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电影体制改革逻辑与产业经验

2021-04-29 06:34田志龙
电影新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

田志龙 段 磊

2020年,“十三五”规划硕果累累、喜迎收官,“决胜全面小康”的理想在奋力突围、携手共建中终见曙光;“决胜脱贫攻坚”的希冀在万众一心、砥砺前行中凝心聚力,生动描摹了以“人民性”为主调的命运共同体宏阔图景。其中,以文化自信彰显制度自信,以制度优势助推文化强国作为一种智性抉择,成为“中国梦”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上的经验性成果。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的蓬勃之势赋予智媒时代以无限可能,不仅为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视野、制度空间和文化场域;也与相应的文化体制机制达成符合新时代改革逻辑的默契,在传承与革新中合力构筑起新时代文化蓝海新格局。正是这种以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以中国审美引领文化风潮的精气神,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拓开了发展新风口。

当前,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与创意产业的崛起,尤其是国家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文化资源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丰富文化资源的产业潜力和持续动能得以迅即激活。其中,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动能的电影产业,在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中催生管理体制新思路,在跨媒融合中孵化良多新业态、新形态,从创作、市场、文化、监管等方面为行业注入提质增效的活力。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转换中携来良多势能;另一方面,当代中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思想文化资源,历史与当代在光影交汇中熔铸中国精神。可以说,新时代的体制改革与电影创作同频共振,创造性地建构起以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为基底的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电影文化价值表达与传播提供了内容导向,为高质量迈向电影强国奠定了战略基础,中国电影正走在夯实“新基建”、培育“新动能”、寻求“新增量”的康庄大道上。

一、螺旋上升:新时代电影体制改革路径与动向

近年来,区块链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等作为文化治理体系的战略指引,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精神品格和内容生产。融媒新时代为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期待,如若文化体制改革与电影创意产业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发展,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将助力创新民族文化的生态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秉持主流价值,厚植文化自信;也将为“十四五”规划提供更具本土经验的精准参照,搭建起更多推动智库资源高位嫁接的文化平台,快速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全民共享;还将催生更多优质作品,秉持社会效益为先的理念,生动活泼地讲述人民的故事,接地气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以互动与共融的姿态坚守“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初心和愿景。

举凡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往往一举多得,且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并有“非达于平地不止”之势,这也注定了体制改革通常呈螺旋式上升的姿态,其间或有游离、徘徊,或有挫折、彷徨,但踌躇中通向的无不是达成某种平衡性、常态化、稳定性的愿景。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电影管理体制改革的变迁足迹,不仅饱含着历史印记、语境诉求和理想期许,亦贯穿着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以及与其他力量的种种博弈。我们先从几个重要改革节点说开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战线”作为电影业的现实要求,1949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中宣部“来统一领导这一个新的人民文化事业”。于是,承载着组建新中国电影界队伍使命,旨在推动电影界文艺工作者“胜利会师”的中央电影管理局成立,亦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规划人民电影事业建设的时代。1949年11月,中央电影管理局划归文化部,一体化管理体制给彼时的电影行业带来些许归属感,推动了电影事业资源的整合,也形成了以北京、上海、长春为阵地的国营电影厂“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1955年国家机关名称变更趋势中,文化部电影局又改称为国务院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名称变更通常意味着职能定位的清晰,是更具体性、战略性和专业化的趋势。旨在践行国家高度计划性的电影管理体制,以更为高效规范的方式传达和贯彻着国家政策。改革开放携来新思路,1986年初,电影管理职能由文化部全建制地划归由广电部管辖,这次变更之于整个电影业的意义,在于由“以往行走江湖似的个体生存状态”转向了“主流政治话语和国家行政规划”。但是由于在推动“影视合流”的进程中,出现的上下管理错位危机,面对市场化改革,整个90年代,电影业在重重桎梏中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必须承认,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浪潮,从事业管理转向产业管理,在栉风沐雨中涅槃重生,正面接受市场和观众的考验,在不同角色、功能和担当中勾勒了中国电影的多维面向。

