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英
[摘 要]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乡土案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解决问题,实现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这四大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了解地理环境是怎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理解这些自然要素构成的整体是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运用乡土案例来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道理。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乡土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93-0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体现自然地理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思想的一节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情结、运用乡土案例、创设真实情境,使教学重点贯穿整个课堂,从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用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地理教师探讨的问题。在这节课上要融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这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挖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入手,认知某一个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从而体现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完美渗透,笔者运用常熟“一物”“一湖”“一岛”三个案例,进行时空综合、地域综合,在本节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从“一物”中认识常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常熟地理位置处于120°33′—121°03′E、31°31′—31°50′N之间,离上海以东海面直线距离100多公里,位于我国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与长江航道交汇点附近,地理位置相当优越。下面通过给出的“一物”——鸭血糯这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来推测常熟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如何的。
常熟人最喜爱的特产农产品——鸭血糯,米粒殷红如鸭血,粳性;喜高温、多湿、长日照,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特点最适合其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大规模种植以平坦开阔地为宜;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生长抽穗开花适宜温度28—35℃,本地一般5、6月育秧插秧,8月末抽穗,10月末至11月初收获。
通过对上述鸭血糯生长习性的分析和常熟地理位置分析可以得出常熟的自然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壤;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水网稠密、河湖众多。在对这些要素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水为稻的生长提供水分,而稻也同时参与到了水循环中;土壤为稻的生长提供养分,稻也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同时改造了土壤;大气为稻的生长提供光和热,稻的生长过程也影响了大气成分;岩石为稻的生长提供矿物质,同时稻也加速了稻田和湖盆底部沉积物的形成。也就是说,水、土壤、空气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也使得植物参与到了各个循环中,改造了土壤、影响了大气成分,也改变了地貌形态。这说明形成常熟自然环境的水、大气、地貌、土壤、生物等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从而使常熟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出常熟的基本区域情况,预设问题让学生进行区域特征的分析、解释和预测,逐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教师让学生在分析上述材料的同时思考,在组成常熟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中最能代表常熟的“名片”是什么——虞山尚湖以及常熟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特色植物、动物,如鸭血糯、虞山绿茶、松树蕈、和尚菱、桂花栗子、绿毛龟等。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要素中,生物要素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各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相互作用产生了生产功能。农民从地里收获鸭血糯这种农作物就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除此之外,稻田鼠害等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特别是含糖量高、米香浓郁的鸭血糯品种更易受害。气候条件对鼠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冬季偏暖、秋季偏干、杂草丛生均适宜老鼠的田间活动,致使老鼠数量较多。老鼠数量增加后,来年的水稻植株会更多地被啃食破坏,减少农业产量,老鼠的食物减少,特别是在寒潮多发的年份,会引起老鼠数量大大减少。因此,在人类影响较平均的情况下,多年下来,鼠类数量虽有波动,但是基本稳定。这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会有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到农田中进行实际走访调查或者查阅历史材料,从中获得相关的稻的产量和鼠类活动情况等资料,再进行分析获得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行动能力,体现出基本的地理实践力。
二、从“一湖”中体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理
在常熟这块土地形成至今的过程中,这里的自然环境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我们以学生最熟悉的尚湖历经的半个世纪变迁作为案例来探讨环境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人们笃信人定胜天的年代,人们把千顷尚湖围垦成一万多亩农田,未见粮食丰收,环境的报复却接踵而来,与湖相邻的虞山林木大面积枯萎,鸟兽几乎绝迹,常熟周边小气候随之发生改变。二十年后,痛定思痛的人们动用20万人力,经过半年时间挑土清淤120万方,开闸放水,围堤筑岛,退田还湖。50年是历史长河的短暂一瞬,但对于一座湖泊的重生而言却已足够。20世纪90年代以来,依托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的湖滨沼泽和生态保育区,尚湖常年保持地表二类水标准,并成为常熟的备用水源地。常熟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森林面积达到126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拥有89科共三百多种植物,成为鸟语花香、树木葱茏的人间胜景。
通过上述材料,学生不难发现,自然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单纯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進行了大面积围湖造田,改变了其中的水文要素,使得附近的植物枯萎、鸟类绝迹,局部地区的气候也随之发生改变,反映出一个要素被改变之后,组成常熟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为了与之保持一致形成一个整体,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从而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综合来说,就全球而言,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要素中,生物要素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并由此引发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三、从“一岛”中感知不同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影响
“铁黄沙”原为常熟境内长江滩地上的一个沙洲岛,位于望虞河汇入长江的河口外侧,1990年天然面积约为0.5km?。2013年12月常熟市政府实施了铁黄沙围堰整治工程,于2015年基本完工,现今沙体面积约为16km?。目前岛上正呈现出勃勃生机,铁黄沙作为常熟的后备土地资源正处在自然生态恢复过程中。30年间,铁黄沙从一个寸草不生的“小舟”逐渐演变成了一艘“静止的航空母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起铁黄沙华丽变身的原因有哪些,并给出一些启发性的思维提示。学生经过讨论总结归纳出几点主要原因:①常熟市政府组织实施的人工围堰蓄沙;②长江上中游地区人为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被搬运至下游,随着下游流速的减慢而堆积在下游河床和两侧滩涂上;③三峡工程的建设使下游水位下降,一方面浅滩出露水体的部分面积增大,另一方面流速进一步减慢,泥沙大量淤积。
三峡工程从2003年6月1日开始正式蓄水,2009年如期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并且在2010年10月正式成功冲顶175米蓄水高程,在这期间包括铁黄沙在内的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沙洲增长速度却在减慢,这种现象可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过学生不断讨论、教师不断整合,得出可能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长江中上游生态防护林网的建设使水土保持工作卓有成效,水土流失问题正在减少,入长江的泥沙量也在减少;另一方面三峡工程大量蓄水后,坝体阻挡住了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河道。
“铁黄沙的华丽变身”案例又体现了什么自然原理呢?长江中上游植被的变化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使位于长江干流下游常熟境内的铁黄沙自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归纳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又一个特征,即“一个区域某些要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其他区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在运用“一湖”和“一岛”这两个案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乡土情境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 “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