动时症状加剧,偶尔表现为阵发性,症状容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混淆,因此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为改善疾病预后,需尽早诊治[1]。目前临床上在对结肠癌进行诊断时,电子结肠镜的应用率较高,其虽可提升早期结肠癌检出率,但无法准确评估进展期结肠癌的浸润程度[2]。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的应用则可使射线伪影得到有效消除,有效提升图像清晰度,使结肠癌得到确诊的同时,准确评估其疾病分期,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3]。本文回顾性分析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在右半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3.1±4.5)岁。全部患者的病情与分期均经术中病理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检查前1~2d告知患者应用低渣饮食,检查开展前10~12h停止食物摄入,检查前1h给予800~1 000ml温水饮用,充盈胃肠道与膀胱,检查前10min给予10mg山莨菪碱肌肉注射。若患者存在急性肠梗阻、急腹症或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则可酌情开展肠道准备工作。检查仪器为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256层 Brilliance iCT扫描仪,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250~300mA,层厚与层间距均为5mm。重建参数设置:层厚设置为0.625mm,层间距设置为0.5mm,矩阵为512×512,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缓慢吸气后保持屏气状况,由机体膈顶水平向耻骨联合水平扫描,开展CT平扫以及动脉扫描,应用触发扫描技术开展动脉期扫描,阈值为120HU,触发点的位置处于患者机体膈顶水平腹主动脉中心,造影剂为碘海醇,应用量为1.0~1.2ml/kg,注入速度控制为3~5ml/s。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包括二维薄层、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容积重现、透明法、最大密度投影以及仿真内窥镜等。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技术对右半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以及T分期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n(%)]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本组患者的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影像征象 本组患者中20例病灶处于盲肠,40例处于升结肠;病变形态:34例病灶为溃疡型,14例为肿块型,12例为浸润型;肠壁厚度为2~23mm,平均厚度(10.1±3.5)mm;其中42例患者病灶邻近脂肪间隙模糊,18例患者病灶邻近脂肪间隙清晰;强化程度为16~65HU,平均强化程度(34.1±6.1)HU;其中2例患者合并结肠梗阻。
2.2 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对右半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本组患者接受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后均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00%,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5.00%。见表1。
表1 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诊断右半结肠癌的符合率
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与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有关,同时有资料报道称,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均为导致结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早期手术对于预后改善具有积极作用。目前临床上在对结肠癌进行诊断时,电子结肠镜联合病理活检属于主要方法,但电子结肠镜无法开展有效的术前分期,尤其是当患者发生肠梗阻后,电子结肠镜无法顺利进入到病变部位,使疾病术前诊断难度加大[4]。病理切片属于诊断结肠癌的金标准,其诊断准确率超过99%,但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方式,会损伤患者机体组织,给患者造成明显的检查痛苦,且操作复杂,时间长。随着螺旋CT的不断发展,其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
本文通过对结肠癌患者开展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肠壁均出现不规则增厚,有研究认为,肠壁厚度达到6mm则结肠癌风险加大,肠壁厚度受到肿瘤浸润程度的直接影响[5]。病变肠壁的浸润深度,是T分期开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由于肠壁浸润深度会对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产生直接影响,难点是由于目前应用的螺旋CT分辨率仍无法对肠壁各层结构予以准确区分,而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则可有效弥补这一情况,使肠壁浸润程度得到更为准确的评估[6]。本文结果显示,本组患者肠壁厚度平均为(10.1±3.5)mm,仅2例患者合并肠梗阻,主要是由于右半结肠具备较大的肠腔,且肠壁厚度较小,容易出现扩张,生理功能为吸收水、电解质与部分葡萄糖,内容物以液态或半液态为主,因此不易出现肠梗阻。本组患者接受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后均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00%,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5.00%。表明结肠癌应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进行诊断的价值较高,可使右半结肠癌病变得到准确诊断。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可对组织开展冠状位、矢状位以及三维立体图像充足,由此可对病变组织的图像进行清晰显示,同时具备极高的空间分辨率[7]。通过采集的图像,可对结肠癌本身情况和周围组织器官情况进行清晰观察。其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包括:(1)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可对结肠壁厚度增加进行显示,同时可对厚度增加的原因予以提示,依靠开展增强扫描,会发生均匀性强化[8];(2)恶性肿瘤引发结肠腔偏心性狭窄时,会出现形态不规则,肿瘤内部存在低密度坏死区;(3)结肠壁厚度增加会使结肠发生不规则狭窄;(4)结肠癌病情严重时会导致不规则大肿块的出现,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扫描下会表现为异常强化[9];(5)结肠周围组织发生癌细胞浸润时,浆膜外会出现索条状影像,器官表面脂肪层厚度减小,或完全消失[10]。本组患者中2例≤T2期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被高估为T3期,主要是由于患者病灶所处的肠壁厚度明显增加,且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出现云雾状模糊;其中3例T3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被高估为T4期,主要是由于病变周围脂肪间隙表现为云雾状、索条状影,同时病灶所处的肠壁浆膜面发生重叠所致;4例T4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中被低估为T3期,主要由于病灶周围的脂肪间隙呈现为云雾状、索条状模糊影,同时在肠壁浆膜上出现延续,导致浆膜面出现结节状改变,导致其未能被有效检出所致。
综上所述,腹部增强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可有效诊断右半结肠癌,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