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构建和实施“科学课合作探究行为评价体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行为,其具体内容为:建立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行为分级指标,彰显评价的针对性;借助线上+线下的过程激励,体现评价的及时性;利用科学课合作情况登记表,聚焦具体行为;以出色行为评价体现小组荣誉;将行为激励作为评价激励的方式。
【关键词】科学教学;合作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8-0046-04
【作者简介】沈宁,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江苏徐州,2210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
衡量科学课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行为是否发生,学习效果怎么样,有赖于评价。好的评价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哪些行为有利于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自我和他人提升,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向着真正的合作探究的方向发展。“科学课合作探究行为评价体系”,具有过程及时、行为评价、主体多元等特征,其通过线上+线下的评价方式,力求让学生在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伴和教师的鼓励,进而使科学课中的合作探究有序、高效。
一、建立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行为分级指标,彰显评价的针对性
笔者根据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现状和课标对学生科学探究和合作共享的要求,列出了科学课中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些典型行为,并尝试建立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行为分级指标(以下简称“行为指标”)。笔者将行为指标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倾听与表达”“实验与探究”“思考与评价”“互动使用工具”。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的合作探究中,这四个维度并非是泾渭分明、彼此割裂的,而是每一个维度都相互包容,又各有侧重,如“倾听和表达”侧重说;“实验与探究”侧重做;“思考与评价”侧重思和评;而“互动使用工具”则侧重工具的有效使用和信息的正确处理。在“倾听与表达”“实验与探究”这两个维度中,分别包含了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中必备的一些沟通技巧,而这些沟通技巧,大多是通过说和做来体现的。行为指标遵循科学合作探究活动的基本顺序,同时通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外显行为来体现学生的所说、所做、所思、所用,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科学合作与探究学习。表1系一、二年级学生在“倾听与表达”这个维度中的行为指标。
二、借助线上+线下的过程激励,体现评价的及时性
线上+线下的过程激励指的是,除了在科学课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之外(线下),对学生在课外进行的科学探究也进行及时的鼓励(线上),同时注重线上线下评价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对于那些在课堂中无法全部完成的科学探究项目尤其适用。笔者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学生上传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奖励。这样就弥补了平时只有课堂激励而忽视对学生课外研究过程激励的缺陷,并使科学课的评价体系能够覆盖学生科学合作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有人关心、鼓励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中。
比如:在学习“简单机械”这一内容时,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哪些工具运用了学习过的简单机械。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这样的工具,他们拍照或录制视频上传到微信群,让所有的班级成员都能看到。有的小组还会进行分工,分别去完成一些任务。此时,教师利用线上评价及时、便捷的特点,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点评和鼓励,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发展。
三、利用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登记表,聚焦具体行为
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好的行为更加自觉地发生,科学课中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也应该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评价,学生应意识到哪些行为是对的,是在真正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为此,笔者设计了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登记表(见表2)。
[合作探究技能 小组成员 提供知识、信息 分享资源,如器材、书等 能够倾听理解其他成员的意见,并进行总结和反馈 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和评价 对小组成员提供支持,如帮助别人完成实验等 其他贡献: ][表2 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登记表]
学生在填表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别人为我做了哪些事情。在这张表中,笔者归纳了学生在科学课中经常会出现的几种行为:提供知识、信息;分享资源;能够倾听理解其他成员的意见,并进行总结和反馈;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和评价;对小组成员提供支持,如帮助别人完成實验等;其他贡献,这是用来记录小组成员中的某些特别贡献的。凡是小组成员做了这些事情就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填写在相应的行为后面,每个行为不限制人数,但是填写时必须得到小组成员的一致认可。也就是说,该表的填写是采用自评和小组评相结合的方式。
如在学完教科版《科学》六上《电磁铁》一课后,学生填写了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登记表。由于该课的教学目标中有“学生通过阅读电磁铁制作方法的材料自行在家中寻找废旧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制作电磁铁”这一内容。因此,在布置材料搜集任务时,学生要求六人一组,因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制作电磁铁所需的材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上完这一课后,对小组成员所做的贡献进行了评价。从该课的科学课合作探究情况登记表中可以看出,几乎每一个成员都为小组合作学习做了至少两次以上的贡献。同时,在这张表中,笔者也注意到有一个学生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小组成员也如实地记录了下来。课后,笔者找这个学生进行交流,发现家庭对于她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很少,长期以来她就变成了班级中的“透明人”,不犯错也不参与,过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对她的不参与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她也就无所谓了,可是现在有了科学课合作探究学习情况登记表,谁做了什么清清楚楚,所以她自己也觉得难堪。于是笔者跟她谈心,鼓励她想一想自己能为小组合作做哪些贡献。她思考了以后表示可以在鼓励同学、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总结和分享发现这些方面做出努力。随后,笔者又召集这个小组的全体成员,让他们谈谈想法,大家在平等的沟通中达成了共识——该生可以在合作探究中记录数据和现象。于是,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四、以出色行为评价,体现小组荣誉
