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语音隐喻”(phoneticmetaphor)主要指的是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相似或相同的语音成分所进行的相互联想,是一种在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1]。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同音异义字和同音异义词,不同所指借助其能指字或词同音,在语音层面实现概念系统的跨域映射从而达到语音隐喻之效。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同音异义现象为语音隐喻的形成创造了有利前提,也使得语音隐喻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当中,也充斥于汉语时闻之中。
时闻是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有效而快速的载体之一,对时闻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是构成语境的两大要素,构建时闻语境也离不开此二者。读者只有具备语言知识同时具有对时闻背景知识等语言外知识的了解,才能够正确理解时闻作者的意图。因此,本文将时闻语境定义为某一特定社会事件背景下时闻作者和读者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本文立足汉语时闻语境,选取汉语时闻中的语音隐喻语料,采用客位研究法,从作者意图的角度切入,意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时闻语音隐喻呈现出哪几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否有助于作者意图的表达?
第二,时闻语境下的语音隐喻体现了作者何种意图?
本文通过分析以上问题,研究时闻语境下的语音隐喻所传达的作者意图,并对时闻语音隐喻的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期进一步丰富时闻语音隐喻的语用研究视角,为语音隐喻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于隐喻的哲学研究自古希腊起便方兴未艾。隐喻的研究热潮折射出隐喻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性和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将属于甲事物的名称用于乙事物,隐喻是对词汇字面用法的一种偏离”[2]。直到二十世纪语言学家认识到基本语义单位大于词汇时,这一传统才得以破除[3]。20世纪下半叶,Lakoff和Johnson则对隐喻作出了创新性的解释,提出“隐喻的本质是根据某一事物(源域)对另一事物(目标域)进行理解和体验”[4]。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体现于语言当中,同时也体现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当中。我们思考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第一次获得了语言本体、思维本体、活动本体的至高无上的地位[2]。国内外隐喻研究浪潮在隐喻的认知转向趋势下不断向前推进,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1999年,Ivan Fónagy提出“语音隐喻”[5],主要关注语音与所表达意义之间的象似性,但其本人却未明确界定语音隐喻概念。李弘指出“语音隐喻”的实质与语音和其所指对象的象似性相关,认为语音隐喻是一种语音层面的“跨域喻指”[6]现象。魏万德和伊慧[7]在李弘的基础上,分析语音隐喻存在的特定认知机制,并对英汉语中存在的语音隐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和论述。周峰[8]则从诗歌的角度探讨了古典与现代诗学观念下诗歌语音隐喻的诗性功能,认为诗歌作为一种诗性语言可以借助其强有力的语音隐喻带来文学的快感和意义的创新。吴智慧[9]从网络语言的视角切入,对网络语言语音隐喻现象的时代动因、遵循规则和本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解读。除了涉及诗歌、网络语言语音隐喻,诸多学者还对广告语、《红楼梦》中的人名、中草药名、汉文化民俗等其中的语音隐喻进行了研究。段成[1]从语用学视角切入研究了语音隐喻与其使用者的关系。陈家晃和段成[10]则基于关联原则,研究得出语音隐喻过程也符合“明示-推理”过程,其同样受关联原则的支配和制约。胡忠坤[11]则对新闻标题中的语音隐喻进行了归类和功能介绍,认为新闻标题中的语音隐喻可以产生语义双关、讽刺和幽默的效果。国外学者Branko Vuletiĉ[12]在其研究中则指出“语音隐喻是不同的意义(contents)通过各自能指的相似性(similarity)或相近性(closeness)所进行的联想。”而Robinson[13]则认为语音隐喻解释了声音象征这一语言现象在其自身局限中的实际运作机制,并研究和探讨了小说中文学专名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中国知网通过“语音隐喻”主题搜索到的有关汉语文献数为82篇。根据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笔者对所选汉语文献的主题进行处理,以下为处理结果:
图1 中国知网2005-2019国内语音隐喻研究文献主题分布柱状图Fig.1 Distribution of subjects concerning domestic phonetic metaphor research in CNKI,2005-2019
