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群在肠造口术后病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07 02:23陈世妮甘红卫
循证护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出院

陈世妮,谢 艳,甘红卫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537000

据统计,在我国,至今累计已超过100万例肠造口病人,并以每年10万例的速度增加[1]。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的普及,无论是永久性肠造口还是临时性的肠造口,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居家护理,此阶段病人缺乏专业的护理支持,易出现各方面的适应困难,对其当下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出院后延续护理对提高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目前,我国的延续护理方式大多是电话随访、门诊复查或家庭探访[3]。为方便出院后病人延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并提高病人接受随访的依从性,建立Q群用于肠造口术后病人的延续护理。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接受造口手术的95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取不同方式的延续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出院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造口适应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肠造口(包括永久性造口及临时性造口)术的病人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3例。其中观察组男41例,女12例,年龄27~72(58.66±12.03)岁;对照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28~71(57.16±13.20)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行肠造口术且术后携带造口时间6个月及以上;③本人或照顾者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用普通话或方言沟通,能熟悉使用QQ和正确回答问卷;④知情同意并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出院时伴有严重的器官功能衰竭;②有视听功能障碍,无法进行言语交流;③有精神疾病史;④有糖尿病病史、免疫系统疾病者、肿瘤晚期者、低蛋白血症者,或因其他原因出院后无法进行随访;⑤手术后即存在造口周围皮肤损伤、造口回缩、造口近端低平、造口重度水肿、造口周围皮肤有凹陷、不愿意按要求护理造口者。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社会保障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课题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批准。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研究方法

建立病人个人档案,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造口类型、造口护理技能、是否出现造口并发症及处理情况、使用造口袋的型号、回访时间、联系方式、地址。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前进行相同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后采取不同的延续护理方式,术后每次住院化疗期间都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并评估其造口护理技能及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

1.2.1 对照组

出院时分发纸质造口护理手册,病人于出院后由造口护理小组成员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并做好记录,回访内容主要包括造口护理技能、造口周围皮肤情况、交代病人按时复诊、按时住院化疗,如有不适及时返院就诊。

1.2.2 观察组

出院时教会病人或照顾者使用科研组的Q群,Q群除上传科研组自行拍摄的造口护理视频外,由造口护理小组成员定期上传造口护理相关知识或造口人励志故事,并根据造口人信息登记表定期在Q群上进行回访,并做好记录;病人遇到造口护理相关问题及时在Q群上提出,由造口小组成员负责解答,给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效果追踪;也可以利用Q群进行一对一的远程指导;病人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互帮互助,增进感情,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造口小组成员由护师以上的5名专科护士组成,每名成员的基本造口护理操作、健康宣教能力以及对造口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能力,均由造口治疗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并考核合格。

1.3 评价标准

两组病人分别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对造口及周围皮肤进行评估;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中文版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4]和中文版造口病人适应量表(OAI-20)[5]对两组病人进行造口适应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3.1 EORTC QLQ-C30中文版问卷

问卷为自我报告形式,由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维度、5个功能维度、3个症状维度和6个特异性条目构成。功能维度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症状维度包括疲乏、疼痛、恶心呕吐,特异性条目包括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其中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维度分7个等级,分别计1~7分,其他条目的评分分为4个等级,分别计1~4分。各维度/条目得分相加,除以条目数,即原始分数(RS);然后经线性变换成标准分(S),S为0~100分。各维度计算方法如下:功能维度:S=[1-(RS-1)/range]×100;症状维度:S=[(RS-1)/range]×100;总体生活质量维度:S=[(RS-1)/range]×100。其中range代表得分极差,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的得分极差皆为3,总体生活质量维度的得分极差为6。该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癌症病人研究中[4]。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功能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相应功能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症状维度和特异性条目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4]。

1.3.2 OAI-20量表

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依次计0~4分,其中9个条目为反向计分题。量表总分为0~80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水平越好。由许勤等[6]翻译制并进行大样本检测后显示该量表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以在我国造口病人中使用。

1.3.3 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

包括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机械性损伤。由造口护理小组成员在病人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造口适应性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造口适应性评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不同时间点QLQ-C30状况比较 单位:分

2.3 两组病人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造口术后病人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自身形象的改变及家庭经济负担的加重。故对肠造口病人,不仅应给予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7]。

3.1 利用Q群互动进行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肠造口病人的适应水平

肠造口病人的适应水平不尽相同,但普遍处于中下水平。一般认为术后1年是造口适应的分界点,病人生理、心理处于重要的调整阶段,手术1年后的病人比1年内的病人调节适应更好[8]。本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肠造口病人的适应水平均有逐步改善的趋势,术后1个月的适应水平最低,至术后6个月时有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尤为显著。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抓住术后6个月内这一关键时期,及早采取有效的延续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尽快适应造口,回归社会。

3.2 利用Q群互动进行延续护理可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一种个人体验,受到个体内部环境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9]。有研究显示,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即使是术后5年,其心理、社会领域还是比普通人群低[10-11]。通过信息化延续护理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时及术后第 1 个月,两组病人总生活质量、各个功能维度和症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病人总生活质量和各个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维度中疼痛、失眠、腹泻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倦、恶心与呕吐、气促、食欲减退、便秘、经济困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术后化疗反应及化疗经费支出有关。

3.3 Q群互动可提高肠造口术后病人延续护理的有效性

造口并发症的诊治和护理有其特殊性.Q群互动便利性集中体现以下几方面:①使病人足不出户即可接受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护理服务,极大方便了偏远地区造口病人就诊,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②减少了病人因路途、住宿等产生的费用,经济优势显著;③使某些特殊病人(自尊心强不愿到医院就诊、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者)可便捷接受造口治疗师的护理指导;④病人之间可以进行造口护理经验交流,互相鼓励,增强生活自信心;⑤医务人员定时上传健康知识,可让病人及时了解最新造口护理知识,有助于心理、生理的全面康复,早日回归社会。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1周观察组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时间短暂,所以出院1周后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

本研究发现采用Q群互动的延续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造口适应性及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可为肠造口病人的延续护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出院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RIO 身体评估工具包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