科学课中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除了以上的两种方式外,其实最常用的还是课堂上的出色行为评价。所谓出色行为,就是笔者经常重点关注的四类行为:(1)提出了一个好问题。(2)表达了一个真发现。(3)提出好建议。(4)严谨有序地完成合作探究。在评价这四类行为时,笔者采用个人加分和小组荣誉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如果某小组或者小组成员的出色行为为该小组带来了改变,那么这个小组每个成员都获奖;如果是小组的某个成员表现出了出色行为,那么个人可以获奖,但是所得分数是小组得分的一半。奖励积分每个学期中和学期末各统计一次。这种评价方式能让小组成员形成一种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同时能帮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积极反思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追求实证的科学精神。
如在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抵抗弯曲》一课时,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做“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实验时发现,一倍厚的纸已经用过一次,但在做两倍厚和四倍厚时又用了这张纸,学生要求教师重新给他发纸,重新做。教师满足了他的要求,而这个小组提高效率,与其他小组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了实验。在实验结论的研讨阶段,笔者让这个小组讲讲他们的研究过程,为了鼓励这种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笔者给该组每个成员都加了4分。与此同时,当所有的学生都发现增加纸梁的厚度比增加纸梁的宽度更能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时,有一个学生却提出了异议,他是这样说的:“从我们组掌握的数据来看,一倍宽的纸梁和一倍厚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都是能放2个回形针,两倍宽的纸梁和两倍厚的纸梁都是能放3个回形针。所以,在一倍和两倍的时候(一倍宽、两倍宽与一倍厚、两倍厚),纸梁抗弯曲能力的差距不是很大,到四倍(四倍宽和四倍厚)时,增加纸梁厚度比增加纸梁宽度会使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明显大得多。但是从全班同学的数据来看,则是增加纸梁的厚度比增加纸梁的宽度更能增加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这名学生的话一说完,所有的学生都点头。笔者问学生该生的发言好在哪里,大家都说他认真听了每一个组汇报的数据,并和自己得出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该生的出色表现,笔者为他个人加了2分。
在出色行为评价中容易出现一些学生和小组总是得分,而另一些学生和小组则对得不得分抱有无所谓态度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在具体操作时会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判定出色行为时,先教师评后师生共评。课堂上,学生的行为是否出色,最初是由教师来判断和认定的,但在教师判定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可以被认定为出色行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让学生明白出色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当学生对出色行为的评判标准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就可以开展师生共评。
第二,评价遵循“同人递减”的原则。“同人递减”的意思是当同一个小组的同一个成员由于出色行为使这个小组连续获奖时,那么所得到的奖励积分递减。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小组的其他成员往往会把小组得分的任务推卸给那个特别出色的成员。因此,“同人递减”原则能让所有小组成员都参与学习和思考。
第三,小组的汇报和发言,采用随机点名与教师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在研讨或者汇报环节,笔者发现汇报者往往是组长或者某个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笔者在教学中会采用随机点名和教师选择相结合的方式。随机点名是通过点名程序随机点出第几组第几号来汇报;教师选择是指遇到一些适合某些学生汇报的项目时,笔者就会把机会留给该生,如某个学生不善于发言,笔者就会让他汇报他擅长的项目,这样的方式能锻炼该生的表达能力。随机点名与教师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保证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意识,每一个成员都要准备代表小組进行汇报和发言。这样一来,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成了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的事,如此,合作学习便能真正发生。
五、将行为激励作为评价激励的方式
行为激励是指如果学生的某个行为得到了师生的认可,那么他或者他所在的小组就能够得到一次科学研究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是申请在教师的陪同下进入学校的实验室做自己想要做的科学实验;也可以是学生带着梦寐以求的实验仪器回家研究一个星期;还可以是把笔者在新疆采集到的云母标本奖励给学生,然后给学生两个星期的时间制作介绍云母的PPT,并向全班学生介绍、展示。
总之,小学科学课合作探究行为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发生,之所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行为激励的奖励方式,是希望这样的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合作探究的必要性和优势,用科学评价来促进科学探究,进而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并发展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神惠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教师角色与学习评价[J].中国大学教学,2016(2):94-96.
[2]邓仕民,黄晓辉,熊元红.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5(6):24-26.
[3]赵顺阳.基于生态视角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研究——以S校为例[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