综合以上文献分析和图1可得,国内学者已经对语音隐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义论述和类型划分并对其认知机制进行了研究;学者关注较多的是歇后语、譬解语、广告语、网络语言等当中的语音隐喻。对于这类语音隐喻,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多为解释隐喻自身的功能以及歇后语、譬解语、广告语等不同语境中的语音隐喻的类型划分。有学者将语音隐喻与关联理论、模因论结合,从语用学范畴研究语音隐喻,但对特定语境下的语音隐喻进行研究的却较为少见。
时闻是媒体对相关社会事件进行传播报道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一。研究语言表达涉及语言自身和语言使用者两个要素。语用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对语言使用者意图的研究。对于同一客观社会事件,语言使用者的不同意图促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这表明了语言自身存在的主观性特点。时闻作者和读者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构成了时闻语境。这就对读者理解时闻语境提出了双重要求:应同时具备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时闻语音隐喻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现象,也具有语言主观性、形式创新性以及对读者共同知识的依赖性的特征。
语言的主观性主要指的是说话者在其话语当中所体现的“自我”表现成分,即说话者在言语过程中表明个人情感、态度和立场而留下的自我印记[1]。从这个角度看,时闻则是作者对某一社会事件进行“自我”表现的形式,承载作者个人情感、态度和立场的时闻语音隐喻就是主观性的印记再现。
例1《北斗产业有哪些“芯”优势?》
——《经济日报》2019年5月28日
例2“西方国家的资金就是香甜的‘馅饼’,但中国提供的就变成了黑暗的‘陷阱’?!”
——《经济日报》2019年6月4日
例1是经济日报对中国北斗芯片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一篇时闻报道。文章标题中的“芯”优势运用同音异形异义语音隐喻,用“芯”喻说“新”,一语双关不仅指出了北斗芯片技术更具新优势,同时也表达作者对中国北斗芯片技术取得新突破的赞扬、自豪之情。例2是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经济日报反驳美方“中国崛起会使北极圈各国陷入‘债务和贪污危机’”这一观点的文章。作者运用“馅饼”与“陷阱”谐音,对西方的“馅饼”和中国的“陷阱”提出了质疑,表明了其反对美方诽谤中国债务和基金为“陷阱”的立场。在以上两个例子当中,作者通过使用语音隐喻体现了个人情感、态度和立场,达到了表达个人观点的目的,时闻语音隐喻的语言主观性得以凸显。
语音隐喻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其使用者独创性”[1]的体现。时闻语音隐喻体现了时闻作者自身的独创性,而正是这种独创性赋予了时闻语音隐喻区别于其它语言表达形式的创新性。时闻语音隐喻的创新形式,有助于增加时闻的曝光度。
例3《端午节,这几件事儿与“粽”不同》
——《科普中国》2019年6月7日
例4《特殊配方奶粉“钱景”在哪?》
——《经济日报》2019年4月16日
例3和例4使用了语音仿拟以及同音异形异义语音隐喻,作者用“粽”代替“与众不同”中的“众”,用“钱”代替“前景”中的“前”,语言生动活泼,一语道出文章所涉及主题“端午粽子”和“配方奶粉盈利前景”,也体现了时闻语音隐喻在形式上的创新性和多样性。
隐喻是基于映射关系形成的,如果对于作者所创的“词汇”,读者无法在其现有文化语境的共同知识当中找到所映射的源域,则难以对其进行理解。语音隐喻也是如此,其是“一种在语音层面进行的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1]。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时闻语音隐喻要得到广大读者的理解必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共同知识。
例5《社会办医再迎政策“红包”推出数十条鼓励政策》
——央视网2019年6月13日
例6《河北将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经济日报》2019年5月29日
例5中的“红包”和例6中的“赶考”属于同音同形异义语音隐喻。“红包”和“赶考”都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定语境产生的词汇,在这里分别被用来喻指“政府对社会办医出台的相关鼓励性政策文件”和“河北新时代的发展过程”。这两处语音隐喻有意义,得以被理解的前提是读者基于对其文化语境中“红包”和“赶考”这两处共同知识的理解。正是读者理解“红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事物,“赶考”是学子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努力的过程,因而他们对时闻中“红包”和“赶考”的语音隐喻使用有了准确的理解。而换之外国读者,却不一定可以准确把握其意。因此,理解时闻语音隐喻对读者共同知识存在很强的依赖性,这也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纳入考虑的问题之一。