图1.电影《一点就到家》剧照

直到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举行,“打造合格市场主体”“转制改企”“全产业链条”等理念迅速波及整个文化领域。于市场化征程中匍匐行进的中国电影,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揭开产业化改革的帷幕,借力全球化、互联网发展机遇,再次奋力跃入国际影坛的视野。与之相呼应,随着利好政策频繁出台,电影体制、电影企业、电影创作、电影市场、电影观众与公共服务实现了符合产业逻辑的良性对话和多方互动,昭示了电影大国的格局与担当。尤其是各路资本的进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电影,以更包容的心态积极借鉴香港经验与好莱坞经验,也因此被赋予更多经济意义上的期许,乃至以文化价值、思想宣传等功能的耗散为代价。这种稀释在招致诸多争议的同时,也在敦促电影行业完成善法良治的有序调整和改革突围。

2016年11月,《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为电影行业改革作了法律层面的认同、保障和规范,开启了我国电影产业的法治化时代。这部法律是“近年来支持电影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结和提升,是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进入智媒时代,我国电影不仅在跨媒融合、“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寻找到工业美学新风口;也在与“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文化自信等政策的对接下,不断拓展电影创作疆域;还与“走出去”战略相呼应,众数中外合拍片推进了国际文化合作交流的征程。这些承载着文化共同体理想、拓展国际视野的举措,亦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意旨,实现以影为媒,与世界对话,“向世界传播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准确反映中国人的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和文化传统”,这不仅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战略导向,也是中国电影的文化自觉与价值理想。可以说,体制机制的改革为电影产业保驾护航,提供战略导向;电影产业改革则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具体路径与战术经验。正是新世纪以来电影业的综合治理和渐进改革,为电影创作的主流融合发展提供了理性包容的生长环境,迎来了我国电影繁盛的黄金时代。

