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酸汤鱼说起贵州人吃盐的历史

2021-04-24 13:12
中外文摘 2021年8期
关键词:川盐吃盐食盐

贵州人嗜酸因为缺盐

贵州人嗜酸的习惯早已有之,其来源于“以酸当盐”的饮食文化。《荔波县志》记载,“诸苗饮食,鲜食盐,淋丁宝桢灰水浸肉而食。或以牛豚等骨用水浸,俟其酸臭以当盐”。这种酸是用牛和猪的骨头发酵而成,并且小鱼小虾也可以制成酸,至今虾酸仍旧是贵州人青睐的一种调味品。当西红柿传入中国,贵州人又把它发酵成了酸。西红柿在清代还主要作为一种观赏作物,可见酸汤鱼的出现应该是比较晚的事情了。

不但各种酸能代盐,贵州人还用草木灰代盐。《独山县志》记载,“人艰于盐,用蕨灰浸水食”。蕨灰就是一种草木灰,其中富含钾盐,勉强凑合当盐吃;辣椒能当盐,《思州府志》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辣椒富含钠元素,也是一种不错的补钠选择;甚至动物内脏中的液体也可以当盐,《安平县志》记载,当地苗民购买肉类后,“即出小刀割成若干小块,放以辣椒,然后更注以汤亦有以羊胆液。而所谓汤液者,即牛之小肠内所贮藏的绿色液体也。伊等用此绿液作调味之用。猪胆之汁作调味之用也”。至今,贵州少数民族还喜食一种“牛瘪”火锅,牛瘪即是从牛的胃中取出还未消化的青草,挤出来的汁液。看来这道黑暗料理也是祖传手艺。

说到这里,有人不禁要问,盐这种东西现在到处都是,犯得着要吃那些黑暗料理补充盐分吗?

我们知道,食盐一般分三种:海盐、井盐和湖盐。首先贵州不沿海,自然没有海盐了,井盐和湖盐呢?对不起,贵州不具备那个形成盐矿的地质条件。清咸、同年间,贵州水城、开阳和毕节等地,均盛传发现盐矿。当时的云贵总督张亮基组织人手开发,结果一无所获。民国时期,滇黔军阀唐继尧、周西成等也曾为此付出无效劳动。因此,有专家认为,在《华阳国志》中记载的“汉初沮(今福泉一带)有盐井”的记载未必是信史。所以,真没盐的贵州成了中国唯一一个不产盐的省份。

贵州的盐从哪来

既然贵州不产盐,那么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只能从外省进口。旧时代贵州食盐的来源通常有四种途径,分别是川盐(产自四川,又叫锅巴盐,因此贵州人又把盐叫作盐巴)、滇盐(产自云南)、粤盐(产自广西,又叫花盐,口感较差)和淮盐(产自江苏)。

据统计,1938 年,贵州全省进口食盐总值达2084.65 万元,超过1937 年全省二十几种主要土特产品外销总值1027.53 万元的一倍以上,其中川盐为最大宗。所以,接下来说贵州人的吃盐史,主要涉及的是川盐。

明朝之前,贵州还属于蛮荒之地。宋太祖在给当地首领的诏书中说:“惟尔贵州,远在要荒”,因此在这之前关于贵州人吃盐的历史于史料无证。元朝统治者曾在四川设置专门管理食盐和茶运输的“转运使司”,负责征收盐税和把外面运来的食盐卖给商人。因此有专家猜测,元明之前,贵州的少数民族同胞只能从一些路过的商人手中获得零星的食盐。

明初,明太祖遣蓝玉和沐英率军远征云南,之后在贵州遍设卫所,由汉族军士戍守,是为汉族大规模移民贵州之始。明成祖永乐十三年,设贵州布政司,正式将贵州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体系,关于贵州的文字记载也越来越多。

明朝的盐政主要采用的是“开中法”,即商人纳粮换取盐引,然后从政府换取食盐,到各地贩卖。在这个时期,进入贵州的食盐也是零星的。到了清代,川盐入黔才形成规模。川盐自自贡出井后,先沿着水路运到重庆,然后进入黔北遵义一带。乾隆元年,政府还设置了川盐入黔的港口。

另外,光绪时规定,淮盐由湖南入黔,供应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约百分之五;粤盐由昆明转运,供应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百分之八;粤盐由柳州入黔,供应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百分之七。其余地区均为川盐销售区。

这样看来,至迟至清末,贵州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供盐路线,那么贵州人是否就能幸福地大口吃盐了呢?答案是“否”。

历史上贵州盐为什么那么贵

造成贵州的盐又缺又贵是有多方原因的。

主要原因是运输困难。拿川盐来说,运输路线主要是赤水河和乌江。在当年的航运条件下,这两条河简直不是人走的。《续遵义县志》:“綦岸运盐,水道至江口至县城,自县城至三溪旁分小河至石角镇大河,至盖石洞,至桐梓属之新站。统计水程约五百余里。盐船皆逆流而上,河中窄处甚多,怪石纵横,节节皆滩,每至秋冬水涸之际,向系商号捐修或穷民逐段挖挑。”这是水路的艰险。

道路崎岖,运盐皆人背马驮。背夫艰难之状,难以想象。当时的运盐工具是高背篼,下小上大,每人背一包半,210 斤,盐高耸在头顶上,一年四季,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都要行走在峭壁小道上。这是陆路的艰险。

经过这么一折腾,算上运输途中的折耗和人工费,运到省城贵阳的每包盐98 斤,要卖四两多。把清末的物价折算成现在物价,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块钱,那么一斤盐得卖40 块钱,都够吃上好几顿猪肉了。

民国时,为使盐价下降,将银运盐改为以盐运盐。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井里出来的盐交给运商是198 斤,运到松坎只要交150 斤,运到遵义只交140 斤,这叫作内扣盐。运盐的人得盐不得钱。背夫出发时可不带米,走到一个地方就将背来的盐取一点换米换菜,维持生活,盐被当作硬通货在一定的范围内流通。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土匪横行,故掉单多,走失多,再加之运盐周转环节多,故盐运越远越贵,边远山区达到一斗米换一斤盐。

另外,自古以来盐税是政府收入的大宗,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敛财都喜欢在盐身上做文章。从清末到民国,镇压农民起义要钱,各种赔款要钱,军阀扩充军费要钱,因此除正税外,还出现了厘金、协饷、摊派等各种杂税,统统算在了盐上面。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沉重的盐税都压在了等待吃盐的广大贫苦群众身上。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既然吃不起盐,不吃总行了吧。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贵州依旧是“编户之民,往往淡食,穷乡僻城,更有终岁不尝咸味者”。当时不少穷苦人家吃不起盐,吃的是“洗澡盐”或“打滚盐”,即将一小块盐巴用细绳捆好,放入菜锅内洗一下就拿起来,或将盐放在锅里打几个滚就拿起来。这是贵州人民吃盐艰难之状况。

1951 年,新中国实行食盐国家专卖,由国家统一经营食盐的运输和批发,并且随着公路、铁路网的逐渐形成,贵州人终于摘下了“吃盐困难户”的帽子,迎来了“吃好盐”“吃便宜盐”的新时代。

猜你喜欢
川盐吃盐食盐
松蕈菜谱
呆子吃盐
吃盐多了劲大?
巧称食盐
滑菇菜谱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少吃盐 更健康
食盐PK风疹块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栗蘑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