时闻语音隐喻作为作者在时闻当中采用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其所体现的语言主观性和形式创新性有助于作者使用丰富的语言形式表达其对社会事件的情感、态度和立场,从而更好地实现作者的个人意图。此外,时闻语音隐喻存在的合理性依赖于读者对共同知识的把握,共同知识帮助读者清楚地理解时闻语音隐喻涵盖的内容和观点。当作者使用时闻语音隐喻时,充分考虑到读者,就能借助共同知识让读者抓住文章大意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作者意图的达成。
语言使用者意图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比如,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负载着使用者吸引消费者注意、激起消费者兴趣,进而刺激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的意图;诗歌中的语音隐喻负载着诗人抒发情感、创造由此及彼的艺术意境等意图[1]。时闻中的语音隐喻也一样,其具有作者明确的语用目的和意图,诸如吸引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发读者思考;调动读者情感;负载着时闻作者的个人情感、态度和立场等等。
例7《世代友好薪火相传——中俄友谊“老友记”与“新生代”》
——新华社2019年6月3日
“老友记”是一部热播美剧,讲述了六个共同经历十年风雨历程的老友的故事。作者借助该剧名,以电视剧“老友记”之名言中俄两国关系的“老友情”,表达了中俄友好关系携手走过风雨,薪火相传。熟知该剧的读者,一眼便可知会作者之意,从而更好得理解时闻报道的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作者正是利用了“老友记”该同音同形异义语音隐喻,弱化了题材的陌生感,从而成功吸引读者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例5和例6中的“红包”和“赶考”也是作者考虑到读者对中国文化语境中共同知识的把握情况而采取的同音同形异义语音隐喻。通过人们所熟知的正面积极事物“红包”和象征奋斗的“赶考”更生动形象地说明“政府对社会办医出台的相关鼓励性政策文件”和“河北新时代的发展过程”,引旧立新有益于读者理解,也更新颖独特,更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时闻事件本身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对其进行评判和思考,尤其是争议性较强的社会事件。时闻作者在时闻的撰写过程当中,其所用言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读者的观点产生影响,让读者对社会事件本身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时闻语音隐喻也负载着作者的这一意图。比如,在例2中,作者反问“西方国家的资金就是香甜的‘馅饼’,但中国提供的就变成了黑暗的‘陷阱’?!”通过“陷阱”和“馅饼”的鲜明对比,让读者意识到该诽谤言论的荒谬性,也让读者进一步深思美方恶意中伤中方的意图,美方并不是所谓香甜“馅饼”的制造者,而恰恰是诽谤“陷阱”的始作俑者。
例8“打击知识产权领域的‘流氓’行为,是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的应有之义,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既定战略并不矛盾。”
——《经济日报》2019年4月15日
针对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社会事件,时闻作者往往使用较为负面消极的表达来引起读者对该类事件的反对态度和厌恶情感,以达到更好地教化公众、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的目的。在例8当中,作者使用了“流氓”该同音同形异义语音隐喻,抨击社会上存在的侵占知识产权现象,让“流氓”二字蕴含的“无耻”之意深入读者印象中,引发读者联想到流氓的“无耻、没有原则、违背法律”等特征,从而让读者对侵占知识产权现象产生痛恨、厌恶和反对的态度,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情感,达到了教化目的。
时闻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时闻语音隐喻作为时闻语言表达的一部分,自然也负载着作者的观点态度。例1当中的“芯”优势,以“芯”言“新”,表达作者对北斗芯片技术取得新突破,更具新优势的支持态度和赞扬之情。例2中“陷阱”和“馅饼”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方荒谬诽谤掷地有声的质疑和反驳。例5、例6、例7中的“红包”“赶考”和“老友记”,通过正面的事物表达作者的正面态度而例8中的“流氓”则通过负面词汇传达作者的反对态度等等。由上我们不难看出,时闻语音隐喻在表达作者情感态度和立场上可谓起到了点睛之效。
在当今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时闻的曝光程度不仅取决于时闻事件本身对公众的吸引度,还取决于时闻作者对语言的适切运用和创新表达。时闻语音隐喻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语言表达形式,充分了解时闻语音隐喻的特征及其所能传达的作者意图有助于作者更好地使用时闻语音隐喻达到信息传播、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调动读者情感和表达作者个人情感、态度和立场的目的。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和拓展了时闻语音隐喻的语用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