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蕾,赖晓岺,黄梅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福建福州 350000
糖尿病是发生率较高的内分泌疾病[1],近年来中老年人的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加,部分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从而损害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导致一系列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糖代谢紊乱情况[2],加上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壁内皮细胞损害、血液黏稠度升高的影响,更容易减缓血流速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3],若是未得到及时、恰当的干预,导致致残率、致死率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其生命安全,故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风险护理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处理即将到来的风险和现在面临的风险,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以减少因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模式。 该次研究对风险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特择取2018 年6月—2019 年6 月期间收治的110 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旨在为临床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参考。 报道如下。
将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该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关于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本地常住居民,自愿接受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血栓史的患者;②入组前使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③存在视听觉障碍、沟通障碍、精神障碍而无法配合该次研究的患者。
对照组(n=55):男性患者 33 例,女性患者 22 例;年龄最小值47 岁,年龄最大值68 岁,平均年龄(60.35±3.74)岁;病程为 4~15 年,平均病程为(7.82±2.61)年。
观察组(n=55):男性患者 34 例,女性患者 21 例;年龄最小值48 岁,年龄最大值69 岁,平均年龄(60.43±3.82)岁;病程为 4~17 年,平均病程为(7.90±2.72)年。
研究对象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存在均衡性。
对照组:常规干预。 护理人员按照糖尿病护理流程进行操作,进行糖尿病知识健康宣教,动态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予以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方法,及时处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护理人员对患者下肢肤温、颜色、血运等情况进行观察,予以抗凝剂。
观察组:风险护理。 ①风险评估和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根据患者不同风险等级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如低风险患者,叮嘱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及合理饮食;中等风险患者则穿好弹力袜并进行运动锻炼;高风险患者在进行上述操作的同时进行规范的抗凝治疗。②建立护理风险预警平台:成立四级监控体系,责任护士每日将中度及以上风险信息上传至护理风险预警平台,护理部进行汇总分析并予以指导,对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患者的信息动态掌控,并加强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方面的健康宣教。 ③血糖监控:干预期间全程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针对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护理人员遵医嘱予以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平稳降糖,将血糖水平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降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风险。④饮食干预及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指导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多饮水,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清淡食物为主,同时禁烟禁酒;结合患者的机体状况指导其进行下肢被动活动、主动活动(踝部屈伸锻炼、股四头肌收缩训练、屈膝、屈髋等),并定时按摩患者下肢,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有效咳嗽方法。
①应用电子血糖仪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②在干预后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血流变综合检测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沉。 ③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流速度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检测,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将数据录入到SPSS 21.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 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组别 空腹血糖水平 餐后2 h 血糖水平对照组(n=55)观察组(n=55)t 值P 值7.35±1.01 6.21±0.50 7.502 0.001 9.27±1.32 7.96±1.20 5.446 0.001
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n=55)n=55)t 值P 值高切全血粘度(mpa·s)6.10±0.49 5.26±0.40 9.849 0.001低切全血粘度(mpa·s) 血浆粘度(mpa·s) 红细胞比容(%)9.28±1.30 8.00±1.17 5.428 0.001 1.76±0.34 1.43±0.21 6.124 0.001 45.24±3.58 40.00±3.46 7.805 0.001纤维蛋白原(g/L) 血沉(mm/h)5.68±0.29 3.45±0.19 47.702 0.001 29.75±3.67 23.24±3.15 9.982 0.001
表3 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流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血浆脂蛋白基化,增大体内血小板的低密度脂蛋白吸取量[4],进而增加血小板活性,引起血小板聚集、黏附,促使血液高凝。 高血糖水平会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以及凝血系统[5],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积极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但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风险一般具有难以预测性、难以防范性的特点,会加重病情或造成新的损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护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护理风险,尤其是在长期卧床、糖尿病等患者中更容易发生[6],但临床已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可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往的常规干预措施能够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在消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方面的干预不到位,故发生率仍较高。风险护理一般是由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熟悉掌握糖尿病患者护理风险的防治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7];通过风险评估能够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根据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的干预,可大幅降低发生率;另外通过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让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目的地主动进行观察和护理,有助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8],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者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血糖监控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采取降糖治疗,防止因血糖持续升高而改变血液流变学;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地提升, 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以及血流动力学[9],能够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时促进静脉回流,加快血流流速[10],降低血液黏稠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阻止,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该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干预后血糖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数据均明显降低,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充分证明了风险护理的预防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通过风险护理能够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落实针对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效调控血糖水平,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流速度加快,进而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王焱等[11]在其文章中写道,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1%、16.9%(P<0.05),证明了风险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文中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且该文章所得结论与上述文献结果一致,从侧面了该次研究结论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了较好地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