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2021-04-24 07:51杨立成陈彦军崔长欢台红祥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交叉轨迹事故

杨立成 陈彦军 崔长欢 台红祥

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天津 300070

高校实验室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发的重要场所[1]。近年来,随着高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建设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大,高校实验室显现出规模数量庞大、设备资产集中、科学技术密集、人员结构复杂、危险性相对集中的特点[2]。实验室安全已经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出台了多个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相对应,很多学者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与指导。如池永宽等[3]从完善高校实验平台安全体系架构、提升队伍管理水平、强化资金保障、严格培训与监管考查制度、强化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绿色环保处理危险废弃物、加强危险生化试剂与易燃易爆药品的安全管理、严格规范共享公共开放实验平台等角度,提出系统的高校实验平台安全管理对策。闫萍等[4]从构建实验室核心价值观,重塑实验室安全组织体系与保障体系等层面,全面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与实践方向。但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采用轨迹交叉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1 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1.1 轨迹交叉理论概述

轨迹交叉理论是研究安全事故致因的理论[5]。该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础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6]。从事故发展运动的角度,这样的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轨迹,具体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7]。在一个系统中,一旦发生两个运动轨迹的交叉,就会造成安全事故[8]。其理论模型见图1。按照该理论,有效避免人、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的交叉,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在同时间、同地点出现,就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9]。

图1 轨迹交叉理论模型

1.2 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轨迹交叉理论主要用于探究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轨迹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轨迹交叉[10]。为此,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反思总结,并对轨迹交叉理论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得到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如图2 所示。从构建的模型看,直接原因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了避免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阻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是根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图2 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

2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2.1 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

2.1.1 思想认识和安全意识上存在“隐患”在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实验室教学或者科研,他们往往存在着对实验室安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11-13]。第一,由于安全认识上的偏差,出现麻痹思想。有的老师和学生由于长期从事实验室工作,自认为对实验室的工作环境非常熟悉,存在麻痹大意思想,不能及时发现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二是对安全教育关注不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差。甚至少数老师和学生想方设法以种种理由不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很难达到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第三是技能不熟练,防范安全风险能力弱。由于缺乏设备操作、设备使用、事故应急、三废处理等理论知识,导致事故发生后,实验室人员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实验设备、设施及物品受到严重的损害,极大地威胁了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14]。

2.1.2 执行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措施上存在“隐患”各高校都有其较为规范的实验室工作制度及实验操作规范,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一些老师和学生还是无视操作规程,有规不依。另外,在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尤其是新进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薄弱,不能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2.2 物的不安全状态表现

2.2.1 经费不足、安全设施不完善中存在“隐患”高校资金有限,偏重于将其大量资源配置到科研领域,对实验室安全的整体投入不足[15]。当前一些高校的实验楼,在建设之初的用途并非为实验用房,由于改造条件的制约,造成实验区、办公区混在一起,水、电、气等布局不能完全符合安全标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有的实验室没有设立专门的危化品库和气瓶房,致使大量危化品和气瓶存放在实验室内,且有的气瓶不固定,性质相冲的气体混放。

2.2.2 原材料管理、废弃物处置中存在“隐患”由于老旧实验室空间相对狭小,没有专门的库房,致使一些实验用原材料不能按规定存放。虽然有的化学品本身没有危险性,但由于不按规定存放,可能与其他化学品发生反应而成为危险品[16]。试验后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没有经过合理处置,有的混合后也会产生危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还没有真正实施分类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倾倒、丢弃的现象。

2.3 管理缺陷表现

2.3.1 管理体系、管理职责中存在“隐患”当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有的高校在院、系内没有设专人管理实验室安全,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无法及时、有效落实。有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沿用多年前制订的管理规范,可操作性差,对新仪器、新设备存在安全管理盲区[17]。此外,高校实验室安全存在着多头管理现象,由于各部门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责、权、利不清,容易造成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在组织、协助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2.3.2 落实培训、考核和准入制度中存在“隐患”虽然高校都普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工作,但由于安全教育师资的不足,仍存在着安全教育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直接导致安全教育制度及安全教育机制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使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内容空泛,无法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准入制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落实的现象,缺乏安全准入的有效实施与监管。

2.3.3 安全检查和督促整改中存在“隐患”高校普遍建立完善了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并以定期巡查、专项督查等形式,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但检查力度仍显不足,因实验室安全监督检查队伍多由各个学院抽调组成,因受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和管理意识等因素的制约,难以严格按照“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的“五查”要求开展督查工作,未能有效形成安全检查、监督的闭环管理。此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也不能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罚,使安全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纸空文。

3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3.1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3.1.1 提升实验室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高校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室安全课程,将落实实验室安全规范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和学生学科成绩的重要抓手。利用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安全演练、设置安全宣传栏、印发安全教育手册、开通网络安全信息等形式,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中,提升教师、学生的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3.1.2 严格安全考核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严格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要在进入实验室人员具有相对完备的安全知识、防范能力,以及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推进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落实。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丰富实验室安全培训、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加大对安全操作规范、基本安全知识和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等内容的考核力度,凡是在安全考核中不合格的老师和学生,严禁其到实验室工作。

3.2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措施

3.2.1 设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经费,保障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 定期对实验室安全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和不完善等状况,高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要拿出专项资金对实验室安全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及时更新和增添先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备。此外,还要针对当前实验室不断更新的实验器材,配备与之相配套的防护设施[18]。

3.2.2 严格实验室的环节和流程管理,推进标准化建设在新建或改造实验室时,要严格落实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要求,要把实验室的安全性放在首位。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工作和生活区域分布必须设计合理。安全通道、消防设施、水电管网、生物安全、危化品存放、通风口、排风口、给排水、自动感应设备、废液废物处置等都必须得到保障。

3.3 改善管理缺陷的措施

3.3.1 理清各部门管理职责,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积极构建校、院(系)二级安全管理机制,形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岗位负责人各司其职、责权分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以及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并全面落实。

3.3.2 加大安全督查力度,完善安全管理监管机制 对实验室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全覆盖”的定期安全检查,核查安全制度、责任体系、安全教育落实情况和存在的管理漏洞、安全隐患,实行问题的排查、登记、报告、整改的台账制度,真正实现实验室安全的闭环管理[19]。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问责追责机制,一旦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立即启动责任倒查,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及个人的事故责任[19]。

3.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将实验室安全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和倡导实验室安全文化,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氛围[20-24]。通过安全文化核心价值的引导,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他们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执行和遵守,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25-27]。

综上,轨迹交叉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预防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本研究采用轨迹交叉理论,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的轨迹交叉事故模型,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缺陷3 个方面对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了深入的致因分析。据此,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为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交叉轨迹事故
学中文
轨迹
轨迹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轨迹
进化的轨迹(一)——进化,无尽的适应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