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辩手”是怎样炼成的

2021-04-25 13:03李颖颖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孟子

李颖颖

[摘   要]对《〈孟子〉三章》的解读,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文章以孟子“最佳辩手”的身份为切入口,从观点、思路、手法三个方面深入解读《〈孟子〉三章》。

[关键词]《〈孟子〉三章》;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0-0026-02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孟子〉三章》则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善用手法……诸多因素叠加到一起,使孟子“最佳辩手”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可以“最佳辩手”这一形象为切入口,在纵向上进行深入挖掘,有效链接《孟子》整本书,在横向上进行比较补充,以对这些文本进行更有深度的解读。

一、观点明确,一以贯之

孟子宣扬“仁政”,在战乱纷繁、策士纵横的战国时期,孟子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第一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正与之契合,这里的“人和”指的是一个国家中人民的团结和谐,这一观点背后的思想支撑便是孟子所主张的“仁政”,因为想要达到“人和”,对于掌权者来说最好的方法便是“得道”,即行仁政、得民心。孟子在与各君王对话时,曾多次强调行仁政的重要性,如梁惠王问政于孟子:“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依着他一贯的主张——行仁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强调大丈夫应当行仁德,遵礼仪,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丧失自己做事的原则,同时也不要被富贵、贫贱、威武等外在因素所迷惑、动摇。这是孟子关于个人修身的观点。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主张。孟子所认为的个人修身的极致应当是养“浩然之气”。公孙丑曾问孟子“恶乎长”,孟子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最刚强、最盛大的,必须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润它,只要做了一件有愧于心的事,这种气便会疲软。孟子所提倡的个人修身之道的本质当是将仁、义、礼等内化于心并形成习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观点至今仍为大家津津乐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对于个人而言是成长的箴言,对于国家而言则是维护长治久安的真理;它放到几千年前战乱的时代适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也仍然发挥着一定的现实作用。有人认为,这一观点在强调没有忧患就没有成长,因此大家若是没有困难便要创造困难。这显然是一种曲解。这句话其实是在说,一旦遭遇磨难,我们便会得到快速的成长;而在万事顺遂、一派祥和的氛围中,我们依然要保持忧患意识。

这三章涉及孟子的政治主张、个人修养之道与人才观等。孟子周游齐、宋、魏等国二十多年,一直在践行自己的主张,从未因为现实的打击而有所改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直的观点往往更能激发人们的共鸣,这是孟子能够成为一代“最佳辩手”的核心所在,也是孟子文章具有说服力的一大原因。

二、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表达的要点在于你是否精准地让他人感知到你想表达的观点,而表达的魅力则在于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他人,让自己的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可。很显然,孟子十分擅长表达。读其文,便会发现,孟子在说理或论辩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甚至不惜巧设“陷阱”,诱“敌”深入,让“敌人”深陷其中,无法辩驳也不想辩驳。

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開门见山提出论点,并巧妙使用设喻这一方法,进一步论述“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从而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接着由战争层面类推到治国层面,通过三个否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再通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明行仁政的君主才能得民心,进而稳定国家,获得战争的胜利。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说的道理令人信服。

说理的逻辑严密紧实,批驳的条理清晰明确。《富贵不能淫》中,当景春提出自己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时,孟子的利箭便快速地瞄准了这个“靶子”。针对景春的观点,孟子先破后立。先明确地反对景春的观点,并表明反对的理由,再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用“此之谓大丈夫”收尾。整体的论辩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堪称绝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从个人和国家层面进行论述,最后再得出结论。孟子开篇便举了六个出身卑微的人经过贫困等的磨炼后终成大业的例子,说明磨难可以造就人才的道理。接着从个人的成才上升到国家的治理,通过论述国家的兴亡,进一步强调安逸享乐对一个国家的不良影响,提醒君主要时刻具备清醒的头脑,保持忧患意识。最后孟子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祸患常常会使人警惕,让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快乐会麻痹神经,进而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此外,孟子还特别善于循循诱导,当对方跟着他的思路步步往前之时,殊不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他的论辩。比如《孟子·梁惠王下》中写道,孟子看似无意地问齐宣王:“如果一个人出去游玩,把自己的妻子孩子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可是等他回来时却发现妻子孩子正饱受饥寒,对待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立刻答道:“绝交啊!”孟子追问:“假如管刑罚的官员管理不好他的部下,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答道:“撤掉他!”层层铺垫后,孟子抛出了“重型炸弹”——“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齐宣王此时骑虎难下,尴尬异常,只得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漫画《孟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