2018 年3 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方案提出“由中宣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电影管理由广电部划归给中宣部,国家电影局正式成立,这次行政划归和升级,再次为电影业改革创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比如中外合拍片借鉴工业化经验,主旋律电影促进文化输出、“互联网+”创造“想象力消费”、媒介跨界联动激活影游融合等新举措、新现象,为行业发展带来无限期待。再如体育电影、科幻电影、动画电影等类型拓展势头迅猛,脱贫攻坚类题材亮点频现,银幕阳刚之气突显。尤其是“创意融合”新理念的出现,为体制与创作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具有时代价值的范式参考,“即出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的双重融合,电影也越来越呈现一种‘大电影’‘泛娱乐’和‘新文创’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在多重博弈中渐趋改善的电影体制机制,以结构调整、产业重组的方式,为国产电影挤掉泡沫、化解危机找寻了可行性路径;也为实现双重效益、抵达强国梦的彼岸、丰富主流价值表达、巩固主体性话语奠定了制度自信和保障。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影视行业产生剧烈冲击,电影业无奈首摁暂停键,影院停工达半年之久,影视公司全线亏损,行业遭遇凛冬,屡陷结构性困局。但持久制度变迁累积的经验,赋予电影业以绝地中破局求生的魄力,使其在疫情期间的应急之策仍保有“长远之计”与“惠民之举”的理念,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复苏后劲。为缓解这种震荡和冲击,国家电影局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及专项基金,扶持电影行业渡过难关,并以204.17亿元票房居全球票房首位。与此同时,国家电影局还组织了高质量的优质片源,让网络供给更为丰富多元,满足观众对优质精神食粮的美好期待。事实上,在“冲击”与“复苏”之间,对中国电影体制机制的考验首当其冲,“疫情期间,电影工作者利用生产‘空窗期’潜心创作,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赛道”,亦是对“增速放缓”的某种加速和过渡。可以说,我国电影体制改革将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形象传播提供更稳固的制度保障。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好中国共产党的鲜活故事,又将为主旋律电影创作带来新动力。新年伊始,中国电影迎来“最强春节档”,新基建与新消费双剑合璧,院网融合打造精品路线,整个电影市场全面复苏的背后正是治理制度完善、体制强力保障、创作厚积薄发、观众消费刚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文化为民:创作与市场的协同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正是秉持“以民为本”的初心,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攻坚克难中纵深推进,文创产业借力政策东风得以百花齐放。“文化强国”与“提质增效”作为顶层设计和改革愿景,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产业潜力和市场动能,拓宽了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和基因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在民族化与国际化双重视野中氲氤出内蕴中国精神、中华品格的文化气象。其中,我国电影体制改革因时而进,积极适应互联网新媒体新趋势,持续紧抓经营性文化单位改企转制中心任务,明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制度设计,凝心聚力盘活产业优势。在着眼立足本土实情的基础上,我国电影体制机制多点发力、因势而新,积极制定相应的文化经济政策及综合配套政策,激活联动效应,快速形成全产业链格局。与此同时,我国电影行业还强调深耕坚守,致力求实、求效、求质,加快文化立法步伐,深刻调整媒体格局,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响应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号召,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助推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健全的体制机制终落脚于高质量的创作,优质的创作亦是管理制度变革的助推力,政策法规则为电影市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引导。比如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一批以“精准脱贫”为题材的优质电影成为时代精神的鲜活映照,真诚地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信念,以电影的方式表达“为民发声,为民代言”的理想,密切关注社会核心问题。像讲述退伍军人带领自家兄弟脱贫致富的《十八洞村》,影片以农民的自省为立足点,聚焦农民精神世界的悲喜,诗意化描摹民俗影像,融汇人民性与现实性,深情勾勒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用镜像的方式折射了“新的政治周期对国家整体发展模式和方向的调整”。再像关注乡村振兴的喜剧片《一点就到家》,用“青年返乡”颠覆以往“农民进城”的故事架构,敏锐捕捉年轻人自主返乡创业、自主带头发展乡村经济的现象,于城镇化浪潮中再度植入现代化气息的乡土情怀。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将“乡村振兴”与“城镇融合”双线并置,着力于农民自主扶志、自觉脱贫的热情,凝聚贯通乡土情结,以有温度、有情怀的方式服务于农村文化建设。再如实现国产主旋律电影首次全球发行的影片《山路十八湾》,以“中国好人”肖曙光为原型,讲述机关干部主动请缨,坚守初心,扎根农村致力扶贫扶志的故事;还有根据扶贫英模郭建南改编的《南哥》,聚焦“易地扶贫搬迁”的纪录电影《这一年》……这些电影多是“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架构范式,或是生动雕琢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物群像,或是鲜活描摹心系人民的扶贫英雄,或是瞩目正在崛起的农村集体经济建设。这些影片将大国精神与小家情怀相连,将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相通,反映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与民声,展现了“共同富裕”的大国担当与人文理想,以真实、真诚、纯粹的力量撬动多元包容的文化市场。

图2.电影《攀登者》剧照

彼时不少影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智慧和灵感,银幕玄幻科技激活震惊体验,无论是仰望星空,瞩目未来,抑或是穿越历史,溯源神话,电影总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服务于民,它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恰在于此。近年来,随着体制机制的规范化、专业化,政府持续推动的电影下乡、惠民电影放映、露天电影放映、优秀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让电影走进大众,让文化滋润民心。因此,从当代中国、当下现实获取思想文化资源成为创作的又一泉源和根基,捕捉有共情能力的故事,凝练“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中国话语体系。毕竟,电影只有与民心相遇、与民心相通,才能在历史沉浮中绽放文化魅力。随着《秀美人生》《李保国》《梨树花开》《春天的马拉松》《迟来的告白》《春天的约定》等影片相继上映,这些民心所向、致敬时代的影片致力于“描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新愿景,继承了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延续着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为主旋律电影创作积累了新的经验”。不妨说,“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策导引,作为一种方法论及理念潜移默化地形塑着新时代的创作范式,并以一种能动性、主动性的逻辑彰显了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与大国自信,诞生了一批倡导“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主旋律影片。

