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多声部合唱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1-05-07 15:26邓洁琼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声部核心笔者

邓洁琼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核心素养教育观念应运而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教育观念的提出也对我国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教研、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新且更为严格的要求。新课改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应该在各课程原有教学基础上融入核心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还应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程也不例外。音乐教师在日常进行相关乐理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相应歌唱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使其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提升听辨与歌唱能力,增强其音乐表现力及学习自信心。而基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如果想要让更多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那么音乐教师应注重合理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多声部合唱技巧,才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其正确发声进行歌曲表演。

小学音乐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进行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技能的传授;第二,使小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且这一能力并不是普通能力,而是高级能力,是知识与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通过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更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音乐核心素养想要表达的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音乐本质;另一方面是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人们在长期音乐知识以及音乐实践教学活动中所摸索并逐渐建立的,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音乐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与实践性。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音乐核心素养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多声部合唱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对复杂音乐的欣赏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是为了使小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其中一关键能力就是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叫做音乐鉴赏能力。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拥有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大量且刻苦的学习与培养逐渐形成的。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在音乐艺术活动中,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内容、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如果学生想要很好地对相关音乐作品进行鉴赏,那么就必须要拥有良好且全面的音乐鉴赏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基于更加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而多声部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不同声部所表现的效果,还能够充分感受到不同声部组合在一起时所展现出来的音乐魅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多声部的学习算是对复杂音乐进行深入了解的一个过程,多声部合唱的学习非常有助于锻炼学生对复杂音乐的鉴赏。

(二)锻炼学生的多声部合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观看音乐演奏的经历,例如交响乐演奏、歌曲大合唱演奏等,从这些音乐艺术表演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明显地看到,音乐艺术演奏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很多人共同組成在一起且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才能够在良好的配合之下完成这一壮观的音乐表演。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想要很好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表演能力,那么首先教师就应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才能够使其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而在小学音乐多声部合唱练习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职责”来进行自身音量以及节奏等方面的调节,因为这样才能够呈现出更好的合唱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音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多声部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优秀合唱曲的欣赏,增强其合唱兴趣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且差异的存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听觉与感受,我们每一个人对同一首歌曲的欣赏以及感受都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小学音乐实践活动中,这一现象会更为明显,但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基本形式。基于音乐核心素养下,如果教师想要很好地进行多声部合唱教学,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的听觉艺术来教学,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深入到音乐世界当中,深刻感受音乐的魅力与灵魂,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增强其对多声部合唱的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多声部合唱的魅力,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多声部合唱歌曲,例如《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明天会更好》等,通过这些合唱歌曲的聆听,不仅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合唱歌曲的音色、音准以及节奏等音乐要素,还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歌曲合唱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出学生对多声部合唱的喜爱,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先是播放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一首歌曲,欣赏之后,笔者让班级学生进行了学习与跟唱,当学生能够完全掌握音乐旋律时,笔者又给学生播放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合唱版的视频让学生欣赏。通过比较,学生很准确地说出了单人唱与合唱之间的差别,这表明合唱更加具有吸引力与表现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多声部合唱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音乐节奏训练,实现多声部听觉培养

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音乐节奏以及音乐旋律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把握好音乐的节奏以及旋律才能够很好地将歌曲表现出来。除此之外,音乐节奏是歌曲旋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有了节奏才能够有歌曲旋律框架的存在,且只有将空间感以及时间感两者充分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够形成旋律。因此,在小学音乐实际教学活动中,广大音乐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以及对音乐旋律的掌握,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全新认识,广大教师可以进行趣味化声部练习教学。下面以歌曲《拍拍踏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女生一组让拍桌子,以拍桌子的声音代表“拍拍”,而男生一组则用脚跺地,以此来代表“踏踏”。在开始之前笔者对学生讲明Y代表跺脚,字母O代表空拍,不需要拍桌子或者跺脚。随后进行了歌曲的基础教学,当学习完毕后,笔者则带领学生跟着节奏进行拍手和跺脚。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音乐节奏与旋律。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还带领学生进行了多声部音准练习,让学生根据钢琴弹奏的声音唱出do、re、mi,当学生熟练了之后,笔者又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学生唱do音,一组学生唱re音,另一组学生则唱mi音,这个时候则让学生进行听指令完成演唱,笔者先弹出do长音并让学生进行合唱并保持,以此类推,最后学生们不仅很好地完成这一个简单小合唱,还得到了音准的练习。

(三)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声部,对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多声部练习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都是一些歌曲形式很简单的歌曲,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可以对歌曲进行一些简单音符或者是和声的编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对多声部、和声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从而为其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以歌曲《同一首歌》为例,因为这一首歌曲较为经典,也很容易进行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这一首歌曲带领学生进行了多声部合唱练习,以“wu”为二声部合唱。笔者先让学生进行第一声部的演唱,而笔者负责演唱第二声部,在这一过程中则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多声部合唱的魅力。在演唱过后笔者为学生详细地讲解了第二声部的演唱技巧,并鼓励学生尝试演唱。笔者发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多声部合唱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经过详细讲解之后,学生们很好地完成了第二声部的演唱。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广大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一些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多声部练习,例如采用轮唱过渡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多声部听觉的培养也有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静.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7).

猜你喜欢
声部核心笔者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老师,别走……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