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浩 田来 宋雨婷 薛昭铭 董翠香
摘 要:对俞定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进行了梳理与提炼,在体育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一是以学生发展為中心,强调体育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展适宜的教学对话;二是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自主选择、自觉锻炼、自我评价”的教学理论,立足学生阶段发展水平设定教学目标,运用自主学练的教学方法;三是以文化育人为指引,注重以学校体育作为主阵地,以“三化”体育课程改革为实践载体,以体育课堂作为传承渠道,发挥海派体育文化的育人价值,推进“三乐、三多、三自”教学模式的实践落实。
关键词:俞定智;以人为本;教育观;海派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2-00-04
蔡元培“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不仅指出了体育学科的教育价值,更强调了体育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与理论高度上,挖掘体育教学所蕴含的独特育人价值,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体育知识学习、技能学练与品德教育有机融合,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俞定智认为体育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爱,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俞定智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文化育人为指引三个方面。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俞定智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通过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使其成为有尊严感、愉悦感、获得感、成就感等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复杂情境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互动中实现动思结合、体脑结合和全面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冷与暖、喜与悲、好与恶、得与失,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做好学生的品格培养和道德教育。这种教学观在俞定智日常的教学中得到很好的践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运用教学案例将运动锻炼融入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应对“网瘾”的有效处方。另一方面,在育人上下足功夫,进行生命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身试教而非一再说教。譬如,在800米、1000米长跑测试的问题上,相较于简单的结果评价,兼顾学生的态度、毅力、情感等指标的过程性评价更具合理性。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体现了俞定智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义教师角色,成为知识的传授者与人生的引导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但需要建立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水平和能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启发、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尊严感和价值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自尊心的建立和自信心的培养是青少年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因而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努力发现并放大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更有助于学生获得尊严感和价值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关爱、被认可。三是适时运用对话教学,倡导开放互动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单向度地“教”,学生机械性地“学”,阻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对话教学有助于师生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分享知识信息和学习经验,从而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达到共享、共进、共识。
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号召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型知识的能力还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强自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百姓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探求的创造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2]。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3]。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4]。根据以上国家重要教育文件和上海二期课程改革“普遍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身习惯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精神,俞定智早在2001年便确立了以“自主选择、自觉锻炼、自我评价”为高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主题,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探索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自主选择、自觉锻炼、自我评价”的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法”,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干预学生的思想,起着组织引导者、解惑辅导者的作用,学生自主表达交流,自主判断选择,自我学习评价,自我创新创造。“自主选择、自觉锻炼、自我评价”的体育教学,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练项目、练习手段、练习同伴的条件和机会,从而转变练习的机制,创设自觉锻炼的氛围,设计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实施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掌握运用并学会制定“运动处方”,逐步形成终身锻炼的能力,成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二)立足学生阶段发展水平设定教学目标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这为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学目标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是对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与水平的合理预设,在将总目标分解成阶段目标时,应充分体现总目标的整体要求,并注意把握各阶段目标的衔接性。俞定智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导向,明晰了教学设计以学生能力养成、自主选择、兴趣培养为目标。体育课除了应促进学生身体发展,还要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应在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方式,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
(三)“自主选择学练”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练的注入式教学法,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根据这一现状,俞定智结合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具体实际,提出了“自主选择学练法”,其核心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和组织教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形成“练、想、比、问”相结合的学习氛围。所期望的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开动脑筋想问题,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选择学练法”进行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进行练习,这种“自由”而不“自流”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施前,教师既要钻研教材教法,还要对所教学生的各方面有较深的了解,并熟悉场地、器材情况。同时,要认真备课,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既要把每个练习的目的、手段、方法、要求、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做好示范动作,还要在练习中加强巡回适时指导,并且适当地调整练习方法。最后,要对每次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小结,以便改进提高(具体实施过程见图1)。
三、以文化育人为指引
上海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海派体育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是上海在传承本土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吸纳、借鉴、改编等不同手段,使异地异质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体育流派在同一区域内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既保持自身文化特性,又融合其他文化优点的体育文化形态[5]。2010年起,上海进入二期课程改革的深化阶段,“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以下简称“三化”)体育课程改革油然而生。“三化”体育课程改革是上海特色,也是海派体育文化的渗透与体现。俞定智以文化育人为指引,在分析“三化”体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过程中,构建了小学“三乐”、初中“三多”、高中“三自”的教学实践落实点。
(一)以海派体育文化实现育人价值的理念引领
海派体育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开放、多元、包容、创新、领先、务实”[6]。俞定智对海派体育文化的特征进行了解读(圖2),并认为在学校体育场域中,以海派体育文化实现育人价值的理念引领应是从“体育文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的逐级渗透过程。
学校体育文化需要依托海派体育文化的价值指引。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学校体育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维度(表1)[7]。海派体育文化可以塑造学校体育的精神文化,进而在学校体育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体育的行为文化特色。
(二)以“三乐、三多、三自”推进文化育人的实践落实
从文化引领到以具体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为实践抓手是检验海派文化育人价值的试金石。在海派体育文化视域下,俞定智逐步构建形成了小学体育“三乐”、初中体育“三多”、高中体育“三自”的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小学体育兴趣化课程改革,俞定智通过创设有趣、巧妙的活动情境和游戏形式,组织学生在“玩中学,趣中学,动中思”,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习惯,进而形成了小学体育兴趣化的“三乐三巧”教学实践点(图3)。
初中体育多样化既是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延伸,也是高中体育专项化的过渡。初中体育多样化应在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基础上,兼顾“体育中考”的特殊需求,开展多个运动项目、多样练习方法、多元评价方式为主的教学改革实践,进而形成初中体育多样化的“三多”教学实践点(图4)。
高中体育专项化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了传统的以年级、班级进行分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了“自主选择、自觉锻炼、自我评价”的实践导向。有助于使学生掌握2~3项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养成体育
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了高中体育专项化的“三自”教学实践点(图5)。
综上而言,俞定智从文化育人的视角,提炼出了“三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点,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体育教学间的实体联系,推进了体育教学的结构化、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不同学段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提高,为新时代海派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实践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七[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1211/t20121124_144823.html.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17.《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5]陆遵义.上海学校海派体育文化继承
与创新的探索[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1(03):22-25.
[6]沈建华,马瑞,卢伯春.海派学校体育
文化形成、特征与传承[J].体育科研,2013,34(04):82-86.
[7]陈月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校园体育
文化建设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8):15-16.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