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娇
新冠疫情并没有结束,因此基本可以判断,今年企业的日子仍旧不会太轻松。在后疫情时代,只有极少数行业的企业会逆势增长,比如科技医疗和保健行业。绝大多数行业的企业仍要为生存而战。很多中小企业今年的挑战已经不是赚钱,而是如何生存下去。
在这场持久战中,小型企业因现金储备少、利润薄,面临的经营难度也会更大。大多数小型企业会改变成本营收比例,这将使它们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当然,规模小也有一些优势,与行业巨头相比,小型企业架构往往更加简洁,“船小好调头”,灵活性和速度能大大提高其适应能力。
但是,无论什么行业,多大规模,也不管其目前处于什么境况,几乎所有的企业决策者都将面临类似的问题:经营上,各种隐性成本和固定成本层层压下来;现实上,可能感觉比平常更投入、更努力,但是营业收入却不断减少,实现盈利的难度可谓史无前例。基于此,人力资源部门及人力资源工作者更要从“降本增效”的角度出发,帮助公司寻找破除困境的发力点。
人力资源如何做好“开源”和“节流”呢?
很多企业采用提升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表现就是,员工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效益反而提升了。我们把这称为“控员增效”,即员工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员工队伍结构合理,企业的人工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算好每一笔账。比如对于业务部门提出的招聘需求,不管是當下出现的临时用人需求,还是基于本年度新增的人数统计,HR都要仔细权衡,看看这人是不是非招不可。如果能通过内部调整满足用人需求,那么能不招的人就尽量不招了。
以笔者所在的互联网教育公司为例。最近人力资源部了解到分公司的行政专员准备离职,分公司打算从外部再招聘一人上岗。人力资源部得知消息后,先向总部了解是不是还有富余的人可以调整过去。总部回复“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供调用”,同时也给出了一条建议:目前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团队人员非常充足,其中一位做基础人力资源事务的专员和一位HRBP,两人的业务量都不是非常饱和,可以考虑把行政的工作拆分后分摊给他们。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按照两个人承担的工作量,可以将他们的基础工资提高一点,但是增加的工资额仍然远低于重新招聘一个行政人员所需要的费用。而且这样既避免了人员扩增,又提升了在职人员的工作饱和度和薪资,可谓一举两得。最终,分公司也接受了这个“多赢”的方案。
能不招的人尽量不招,还意味着在人力不可用的情况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替补上阵。2016年,牛津大学的两位学者就曾得出结论:到2035年,86%的餐厅工作岗位、75%的零售业工作岗位、59%的娱乐业工作岗位都将实现自动化。为了减少员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在新冠疫情严重到实行社交隔离措施的情形下,机器人被用于仓库、超市和医院等场合,来完成货架扫描、保洁和配送等环节的工作。
得益于软件和机器学习的进步,职场自动化也开始加速发展。一家石油公司通过安装相关软件,将输油管道的图片发送给一个人工智能引擎,然后将这些图片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比对,就能提醒相关员工注意潜在问题。在其应用场景中,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都能够节约运营成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这一技术有效应对了工作量激增的问题。
我们谈到降本增效的时候,总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人少了,成本就会降低。事实上,人减少了成本不一定降低,成本降低了效益不一定提升。真正有效的降本增效,是先“增效”,再“降本”。HR要通过各种数据对比,通过表象看实质,找到降本增效的空间和突破口。
仍以我们公司为例。隶属行政部门的驾驶员,其薪酬一直以固定薪资的形式发放。最近几年,驾驶员明显感觉到工作量在增多。去年年底,他向部门领导提出加薪的请求。人力资源部详细了解情况后,从“成本可控,效率提升”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驾驶员的驾驶里程数为主要依据进行绩效考核。
具体说来,就是用2020年驾驶员行驶过的总里程数和平均里程数为测算依据,小于等于平均里程数的月份,驾驶员就拿原来的岗位工资;里程数大于平均里程数的,当月产生绩效,并设计了几个档,根据阶梯式递增的绩效系数,每高出一档,高出的部分乘以更高的系数。这样,行驶里程数少的月份相当于薪资没有增加;里程数越多的月份司机越辛苦,但是绩效也越高。这样调整以后,一方面驾驶员更有工作积极性,一方面他们自己会有动力和意愿去协调时间和行程的冲突,工作也就更高效。
人力资源部与行政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他们也表示,这样的解决方案比直接加工资更科学。
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增长快,而业务部门的人员流动量也大。为什么人来了又走?其中一个突出原因在于,该岗位需要长期外派和出差。业务部门在进行人员盘点后发现,当年新招聘入职的人员数几乎快赶上原有的人数了,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招聘需要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新人的培训需要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新人到岗位上磨合仍然需要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基于此,人力资源部提出尽可能在需要出差和外派的地区进行招聘,比如经常要从杭州出差到成都,那么就在成都招聘当地人,然后将人员集中到杭州实施培训,培训考核通过之后再回到本地做业务。
而新一年该业务部门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该岗位的人员留存率能从原来的平均留存水平提升20%左右。这个思路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尽量提升人员的本地化占有率,如果在同样的薪资水平下能做到人员本地化,那么薪资的吸引力其实会有所提升。再加上人员本地化又把原来长期外派和出差的问题解决了,也能进一步提升本地员工的留存率。二是对管理当中的旧疾进行优化和改进,对员工实施更多的人性化管理和关怀。这样一来,也能进一步提升本地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员工在岗的留存率提升了,用于招聘和培训的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公司总体的经营成本也就相应降低。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新人能留下来,渐渐变成独当一面的老员工,于是业务部门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而且员工的留存率提升了,对于经验传承、知识积累等大有裨益。
流程是效率的原动力。要想降本增效,一定要做流程的标准化,剔除那些不增值的流程环节,尽可能将标准、简化的流程固化下来。
互联网公司有很多新业务和新部门“生长”出来。新部门刚成立时,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但是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都还没有明确下来,往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慢慢梳理和提炼。
梳理流程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但这件事一定要做。人力资源部要不断提醒业务部门关注这件事,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催一催。工作流程从最初粗糙的版本、相对清晰的版本,再到优化的版本,经过多次优化设计之后,基本就可以固化下来。
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如果感觉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再进行优化升级。
这种方法对那些已经运行了两三年的新部门来说非常有帮助。当然,不同行业和业态的适用度会有很大差异。有些企业的业务发展变化实在太快,可能还没来得及梳理出一套明确的流程标准,业务内容又出现了新变化。这样的企业,首先要做的是适应变化,先跟上变化的步伐。只有业务内容相对稳定,并朝着一个既定的大方向发展的时候,上述方法才是有帮助的。
管理的内在逻辑是相通的,有些问题业务部门会提前感知,而且他们所思所想的方向往往是正确的,所以HR在跟业务人员进行思想碰撞之后,往往会有拨云见日之感。比如,业务人员会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这不就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最常见的工作方式“Q&A”吗?如果HR能把业务人员口口相传的问题及策略形成文字,上传到内部平台上,开放权限给与此相关的员工,无论是对经验的传承,还是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都将有很大的帮助。这又是一个“多赢”的举措。
降本增效的法子远不止上面所提及的,关键是要挣脱思维惯性和惰性去思考。在这件事上,人力资源部门和HR不能唱独角戏,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而是要跟业务部门一起,共同锁定痛点,寻找对策。只有跟业务部门打成一片,HR才会有创新的动力。这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快乐所在、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 浙江学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