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凤志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研究.教师应该以学生为课堂的教学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设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本文首先对学生立场的内涵进行解读,然后分析了基于学生立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旨在创造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方式,不断打造慧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学生立场;慧学课堂;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引 言
在教育学理论中,学生立场教育理论是十分重要的,与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思想如出一辙.学生立场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应用学生立场教育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分析.
一、学生立场的内涵解读
学生立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站在学生的角度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教师不能一味地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课堂教学,那样就会打乱课堂秩序,不但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师在教学时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打造智慧课堂.另外,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总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好地促進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学生立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基于学生立场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借此能够有效确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分,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扎实,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非常好的推动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让学生更有成就感,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教师以学生立场为教育理念,针对学生在数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可以弥补学生的数学知识薄弱环节,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解题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创建慧学课堂的目的.
三、基于学生立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从而营造课堂学习气氛进行教学引入.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两支笔,左手画正方形,右手画长方形,看谁画得又快又准.”学生都兴奋地画了起来,好像自己即将练成绝世武功一样.当学生画好之后,教师在教室中对画得特别好的和特别不好的进行展示,从而产生对比.教师继续与学生互动,教师:“同学们观看自己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学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而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但是四条边不相等.”教师继续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只是存在于平面上,但是我们处于三维世界,我们现实中有很多长方体和正方体,同学们,谁能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例子呢?”有的学生说黑板是长方体,有的学生说门是长方体,还有的学生说文具盒是长方体,也有学生说自己的橡皮是正方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让学生左手画正方形和右手画长方形这一游戏,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引出新的数学概念,进行生活化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需要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远远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不但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还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课程“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材中给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上底+下底)×高÷2.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记忆,那么,学生虽然能够在做题时应用此公式进行计算,但是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思维的活跃性.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梯形,为了让学生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示.教师:“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前,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啊?”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梯形,怎样才能让它与学习过的多边形产生联系呢?如果能够用其他图形来表示梯形,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了集思广益,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将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意,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终于可以对梯形的面积进行推导了.一位学生到黑板前画了一个梯形后,连接了梯形的一条对角线,通过画梯形的一条对角线,能够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就可以得到梯形的面积.左边三角形的面积为S左=下底×高÷2,右边三角形的面积为S右=上底×高÷2,因此梯形的面积就是S=(上底+下底)×高÷2.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从而对其进行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教学.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重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为数学的学习需要以前面的知识为依托,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内容.比如,在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时,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整数计算基础,学生如果连最基本的计算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够进行小数的计算呢.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培养与提高.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应该进行重点培养.为了激发学生数学计算的潜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计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训练,事先将准备好的数学题打印成试卷,然后开始计时,大家开始做题,计时结束后,大家应该立刻停止做题.为了提高课堂计算训练的高效性,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卷子,然后念出每道题的答案,让同桌互相批改,并且计算答对题目的数量.教师需要对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地方在哪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开发学生的思维,打造智慧课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小学五年级下册课程中的“找规律”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敏感度,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题1 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使其能够符合数学规律.
(1)4,7,10,13,16,( ),( ).
解析 首先需要找出前面数的规律,这样才知道括号中需要填哪些数.通过前面的三个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相邻两数字之间都相差3.为了保证规律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往后验证,发现后面的数也都相差3,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6+3=19,19+3=22.因此括号中的两个数分别是19和22.
(2)2,3,5,8,( ),21,34,( ).
解析 这道题会有一点难度,因为两个括号中的未知数并未相邻.我们看一下这组数的规律是否也是相差一个数值呢,3-2=1,5-3=2,相差数值并不相等,但是我们可以继续往下看,8-5=3,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就是后面的数是前面两个数的和,所以第一个括号中需要填入的数是5+8=13,最后一个括号中需要填入的数是21+34=55.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数学中的规律十分重要,能够让学生在面对一道数学题时,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
(五)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例题解析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例题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数学题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例题的讲解,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题2 如果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4,那么它的棱长和是多少?
解析 很多学生看到这道题会比较困惑,不知道怎样去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画一个正方体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分析,就会有清晰的解题思路.
从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方体有6个面,它的表面积就是6个面的和,而且它6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为24÷6=4.又因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棱长乘棱长,所以每条棱长为2.又因为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它的棱长和为12×2=24.
教师通过例题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而以学生立场为主进行课堂教学.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立场进行教学策划.首先,教师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基于学生的数学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再次,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例题解析,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该以学生立场为核心,打造“慧学课堂”,帮助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
【参考文獻】
[1]郭璐璐.数学游戏教学:站在学生立场重构数学课堂[J].知识窗,2020(06):97.
[2]陈晓燕.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