文艺作品的星辰大海是广大民众,文化政策与创作导向的握手言和激荡出时代的记忆,践行浩瀚中国精神,凝聚创新中国力量,诠释中国速度,亦是新时代文艺的担当与作为。以近两年的国产体育电影为例,像《激战》《破风》《夺冠》《李娜》《中国乒乓》等影片释放运动之美,传递生命激情,凝聚社会正能量,乘续情感共识,激活文化认同,尽显阳刚之气。众所周知,“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推进体育事业高质发展,建设体育强国,秉持强身健体,改善民生,增强幸福感的理念,亦需要来自文艺的感召和精神引领。由此,国产体育电影更需承载着这种担当和理想,融合国家记忆、民族情感与个体情感,回应时代期许与历史召唤。如影片《夺冠》再现体育健儿创造历史奇迹的辉煌瞬间,在银幕上点燃几代人青春记忆,诠释从未远去的女排精神,诚如陈可辛所言“其实女排就是世界看到中国的一个视角。它确实不是一项体育运动那么简单,是一种中国精神。”烙上时代印记的女排精神始终与祖国共荣共奋进,女排精神在“变与不变”“向死而生”中恪守的那份执著,正是民族品格的精髓,它将与长征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等,共同熔铸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我们电影宝贵的创作土壤与素材,我们的电影人亦需要这样的精气神,疫情过后熬过寒冬,终将涅槃重生。可喜的是,近年来体育类型日趋丰富,体育元素新颖多元,即便像《许海峰的枪》《飞驰人生》《攀登者》等倾向于类型杂糅的影片中,“体育”已经作为一种浓缩的人生,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社会文化而存在。

由上不难发现,完善的体制机制催生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反哺融合创新机制,用文化的力量滋养助推制度建设,实现协同发展,构建起基于“人民性”的文化共同体。正所谓,“制度与文化互为依存、相融共进:文化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体系承载文化价值理念,并通过制度实施践行文化的价值追求。”秉承“十三五”规划的理念和精神,我国电影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地实现了“全面发力”“重点突破”与“精准落实”的统筹兼顾,开拓了文化滋养制度体系、激活文化生产力的全新思路,以全产业链的高效运营助推区域经验和特色发展。比如,近来,不少省市积极并成功参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首轮募资,不仅为凝聚、整合、共享、吸引国内优势资源提供了更为专业化、市场化的高端平台,也将为实现优秀文化新旧动能探路可行路径。进入新时代,我国不少城市借力地缘优势与儒风儒韵汇聚发展合力,从交易展示平台、产业示范园区、文化惠民消费季、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多项举措上全面发力,切实做到了既脚踏实地温暖民心,也仰望星空瞩目未来,以电影的力量赋能产业结构调整与供给侧改革,击破产业链瓶颈,在跨媒介叙事生态中,构建起有温度的中国形象,有力度的中国气魄,有灵韵的中国精神。

三、从“软资源”到“硬实力”:制度建设与人文理想的统一

通常来说,和谐的制度是“硬度”与“温度”的有机统一,制度建设与人文情怀本就相得益彰,之于电影行业亦作如是观。电影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其创作理想、人文关怀乃至价值表达都是并行不悖的。作为文化建构与产业创意的电影,其价值与担当不仅在于探索基于在地经验的中国叙事范式,还需构筑起符合时代主流逻辑的关系图谱与世界观,并在全球化视野里搭建起中国(中国人)与世界关系的主体性言说,在制度与创作之间组建一种创新的、常态的、稳定的、温和的平衡。“这意味着一个有着强大历史脉络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面临文化和伦理的全新建构,从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处境里蜕变出的新的‘全球观’。”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既是抵达平衡的路径方法,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向。

这种将“硬度”与“温度”有机统一的探索,在近两年科幻电影的创作中得到呼应和共鸣。比如导演郭帆推出的“重工业大片”《流浪地球》,迥异于好莱坞工业经验,这部影片在末日情境里仍秉持“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怀,既昭示着“愚公移山”等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延续,也包蕴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期许。事实上,我们的科幻电影因大众诉求/需要而诞生,同时又将大众诉求/需要纳入其内容范畴,围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宇航科技而生的想象力,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加速智能孵化,力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理想”的相融,为科技赋予温度和态度。2020年8月,《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科幻十条”为科幻电影创作带来政策保障与战略期待,国产电影亦在科技想象中有了更多仰望星空的机缘。

