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洋,王雪莲,贾 柯,于 鑫,崔 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组织可出现微结构退变、骨强度降低、单位体积内的骨量下降等变化,易引发全身性的骨质疏松病变[1]。发病初期神经受损的体征、症状等不明显,但骨质疏松后最易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脊柱最易发病,发生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后患者腰背部可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2-3]。据报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4]。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种,其中保守疗法由于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不仅对骨质疏松的缓解无积极作用,反而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甚则死亡;常用的手术疗法是椎弓根内固定术,但由于该手术创伤性大、恢复缓慢、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等,临床已不再推广[5-6]。近年来,治疗该疾病的微创手术发展较迅速,常见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该微创类手术创伤小、止痛迅速[7-8],患者能及时进行机体功能训练、促进预后等,在临床逐渐推广。本课题旨在比较单侧和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单节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5~85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并确诊为骨质疏松;患者症状及体征等经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且骨密度T值<-2.5;影像学检查仅有一个受伤椎体,且受伤椎体的塌陷度<75%;患者仅表现为腰背部的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等,无其他脊髓受损及神经根受损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有四肢外伤史、脊柱外伤史或手术史等;合并脊柱畸形、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或脊柱结核等;由继发性骨质疏松等所致的其他病理性骨折;出现严重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如马尾损伤或脊髓损伤等;有凝血功能障碍等明确的手术禁忌证;近3个月内曾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根据上述标准,共纳入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认定,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取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取俯卧体位,经C型臂X线机对椎弓根进行透视、定位,注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进针入路选取椎弓根位置并进至椎体的中、前三分之一交界处,针芯拔出后采用螺旋加压器将骨水泥匀速注入,直至骨水泥固化完全再将针芯插入,取出穿刺用针管,压迫包扎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取俯卧体位,经C型臂X线机对双侧椎弓根进行透视、定位,注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进针至椎体一侧的中点并注入骨水泥,密切透视监测椎体的侧位,待骨水泥固化完全后从椎体另一侧进行骨水泥注入,直至另一侧的骨水泥固化完全,再将针芯插入并取出穿刺用针管,压迫包扎完成手术。2组术后密切监测骨水泥的聚合状况,常规使用1~2 d 抗生素,可戴腰围在术后12 h 进行活动。
1.3 检测指标: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椎体塌陷程度等;比较2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下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等;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3个月分别比较2组患者脊椎功能障碍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3个月分别比较患者受伤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
2.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椎体塌陷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2.3 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和V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7 d 及术后3个月的ODI、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脊椎功能障碍及疼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7 d 及术后3个月ODI、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ODI、VAS评分比较
2.4 2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术前2组患者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 及术后3个月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1 d 及术后3个月2组患者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
2.5 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术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6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1例发生轻度骨水泥渗漏,2例深静脉血栓,1例切口感染病例;对照组2例轻度骨水泥渗漏,2例深静脉血栓,未见切口感染病例。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人群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脆性增加、骨量减少而极易出现骨质疏松,多易造成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腰背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尤其是胸腰椎的损伤可使脊椎正常生物力学受到破坏,出现脊柱不稳定,给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9-10]。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向受伤椎体填充骨水泥的微创手术,对椎体内部的骨折进行固定,由骨水泥分担应力,降低骨折线的移动对椎体内神经引起的疼痛刺激,骨水泥固化过程中的热力作用可使受伤椎体的神经末梢失活[11]。该术式可恢复伤椎的高度,提高椎体强度及脊柱的稳定性等,具有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且易恢复等优势[12],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受伤椎体内部骨水泥的均匀对称分布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缓解的关键机制在于均匀地分担应力[13]。有研究指出,单侧和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后具有相同的抗压强度,单侧注入骨水泥可导致脊柱受力失衡,受到轴向的压缩应力后脊柱可弯向未注入骨水泥的一侧;双侧注入骨水泥可使骨水泥的分布更均匀、缓解脊柱受力失衡,在术后缓解疼痛方面更具优势[14-16]。但双侧入路注入骨水泥手术操作的时间较长,患者在X线下暴露的时间更长,手术风险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较大[17]。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的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脊椎功能障碍及疼痛均得以明显缓解,且术后2组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可见,单侧与双侧入路均可明显改善脊椎功能及缓解疼痛。有研究指出,单侧入路注入骨水泥在恢复受伤椎体的椎体高度方面可取得与双侧入路相当的效果[1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组的伤椎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两种入路方式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临床应依据患者椎体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19-20],如椎体塌陷度较低且仅一侧发生骨折的患者,可选择病变位置的单侧穿刺,椎体塌陷程度较重者可选择病变位置的对侧进行穿刺,椎体塌陷程度较均匀的患者可选择双侧穿刺等。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单侧和双侧入路均可起到较好的疗效,但单侧入路手术操作时间及暴露于X线下的时间均较短、术中注入的骨水泥量也较少,在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受伤椎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