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
摘要:语文蕴含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温度,为中国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教师应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自我价值认同感,同时也将汉文化的历史和接力棒交给优秀的下一代。
关键词:中国心;现代文明人;中華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涌现出了非常多璀璨的民族英雄和思想文化,积累沉淀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让小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并薪火相传下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责任。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石来源于小学语文教材知识,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和设计来让课堂充分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来说,语文课程中的汉字识写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内容,通过学习汉字的过程去掌握汉字的音、形、意,只有小学生真正掌握汉字并且能够把汉字运用到适当的语境里,才能让文化教育根繁叶茂。其次就是教材中的古诗文因为和日常口语有一定距离导致学习难度系数比较大,教师要首先确保自己对诗词的理解通透且正确才能教学生。这些传承下来的古诗词经过了历史的沉淀无一不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的同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灌溉。
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时,课本里介绍了很多少数民族,还用优美的句子表达了民族小学的安静和喧闹,就拿文章中的“坝”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个字的读法和写法,然后根据字义向学生列举一些使用到坝的语境,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真正记住新认识到的这个单词。从通读文章不难发现作者认为自己的学校十分美丽和热闹,同时也对其他同学非常喜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里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感觉,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跟自己的同学进行相处,这样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一些生活中的智慧和与人相处的方式,将平等互助、热情似火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二)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构建
小学生在认识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如果浅尝辄止也很难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使命感,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教材内容中的精神情感,为学生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做出努力。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部编版“夜书所见”这一古诗时,古诗第二句的一个“客”字表现了作者是旅居在外的游人,前两句写出了一个在外的游人愁思满怀不得舒,后两句写了孩童挑促织的天真烂漫,用非常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作者的孤独和乡愁。教师在向学生教学这篇文章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古代北宋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让学生说说从哪些字可以感受得到叶绍翁的孤寂和秋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不是死记硬背不知其真意,对中华传统文化跨越时间的温度更加亲近。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判断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时很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来被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应当在这个过程里多让学生动脑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情感感悟,真正让学生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神。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部编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这篇古诗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表达了王维孤身在长安度过重阳节的孤独感,后两句则是在猜想家乡的兄弟登高远望时的情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重阳节这个节日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来,这种触景生情的感受也说明王维心境变化的原因。而这首诗高明的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遗憾的不是自己不在家乡,而是在为自己的兄弟考虑,他们在登高远望的时候发现身边少一个人肯定十分缺憾。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王维这首诗和杜甫的“月夜”里的两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两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去感受这样子写的好处和作用,有能力的甚至可以仿写一个意境,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委婉和含蓄文化能够有了解。
(四)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感受都停留在内在的阶段,要想真正地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挥作用就需要引导学生去实践自己学到的知识文化。
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上册部编版“孔子拜师”这一课时,孔子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去向老子求学,只为让自己的学识更加渊博,见解更加广阔。而老子看到孔子好学谦虚的样子也就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这个故事给学生的启迪是学习是无止境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虚心好学的心态。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不懂得东西就礼貌请教,无论是社会行为还是生活技能,只要肯放下身段静心学习必然会有所得,践行孔子谦虚乐学的品性和老子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培养中国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要想成为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学习和践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养成高尚人格和民族情操的主要支柱。
参考文献:
[1]霍敏,袁正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中的实施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