近来我国对主旋律电影类型化、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等作了有益探索。2018年,国家电影局在《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中便提出了“加快发展‘人民院线’,为国产优秀主旋律影片提供更大放映空间”的呼吁,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与百姓日常生活题材影片提供了更为活跃的创作氛围。如《金刚川》采用多视点复现式叙事,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内在张力再现金刚川上的护桥之战,真实再现战争的残酷与普通士兵的牺牲,透过对生命的敬畏疏解人类共性情感,标志着抗美援朝电影的再度崛起。可以说,《金刚川》《八佰》等影片贴近历史节点、再现英雄群像,开拓了军事战争片新疆域与新高地。新时代的主旋律创作还呈现出题材广、样式多、视点新等特质,如《中国机长》《攀登者》《紧急救援》《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将类型糅合与主旋律精神相融,在与观众共情、共鸣中,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2021年,英雄气概仍将充盈银幕,喷薄而出激荡人心,如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1921》,回望抗美援朝惨烈战争的《长津湖》,向防疫工作者致敬的《中国医生》,根据“中国猎狐行动队”真实故事改编的《猎狐行动》,聚焦“扫黑除恶”的《扫黑决战》等影片将纷至沓来,涉及题材多元,类型新颖丰富……可以说,随着新时代国产电影在相互融通、相互汲养中趋向主流创作,主旋律作为一种精神和方法,已逐渐润泽于创作深处,诸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亦开始承主旋律之担当,这都将为中国电影市场带来无限增量。此外,当下不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电影,在延续温和现实主义的同时,也以现实表述关注民生,释放正向价值,如农村喜剧题材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或可为之立此存照。

总的来说,之于电影业而言,体制改革、制度变迁、创作导向及市场调整都需遵循“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原则,其理想状态亦是滋润民心,为民发声,为民代言。因此,对于新时代电影体制改革而言,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智慧,既要顺应时代,坚守锐意创新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也要着力电影工业规范化、专业化运作,催生成熟的开发运作模式,提高电影全产业链治理水平,为优质电影创作提供相对包容开放的制度空间。对于电影创作而言,要坚持人民中心导向,扎根人民、投身时代,深耕细作、守正创新,以多类型、多样式为时代画像、为历史作证、为人民立传,响应新时代号召,实现“软资源”向“硬实力”的产业转化。需要提到的是,之于中国电影而言,从创作、技术、市场、文化到理论批评,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比如我国电影理论制度建设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都将是亟待关注和开掘的课题,也唯有在改革中执著求索,才能逾越瓶颈通往理想高地,为世界电影发展共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注释】

① 刘衡.解放区的电影事业[N].人民日报,1949.6.24.

②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35.

③ 刘汉文.中国电影的法治化探索与实践[J].电影艺术,2015(6).

④ 卢燕.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路径[A].载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类型电影的演变与创新[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6.

⑤向勇.后“电影工业美学”:中国电影新时代的概念性图式[J].艺术评论,2019(7):16-24.

⑥ 陈畅.2020 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突破200亿元[N].光明日报,2021.01.01.

⑦ 胡谱忠语。详见杨晓云.“以民为本”的中国叙述——《电影十八洞村》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7(12).

⑧ 扶贫题材电影:生动讲述脱贫故事[N].人民日报,2020.12.17.

⑨ 武晓娟.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2.4.

⑪李雪昆.关于《夺冠》,听导演陈可辛怎么说[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10.14.

⑪ 张剑伟.新知新觉: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20.5.11.

⑫杜庆春.中国电影怎样构建新的“世界体系”——新叙事、新类型和新人物的诞生[N].文汇报,2018.3.14.

⑬国家电影局印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国影发〔2018〕4号[EB/OL].http://www.chinafilm.gov.cn/chinafilm/contents/153/1254.shtml.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