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训练对撑杆跳高专项训练综合水平的促进性研究

2021-04-25 17:41:05武茂勇
科学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专项训练

武茂勇

摘要:根据国内外长期对功能性专项训练方法的实证研究,结合目前实际功能性撑杆跳高的各种具体训练和器材情况,将部分功能性器械训练教学运用到撑杆高跳高专项训练内容中,目的是希望有效改善体能训练模式,并进一步提升训练效果。通过这种功能性专项训练项目,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撑杆跳高运动员的综合技能水平,对功能性专项技术能力素养的提高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撑杆跳高;专项训练

撑杆跳高在田径项目中属于技术难度水平较高的一种运动,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参与该项目时,首先需要根据项目规定完成相应距离的助跑,然后利用撑杆的作用力实现悬垂、摆体、引腿运动及倒引体运动等在内的众多跳跃运动,进而在撑杆以及自身运动帮助下,以较快速度从地面腾起至对应的高度。基于该运动项目的难度系数以及竞技规则,参与该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较为严格的条件,首先其运动专项技能必须要全面,并且还要具有完整性,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运动员才能更有把握地迎接竞技挑战。运动员们只要在开始练习并进行撑杆跳高时,能够很熟练地完全掌握身体重心的最佳动态稳定性,就必然能够将短跑、起跳、撑杆等各种弹性技术动作合理充分的发挥或利用,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我国撑杆跳高运动员成绩水平。

1.当前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研究成果

1.1功能性体能训练的特点

功能性训练是建立在对某一具体专项科学分析基础上,服从比赛和专项技术动作实际需要;强调完整技术动作整体运动链的训练,注重训练过程中多关节参与下不同肌群之间协同作用,包括速度、协调、平衡与稳定,强调神经系统对肌肉准确控制和支配能力、骨盆与脊柱正确位置、核心区域与肢体协同发展,重视运动链中薄弱环节训练,积极预防损伤,训练过程中强调动作完成质量而不是动作完成数量。

1.2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总体思路

第一、要求运动员具备高质量身体功能动作模式,具备基本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第二、要求运动员具备竞技所需爆发力、速度、灵敏、反应、力量等功能;第三、要求运动员机体符合本项目专项比赛需求,达到一种更加专项化功能,这种功能对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来说最后都是依靠功率体现的,即在一定阻力负荷下通过更快速度来实现比赛目标。

1.3功能训练主要创新点

其一,摒弃以往力量训练不足,加强了各肌肉协同运动、运动链一体化与身体动态平衡训练,通过募集、激活各参与肌肉快速、协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训练更趋于比赛需要;其二,加深对专项微观、内在和动态运动特征理解和认识,引领竞技训练科学化水平新方向;其三、类似实际比赛状况,增强了侧屈和旋转肌功能,实现提高力量同时完善技术质量;其四,不仅在理念上创新,在训练方法手段上也与以往力量训练有着较大差别,如滑轮、悬吊、瑞士球、平衡板、振动等,利用并借助这些新练习方法手段进行专项动作练习,突破了传统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

2功能性训练对撑杆跳高专项能力训练的意义

功能性训练不仅促使撑杆跳高运动员核心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技术动作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优化。

2.1对悬垂、摆体训练的意义

悬垂摆体式跳跃动作引导着运动员能够快速地完成一系列身体的摆动或跳跃等动作,进而迅速的提升跳跃的高度。在练习这个运动项目过程中,运动员的自身具有的身体状态稳定性能将整个动作流程顺畅的衔接,对动作的有效完成是一个非常大的辅助作用。

2.2对伸展过程的意义

撑杆跳高运动员在练习时应该注意尽量与支撑杆动作充分配合,高度上完美配合协调,才能有效达到力量拉伸,将力量作用发挥到最好状态。在进行这个伸展技术动作练习过程中,技术动作练习要求一个运动员伸展速度尽可能达到符合支撑杆的反弹速度。

2.3对拉杆、推杆和过杆落地的意义

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在高空运动项目比赛中,运动员们如何做出一个拉杆与一个推杆的组合动作。很多情况下,在完成一个推杆组合练习之后,运动员会马上处于全身无力量进行腾空运动的状态。这时候,运动员全身部位平衡必须有一种非常严苛高规格硬性要求,直到运动员能够安全稳定完成臀部直接腾过杆,背部安全平稳落地的过程。

在上述整个运动准备过程中,这些单项能力其实都是长期运动训练体系中容易被忽视的基本问题。过去,进行这些专项功能训练,实质就是锻炼专项身体力量素质与反应速度。通过这些功能性训练可很好地弥补一些专项训练模式中出现种种缺陷,对提高撑杆跳高效果有着极大提高和帮助。

3功能性训练在撑杆跳高专项训练过程中发挥的主要预防功能

撑杆跳高者由于其各项技术动作结构极为严密复杂,因而在运动过程中,一旦某个姿势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潜在人体健康伤害。即便在运动过程中会有一定保护措施,但是也并不能完全避免受伤情况发生。例如在进行撑杆动作或进行跳、起、蹦等操作时,运动员插穴、顶杆反作用力都会最终被集中在运动员自身肩带肌肉群上,长期超负荷举重训练也可能引起肩带肌肉群损伤。

通过加强一些功能性力量的对抗训练,能够在短期内逐步地将运动员肌肉的运动功能进行有效激活,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身体部分肌肉的稳定性以及身体肌肉的协调性,化解一些身体肌肉由于长期的激烈动作和劳累过度后所产生的其他各种功能损伤。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在运动员进行各种撑杆练习和各种跳高方面的专项功能性训练中,功能性的技术训练能够起到对运动员进行身体状态迅速恢复的良好状态,整个综合身体素质都得以全面提高,能够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运动员发生意外受伤风险,它对专项运动训练具有辅助和功能保护作用。

4功能性柔韧训练方法的实际运用

4.1功能性核心稳定性训练

核心稳定性功能训练,是功能性训练与技术指导过程中,专门为了达到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身体肌肉能量而进行的训练,它促进肌肉的核心性稳定功能状态,实现运动员在高强度有氧的运动训练环境中,让运动的肌肉细胞产生核心力量,能够更有效、快速准确的完成运动过程控制,提高了人体能量恢复的效率。撑杆运动员如何科学而有效的合理安全的快速进行自己身体力量信息的有效传递、能量信息的迅速转换,是跳高运动员们提高该项目水平的关键因素。运动员身体力量的核心稳定性,可以很有效的使人体在进行有关跳跃的过程中做到最接近标准规范的动作,从而能真正将整个身体与撑杆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运动员成绩。

4.2功能性平衡訓练

根据运动员实际参与的各种训练情况计算得到的数据,保持平衡是特别重要一项的综合运动能力。以某训练动作前后运动员身体的躯干向前倾角分布情况对比为例:郭中某动作训练时前倾角约为82.5°,训练完成后向前倾角大约为78.3°;孟某训练之前倾斜为倾斜90.7°训练后倾角为前倾77.5°;龚某孟某训练之前倾为倾角为85.7°,训练后倾斜为倾角79.1°。其综合身体平衡控制协调能力确实得到了较为有效全面的锻炼提高。

5小结

功能性训练法在撑杆跳高专项基本训练以及综合训练环节工作中,对提升运动员技术能力的有效性与技术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能充分通过功能性的训练动作方法来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专项运动综合能力、协调性素质,从而不会有机会出现身体动作稳定性度差、身体协调性动作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身体动作的判断失误,甚至导致手臂受伤和骨折等重大事故。总而言之,将跳高的功能性技术训练项目运用到专项能力训练的方案实施中,有利于充分提高运动综合技能,训练指导应该运用科学和创新的手段提高运动员成绩和素质,在实践中广泛的、积极的推广并实施运用功能性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岩,单保海,赵玉珩.试析专项力量训练对女子撑竿跳技术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7):175+177.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专项训练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武术研究(2017年6期)2017-07-20 07:49:15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羽毛球专项训练对身体素质及相关因素影响探讨
如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专项训练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现代高校篮球专项训练的优化创新模式研究
体育高考武术专项训练的几点注意事项
浅析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4:19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途径
甘肃教育(2015年24期)2016-01-05 18: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